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最近銀行狂鎖帳戶,總覺得根本搔不到癢處啊!

  話說最近老娘的帳戶也被鎖了,主要是銀行狂推一堆優利帳戶,或是跨轉次數高,結果開了一堆。錢當然要集中放,就會搬來搬去,把早期沒在用的帳號清成0元,至於為什麼不銷戶,當然是因為不想跑銀行啊,我已經很久不臨櫃了。

  結果最近因為新聞一直在報導鎖帳戶,想說來看看是不是有被鎖到,沒鎖的話就製造一下交易也行。然後就發現一些帳號被鎖了,有一種是合庫,直接轉不進去,另一種是彰銀,轉進去後轉不出來!雖然因為不是常往來的帳戶,被鎖住也不會造成生活費卡住,就是找時間去解而已。不過合庫因為有4000美金,還有一個是證券戶,後來電話幫我解鎖了,目前決定放個1000元進去,免得過一陣子又被鎖。

  但是,我主要想探討的是,這樣根本鎖不住真正的人頭戶吧?金管會說,警示戶(就是被165通報為疑似詐騙的帳戶)的數量因為銀行控管銳減。廢話,你亂槍打鳥當然很多都卡住,但是,將來人頭戶的提供者,也可以依據銀行鎖帳號的邏輯繼續提供源源不絕的人頭戶。喔,對了,彰銀解鎖還要簽一個不能當人頭戶的切結書,我實在有點無語,那如果真的拿去當人頭戶,切結書是有啥用?只能證明你鎖帳戶這招很傻?哈哈!

  我覺得會提供人頭戶的,其實就是相同的一批人。你與其等他去開帳號賣出去當人頭戶,再來列警示戶,不如一開始就將這些人開的帳戶列為高風險。也就是歸戶這些警示戶中的開戶人,並通報所有銀行,銀行依據高風險用戶資料,將其名下所有帳戶都列為高風險,然後你只去監控這些帳戶,這樣才不影響一般老百姓使用。否則,難不成搶劫的人都戴安全帽,路上所有戴安全帽的人就都要盤查?這樣就變成擾民,和目前的現況一樣。

  銀行在進行風險控管時,應該對於高風險和低風險帳戶做區分,同樣的交易邏輯低風險帳號可以不控管。高風險一有風吹草動就自動鎖,客戶質疑鎖帳戶時也可以回復因為你其他帳戶被列為警示戶,這樣客服也比較不會挨罵,因為客戶理虧,然後也更有機會在詐騙金額被領走前鎖住,不然錢都領光了你才來列警示戶也沒屁用啊!還有如果是新開戶,高風險的人銀行也可以拒絕開戶,跟信用卡一樣,這樣才能有效杜絕人頭戶的來源。不然人頭戶很多都無罪釋放,聽說詐騙集團都有教戰手冊,憑甚麼賣帳戶的錢他們賺。

  其實,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你在銀行系統裡錢轉來轉去,都可以追到源頭,斷點在現金,領走了你就不知道是誰了。所以,乾脆針對大額的現金作控管,一般民眾比較大額的就是買房買車,都可以用匯款,其實也不需要現金。只是不能大額取款和存款,可能會擋到一些地下經濟?話說詐騙的那些現金最後都去哪裡洗?我還真是好奇,如果有人一天到晚來存現金,難道不會覺得怪怪的?搞不好詐騙的首腦在銀行都是VIP客戶?

  唉!總之,我覺得這波擾民的結果過去後,要是鎖帳號邏輯還是所有帳戶一視同仁,應該還是會持續有人頭戶出現,畢竟,人頭戶也能[模擬]出正常帳戶的邏輯啊!所以應該還是要回歸個人信用的風險建立,比較能精準切斷來源。
我也是有這個困擾,新聞說合庫最少要放1萬,我要每兩三個月提錢過兩天再存入
解鎖要本人資料驗證, 通常買的人頭戶要解鎖非常困難,

你的經驗不就正好證明了鎖帳戶可以有效阻止人頭戶?

最好的方法是較大金額的匯款要臨櫃辦理, 且匯款會有24~48小時的猶豫期, 隨時可以中止,

才能避免衝動匯款, 不能24小時, 那至少2~4小時, 在匯款後還能查證一下可以追回.

