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公跟我感情很好,我們在一起20多年,甚少吵架。但最近因退休在家與公錃同住因生活習慣不同的問題漸漸有了磨擦,跟老公溝通時老是以"孝順"大帽子一扣,我只能閉嘴;然而,一而再,再而三都没能獲得疏發快要GG了,怕是得了憂鬱症,請各位看倌給我點意見吧~詳情如下:
1.公婆原家財萬貫,與二個兒子三代同堂,透天厝住了10人,20年前公公中年投資失利,恐需將所有房產變賣一空才能還清債務;我們夫妻想減輕公婆負擔先去A區找到理想房子,大伯也才跟著去B區看房,兩地相隔車程約15分鐘,婆婆馬上要大伯一家跟著我們買同一建案,說好就近照顧,但因大伯他們手頭没現金付頭期款,以婆婆要他們換建案超出預算為由,還是我老公載著婆婆去幫他們調了30萬現金。
2.搬家當時曾約好:
(1)公婆先跟我們住~我老公是小兒子,孩子還小(老大2歲,老二剛出生)方便幫忙照顧小孩,待孩子國小畢業在到大伯家住(大伯家與我們隔著6戶,走路不用2分鐘);
(2)大伯家也備著一間公婆房間,傢俱齊全隨時可過去住。(一度還出租收租金)
3.現實情境:
(1)婆婆照舊每天為大家準備晚餐,二戶各提供1萬給倆老生活費且拉著大伯一家四口每天到我們家吃晚餐,常常是我跟孩子吃第二輪,還得洗碗筷,一度婆婆腳不良於行或打麻將晚回來怕大伯的兒子要補習來不及時,是我為大家張羅....


(2)每次大節日(春節圍爐,端午包粽,中秋烤肉...)都是在我們家共度(想想,妳怎忍心讓婆婆一個人張羅~所以我載她去買菜,在廚房打下手,幫忙出點食材費...)或由婆婆準備好應景食物給送過去大伯家!有次中秋烤肉完,鄰居看我獨自一人在那邊善後,
她問:"你大伯他們都這樣吃吃就拍拍屁股走人嗎?"
我說:"不會呀,其實大嫂有幫忙收拾,妳剛剛没看到啦!"
她說:"妳在外縣市工作或下班晚了不曉得,我看到都是妳婆婆在倒垃圾,準備晚餐,有時還給他們端過去...,真是現代婆婆呀!"
又說:"我給妳們的水菓或小東西是要給身為鄰居的妳們,敦親睦鄰來著,但妳婆婆老是馬上拿給妳大伯他們,像上次給的T-恤還跟我說妳大伯家小孩没有,還問我多要2件..."
我說:"哎呀,歹勢啦!當媽媽的就是這樣啦!...
(3)現在我退休了,準備三餐給我們一家六口,把公婆當成自家爸媽侍奉(雖然房子頭期款是我爸媽出的,房貨大部份是我年終獎金下來一次還個幾十萬,我爸媽没在我家用過一餐,更一次也没在我家過夜)!
早餐是咖啡膠囊作的拿鐵,晚餐一定是四菜一湯二水菓,婆婆仍會嫌棄食材不夠好,她多年主婦逛菜市場的習慣没法改變,依舊每日去晃一圈回來冰箱多了好多較貴的食材(我還得補貼她錢後->讓我飲食費超支),常用完飯後碗筷擱餐桌,魚刺菜梗...廚餘吐在桌上更不會收拾,新買的咖啡杯常常有咖啡漬沒洗乾淨...,
更扯的是,連我的拖鞋也變成她在穿,完全没有徵詢過我,讓我覺得很不被尊重,感受非常的糟...,最後,還是我將那雙幾乎全新的鞋送她,老公還怪我"怎可以給媽用過的,没誠意!",重點是~我也不願意呀~這麼貼身的物件,她用過我也不要,他怎不覺得他媽很奇怪呢?
(4)今年春節想說換換口味,反正已在我們家用了13年,改到大伯家圍爐,他們竟然說:"空間狹小,不方便",婆婆還附和說:"他們東西亂堆,連個像樣的餐桌都没有...""妳大嫂不會煮啦!"此時,連我老公都火大了! 終於有一次在他們家用餐,也是我畢生第一次到他們家2樓(雖然,他們13年來週一至週五每天來我家用晚餐)。
(5)自從我掌廚後,二家各自開伙,算算有1年半多不曾見兄嫂來探望公婆(雖然二家只間隔6戶),也不曾看大伯他們帶公婆出遊,問了婆婆,她竟說:妳大嫂認為"妳不歡迎他們來坐!"...
喔





那既然這麼會看臉色,那之前為什麼天天上我家吃晚餐,還一吃吃了13年,怎不覺得"我不歡迎他們來坐!"



