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國外待久了也無趣,
原本是有室友的, 還有跟我妹一起住,
不過說實話我室友其實跟自閉兒童差不多, 所以其實我一個月也不會跟他
說上幾句話。
現在大家都回台灣渡假了, 就剩我一個在顧家。
我想以前聽到的是對的,
一間屋可以不大, 但是不能沒有陽氣。
剛開始一個人住時還挺自由,
譬如說像是錄音練習吉他都不用擔心被抗議。
現在已經是度過一個月了,
每到夜晚才發覺自己是不是孤獨了點,
以前沒有的感受現在全部湧上了心頭。
除了修課自習, 偶爾有趴之外日子可以說是十分不快。
還有一個月才能搬到學校去住,
現在是暑假, 不過一點也感受不到從前的樂趣。
感覺到了暑假也跟大家疏遠了很多,
現在的生活作息也不如以往的規律, 好像沒了壓力就開始頹了起來。
本來好端端的, 體驗了一個人的生活之後,
我的自信也受到了不少綽折。
我想這也不是辦法。
01最多的不外乎就開箱文, 勸拜文, 偶爾筆戰蓋高樓, 然後被自爆。
不過取暖文也不在少數。
所以想問一下01的朋友, 有沒有人能分享一下一個人是怎麼度過的?
我想取暖一下, 雖然現在天氣很熱

------------------------
7/26
我現在住在德州,
就是你們所知, 牛仔與前美國總統布希的故鄉。
地方可以說是大到不像話, 密集度遠比不過繁榮的都市,
沒有都市的熱絡, 更沒有鄉下的親切。
優點是地方大, 房屋跟路可以擴展的更開。不過我想這我是用不到的。
我不完全清楚當地人是怎麼去看的, 不過有別州的朋友曾經跟我提及過這裡的空曠與分散。
我不認為事情是無中生有的, 或許需要更進一步的對這片土地的認識,
或是找到更多見識相同的朋友。
離開家也久了, 其實什麼是家的感覺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只知道去年見到了家人, 親戚,
還有許久沒見的表妹, 即便我們已經三年沒見面, 彷彿我們對對方的了解如同手足。
沒有隔閡。
並不是這裡不好, 只是每個人都在自己面前戴上假面具, 努力得掩飾著自己,
人之間只有猜忌。我試著去接受這種文化, 因為這只是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心的掩飾。
相信有在非常資本主義社會待過的朋友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其實台灣的資本主義並不是很重。如果在香港住過就知道這多明顯, 我並非要得罪香港的朋友,
但是他們應該很清楚這點才是。
以上是題外話。
各位大大的建議我都聽到了,
沒錯,
一個人生活的自由可以說是很快活,
事情還是不少的, 自修, 樂器, 讀書, 運動就花了不少時間。
前陣子這麼做是可以的,
久而久之總是少了些什麼。我覺得脫離人群久了看到的世界會不一樣。
如果能完成自己沒做過的挑戰, 應該會很有成就感才對, 我現在缺的就是這份信心。
還有,
看來這裡的車友真的很多阿,
不過前陣子停在院子裡的單車不知道被哪位梁上君子借走了, 還是從我們家後面
籬笆爬進來偷的, 後來就很少碰單車了。
以前國中時單車可以算是我們最大的樂趣, 總會騎著不起眼的大賣場單車在市井巷道裡穿梭,
當然, 公路車一直是我的夢想。
下學期我會跟一個朋友轉到一所熱鬧的大學, 他是一位對單車很熱愛的人,
我希望藉此重拾對單車的興趣。
不過這裡跟的台灣的爬坡是完全不能比的。這裡根本是平原。
上次我們去湖邊騎了一圈, 約莫20公里的路程。還是抓不到以前的那種感覺,
雖然騎著朋友的公路車比以前快很多, 不過就是感覺沒到。
這是我們家的後院, 球框也經很少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