高風險和低風險帳戶 -> 如何判定才是重點,

有人就是想匯大筆的, 怕被知道才啟用很久沒用的帳戶, 是屬於高風險嗎? 我久久用一次而已耶...
有人常常買東西, 小額匯款, 是高還是低風險?
使用習慣需要時間來記錄, 但這樣一來, 你的匯款習慣都被拿去分析了, 想想好像也有點危險.



shereeh wrote:
話說最近老娘的帳戶也被鎖了,主要是銀行狂推一堆優利帳戶,或是跨轉次數高,結果開了一堆。錢當然要集中放,就會搬來搬去,把早期沒在用的帳號清成0元,至於為什麼不銷戶,當然是因為不想跑銀行啊,我已經很久不臨櫃了。

  結果最近因為新聞一直在報導鎖帳戶,想說來看看是不是有被鎖到,沒鎖的話就製造一下交易也行。然後就發現一些帳號被鎖了,有一種是合庫,直接轉不進去,另一種是彰銀,轉進去後轉不出來!雖然因為不是常往來的帳戶,被鎖住也不會造成生活費卡住,就是找時間去解而已。不過合庫因為有4000美金,還有一個是證券戶,後來電話幫我解鎖了,目前決定放個1000元進去,免得過一陣子又被鎖。

  但是,我主要想探討的是,這樣根本鎖不住真正的人頭戶吧?金管會說,警示戶(就是被165通報為疑似詐騙的帳戶)的數量因為銀行控管銳減。廢話,你亂槍打鳥當然很多都卡住,但是,將來人頭戶的提供者,也可以依據銀行鎖帳號的邏輯繼續提供源源不絕的人頭戶。喔,對了,彰銀解鎖還要簽一個不能當人頭戶的切結書,我實在有點無語,那如果真的拿去當人頭戶,切結書是有啥用?只能證明你鎖帳戶這招很傻?哈哈!

  我覺得會提供人頭戶的,其實就是相同的一批人。你與其等他去開帳號賣出去當人頭戶,再來列警示戶,不如一開始就將這些人開的帳戶列為高風險。也就是歸戶這些警示戶中的開戶人,並通報所有銀行,銀行依據高風險用戶資料,將其名下所有帳戶都列為高風險,然後你只去監控這些帳戶,這樣才不影響一般老百姓使用。否則,難不成搶劫的人都戴安全帽,路上所有戴安全帽的人就都要盤查?這樣就變成擾民,和目前的現況一樣。

  銀行在進行風險控管時,應該對於高風險和低風險帳戶做區分,同樣的交易邏輯低風險帳號可以不控管。高風險一有風吹草動就自動鎖,客戶質疑鎖帳戶時也可以回復因為你其他帳戶被列為警示戶,這樣客服也比較不會挨罵,因為客戶理虧,然後也更有機會在詐騙金額被領走前鎖住,不然錢都領光了你才來列警示戶也沒屁用啊!還有如果是新開戶,高風險的人銀行也可以拒絕開戶,跟信用卡一樣,這樣才能有效杜絕人頭戶的來源。不然人頭戶很多都無罪釋放,聽說詐騙集團都有教戰手冊,憑甚麼賣帳戶的錢他們賺。

  其實,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你在銀行系統裡錢轉來轉去,都可以追到源頭,斷點在現金,領走了你就不知道是誰了。所以,乾脆針對大額的現金作控管,一般民眾比較大額的就是買房買車,都可以用匯款,其實也不需要現金。只是不能大額取款和存款,可能會擋到一些地下經濟?話說詐騙的那些現金最後都去哪裡洗?我還真是好奇,如果有人一天到晚來存現金,難道不會覺得怪怪的?搞不好詐騙的首腦在銀行都是VIP客戶?

  唉!總之,我覺得這波擾民的結果過去後,要是鎖帳號邏輯還是所有帳戶一視同仁,應該還是會持續有人頭戶出現,畢竟,人頭戶也能[模擬]出正常帳戶的邏輯啊!所以應該還是要回歸個人信用的風險建立,比較能精準切斷來源。
shereeh
我所謂的高風險區別,就是當A的某個帳號被設為警示戶後,或是A曾經提供人頭戶給詐騙,從此A開的所有帳戶都是高風險,其他人就是低風險。
shereeh
因為一般正常老百姓的使用習慣,也有可能跟人頭戶一致,如果全部用同樣的邏輯監控,就很容易鎖到不是真的人頭,當然也能鎖到部分,就是不知比例。再者詐騙也會學習養人頭的技巧,說不定比我們還能不被鎖帳號?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