(6)公婆每月吃住,通訊費,交通工具都是我們支應,上個月剛好小車没油,婆婆也很大方地來跟我公拿錢去加油,公婆半夜2點多打麻將違停,車被吊走,還不是我們接送拿車並付違規罰金,倆老也没覺得抱歉,一派輕鬆理所當然;但隔週洽巧公公急需出門,發現小車前晚他停好後早上卻没電,臨時開大伯家的小車,不幸掛彩...,結果公公給大伯打電話,畫面是:老子給兒子道歉,還說看多少錢他來出。
事後跟老公分享,他說:"這樣好啊,我爸媽把妳當自家人啊"...



(7)婆婆一週至少打5次麻將+2次唱歌跳舞,我是蠻支持的~因為可以減緩失智老化。如果你看到她待在家裡没出門,那一定是打牌輸了或與牌友吵架了,可是,很神奇的是~隔没2天她又有了新的牌搭子打牌去也。
只是若輸錢就會哎說没錢花,那點怎夠她花(老公有算過:每週美髮+照她這樣打法,一個月22k也不夠呀!)
跟大伯大嫂反應只得到一句話:那媽想怎樣?我們收入一般,孩子都剛唸大學,手頭也很緊啊!
逼得我只好把婆婆没在家吃的餐費換算現金給她。這是什麼情況呀?!爸媽不是都替孩子設想,幫著兒子省錢的嗎?
(8)婆婆常母愛一氾濫就開始燉牛肉,煮肉燥,炒米粉,包粽子...,一做是12人份以上,大伯大姑一定有,再算上大姨媽+四舅家,
我的媽呀,去年粽子包了三天三夜没完没了,小妹我不諳包粽,幫不上忙心理總也會有壓力!
再者,廚房可說是二次戰後慘狀,雖然,她有收拾,但流理台是片片水漬,油湯滿地打滑,鍋碗個個油膩,處處泛著醬汁黃湯,二話不說,還是本人從頭到尾重新整理過吧吧吧吧吧!
今年已特別於一個月前提醒:"您老已80多歲,不用那麼辛苦啦,外面買就好,或要綁就綁2串,我們自家人吃應景就好!"
她口中說"好",前天毫無預告,買了6袋花生+4盒蛋黃+半斤香菇+1袋冬蝦...材料硬是將冰箱冷凍擠爆,就是要包給她兒子女兒及孫子們吃,可是,都是我在善後,好嗎?
然而,我是否應該滿足了~今年有比較進步~她有說:"貼妳500元瓦斯費"!
(9)只要住同一屋簷下毫無距離的美感~多年前,早上換裝準備上班婆婆還會衝進我們房間來,那時小妹我上空中...不知晚上有無來幫我老公蓋被?
孩子幼兒時,親子四人準備輕旅行,臨出門了,她來個潑婦罵街"兒子大了就遺棄老母,去玩也不找媽,.."讓人玩興皆無;
近些年出門基於禮貎仍舊會打聲招呼,但因孩子大了車小坐不下那麼多人,没帶倆老出門總存些許愧疚感,又擔心婆婆出門打牌公公一人有無人照看,午餐有著落?
雖然我們多是當天來回或回趙娘家而已,但掛罣不安總會有,這是不是住在一起才會有的心理負擔?
(10)婆婆疼愛子女天經地義,但她的成就感是建立在我的痛苦上,多年隱忍已到臨界點,無數次跟老公溝通"二邊享天倫"無果,
也曾經跟公婆表明"我服務倆老,但婆婆老是給大伯家端湯送食,那我算什麼?你們家的僕婦嗎?"
"大嫂不會煮,煮得不合倆老的口味,妳是不是要給她機會學習,我也不是第一天就合格的,婆婆可以去指導她!"
"搬過來前不是已經說好等我們孩子國小畢業就兩邊住的嗎?"....
4.老公僅一味地告訴我:
"妳怎麼這麼不孝,那是我爸媽耶"
"爸媽能吃還有幾年啦?"
"爸媽比較喜歡跟我們住啦~因為我們家較舒適,座北朝南,爸媽房間又較大間,對流順暢,也住習慣了"
"孝順孝順,就是能順他們的意,才是孝順"
"跟爸媽住比較有福報!"
"妳怎麼這麼愛計較?老是覺得不公平"
"妳就是認為跟大嫂比,相對較吃虧"
"給孩子不良示範,孩子很敏感的,以後我們老了就知道" (婆婆也對我說過三次:"你有2個兒子,以後你吃老都哉!" )



5.所以,真是我的問題嗎?
可是,當初不是說好的嗎?
同意大伯全家來我們家用晚餐不就只是先苦後甘的期待而已嘛!?他們大喇喇吃了13年後,我們想去他家用餐已是不可能了!
但只求公婆兩邊住,給我一點自由的空間,一點距離的美感會太過份嗎?
我已經付出這麼多,一不合他們意就說我不孝,一主張回歸原來計劃就是千夫所指,那過去好媳婦的努力不就更不值得了嗎?



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