台塑四寶打回原形 法人:「這數字」失優勢,護身符不在

台塑四寶今年第三季僅南亞(1303)維持小幅獲利狀況,其餘三公司台塑(1301)、台化(1326)及台塑化(6505)單季出現虧損,加上近期油價再度下跌,台塑四寶先前隨中概股上揚的跌深反彈之旅暫告一段落,近日股價又出現明顯拉回走勢,台塑、台塑化50元、

法人表示,終端需求仍偏疲弱,即使中國提出強勁的金融政策,但對經濟實際影響仍有待觀察,預估台塑四寶今年獲利將位於歷史低檔,考量2025年現金殖利率將落在1.5%以內,殖利率對股價無明顯保護,因此仍維持對台塑四寶中性看待。

台塑四寶第三季合計營收3,770億元,季減2%,年減5.2%,前三季四寶累計營收1兆1,234億元,年減0.6%,第三季獲利方面,除南亞因電子、聚酯、塑膠產品市況逐漸穩定,獲利有好轉,單季EPS仍維持獲利0.01元之外,其他包括台塑、台化、台塑化都因本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加上權益法投資及匯兌損失,第三季每股虧損分別為0.49元、0.33元、0.32元,皆呈現單季盈轉虧。合計四寶第三季共虧損80.4億元,前三季累計獲利76.4億元,年減83.1%。

法人認為,台塑四寶前三季營運較去年同期持續下滑,且終端需求仍偏疲弱,上游原料相較塑化下游產品報價仍偏高,多數塑化產品供給過剩,且中國大量產能持續開出,塑化產品報價多數維持低檔,整體獲利難以大幅度好轉,產業仍位於營運谷底,即使中國提出強勁的金融政策,但對經濟實際影響仍有待觀察。

法人預估,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今年EPS分別落為0.03元、0.55元、0.63元及1.01元,獲利位於歷史低檔,考量2025年現金殖利率將落在1.5%以內,殖利率對股價無明顯保護,整體而言,塑化產業需求未見明顯提升,雖評價偏低,但仍維持對台塑四寶中性看待。

另有法人指出,近期石化產品報價跌幅縮減,惟需求復甦力道不足,利差走勢欲振乏力;展望後市,在報價續跌風險減少之下,今年第四季存貨跌價壓力有望減輕,營運有望較第三季好轉;中長期而言,由於下游需求復甦不顯著、加上市場產能供給壓力較大,塑化產業恐需較長時間以去化市場過剩產能,景氣恐呈台化40元關卡進行保衛戰。導致廠商獲利處於谷底區間波動,儘管再下探空間有限,但向上成長空間亦將受限。
趕快遊說政府,如同汽車產業般的保護政策。。。就可在臺灣幾家車企巨嬰的基礎下,產品賣貴貴來剝奪消費者權益。

政府也真有趣,汽車產業保護了多少年了? 要不要再把石化產業也納入保護?

對於未持股台塑集團股票的投資人,一堆優質金融股不到 40元,何不把關注台塑集團股票的眼光分一點給金融股?

Harvey norman wrote:
法人預估,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今年EPS分別落為0.03元、0.55元、0.63元及1.01元,獲利位於歷史低檔,考量2025年現金殖利率將落在1.5%以內,殖利率對股價無明顯保護,整體而言,塑化產業需求未見明顯提升,雖評價偏低,但仍維持對台塑四寶中性看待。

另有法人指出,近期石化產品報價跌幅縮減,惟需求復甦力道不足,利差走勢欲振乏力;展望後市,在報價續跌風險減少之下,今年第四季存貨跌價壓力有望減輕,營運有望較第三季好轉;中長期而言,由於下游需求復甦不顯著、加上市場產能供給壓力較大,塑化產業恐需較長時間以去化市場過剩產能,景氣恐呈台化40元關卡進行保衛戰。導致廠商獲利處於谷底區間波動,儘管再下探空間有限,但向上成長空間亦將受限。
MBUSA wrote:
趕快遊說政府,如同汽車產業般的保護政策。。。就可在臺灣幾家車企巨嬰的基礎下,產品賣貴貴來剝奪消費者權益。

政府也真有趣,汽車產業保護了多少年了? 要不要再把石化產業也納入保護?

對於未持股台塑集團股票的投資人,一堆優質金融股不到 40元,何不把關注台塑集團股票的眼光分一點給金融股?


這真的是好問題 ! 政府補助汽車產業這麼久,現在才開始要求30%要自製 !
國外許多車商一開始也沒錢,求贊助! 有資源後短短一兩年就生出一部自製引擎的汽車
性能好壞先不論,裕隆有的是資源,如果有這種精神早就揚名國際
不會還賣給國人拆裝備的爛車,性能又不好 ,車價又貴的跟進口車一樣
汽車產業要就訂70%自製才給補助,低於50%自製根本不准算國產車,直接當進口車課稅才對。30%自製就是豐田特用圖利條款
Harvey norman wrote:
MBUSA ...(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