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娘家的爸爸也在算計我辛苦賺的錢,很難過

你有這樣的好脾氣 真是不可思議
如果是我 我是不可能會不把錢留給自己女兒 去留給別人的兒子
妳爸老番癲了吧
唉壓,老人家重男輕女多少會有。
你也夠辛苦的,自己也還有女兒要養
我想你的弟弟也有賺錢的能力
只是賺多賺少而已
我覺得如果你怕老人家生氣就口頭答應
讓他安安心,事後如果他老人家怎麼了
也是要為自己多打算。

說實話父母若走了其實兄弟姐妹間也不見得會像過去一樣那麼親近了

不再能力範圍內的不做
幫忙兄弟做夠就好了,不見得要像第二個媽一樣照顧。

不開心的事不做,不然你一定會痛苦又後悔!

孩子是女生也是自己親生,我想你也不希望以後他也像你一般辛苦,埋怨這樣的狀況,愛他也是應該的。
人都已經快不行了還擔心這種事,我覺得生女兒還比較好勒,你跟你爸說你要裸退好了,錢啊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兒子/女兒都是寶,
說真的, 我不太能理解你爸這樣的心態到底是什麼。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我爸媽一輩子東省西省,
到底是為了誰啊...某種程度我覺得是"面子", 但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自己賺的自己花光最好(捐掉/花掉都好)
何必讓下一代去爭, 爭到兄弟反目, 只能說最後還是丟祖先的臉。
sunny1321 wrote:
爸爸癌末,大概覺得他...(恕刪)

什麼年代了還有這樣的觀念?
無法想像

sunny1321 wrote:
爸爸癌末,大概覺得他...(恕刪)


樓主辛苦賺的錢,
如果你弟真的要了,那也臉皮很厚...

令尊盡量安撫,講好聽話就好,至少到時候好去
照顧好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比較重要!

至於令尊的房地產,那是他的$,他爽怎麼分配就怎麼分配囉!

人家說,兩隻手伸出來長度都不一樣長了,
偏心嘛...看開點吧!

新年快樂!
老人家想法多少能體會,他是想很遠想太多的人...

如果房子,地是爺爺奶奶留給樓主爸爸的,想法當然是要守成(如果自己賺的自己決定)

因該是樓主他爸爸想法是女兒嫁出去了,照顧她自然是男方家那邊的責任

什麼都女方家出錢,女兒繼承房子土地將來也是給男方家裡的人

那自己家就越來越窮,因該是這種想法吧

看了以上回覆,有些人想法還滿偏激的,也不用叫人家死一死吧....

今天爸爸媽媽願意給你,那當然是好,不給你也剛好而已,又不是自己賺的憑什麼討?

把你養大健健康康的無負債就是最好的了,要求那麼多,那做子女有相等回報嗎?

我們家做法是,土地房子不給(不是爸爸媽媽自己賺的無權決定),但姊姊妹妹嫁人,買房子爸爸媽媽出一半,

車子我們家全出(我們要自己賺),再給部分現金,以後錢也是爸媽花不完的平分,

但像樓主爸爸那樣就有太超過...........



爸爸的想法是認為我有讀書,花到家裡的錢,弟弟不愛讀書,現在是藍領階級,不過薪水也還不錯,一個弟弟年薪90萬左右,一個大概年薪120萬左右。
爸爸還是覺得弟弟是藍領階級,比較辛苦,爸爸認為弟弟不會讀書,當姐姐的當初要教他,而不是只顧我自己讀書,我的想法是弟弟從小就不愛讀書,甚至連26個英文字母到現在都不會寫,也不會用國語注音打國字,我當初要如何去教導他們讀書,提昇他們的程度。
甚至現在弟弟的兒子有補習,考試成績還是在班級的中後段 ,我的女兒沒有補習,成績都是班上第一名,更是令爸爸難過,為什麼豬不肥卻肥到狗呢?
弟弟也提到爸爸若往生,媽媽來跟我住,我也說好。
我的想法是我出錢扶養兩個老人家,應該已是幫弟弟很大的忙,結果沒想到爸爸會把我的侄子拿來跟我的女兒比較,他覺得我女兒會讀書,以後長大的職業也會不錯,又繼承我賺的財富,而我的侄子不愛讀書,以後又是藍領階級的命,他覺得我的女兒太好康。
我也告訴弟弟,若他們夫妻願意,侄子讀國中時來跟我住,我來教他讀書,星期五晚上放學後,再回弟弟家團圓,星期日晚上再回到我家。弟弟說他要再考慮一下。
我以為我對娘家已算有情有義 ,但爸爸仍覺得我和我女兒都太好康,而他的下一代男性或下下代的男性都是藍領階級的命。
他覺得上帝對他很不公平,所以他活得很不快樂。
整層樓都是一面倒的偏向女兒這邊,女兒自己也知道發這種文所得到的回文會偏自己倒

先不討論這件事情本身,我們來想想,破舊立新、不重男輕女,這種口號,不是現在才出現,在我們父輩和祖輩年輕時,年輕時的他們和我們一樣,早就高喊不重男輕女破舊立新

但是時光飛逝後,奇怪他們年輕時的口號,老來後都忘了是嗎?
我身邊的朋友親戚長輩,或多或少大都還是會偏男生,當然,做的沒樓主父親那麼明顯就是了

我們年輕的時候,說不重男輕女,是因為利害與我無干
可是隨著社會經驗豐富,年紀越來越大,子孫滿堂後,守舊的觀念會逐漸冒出來,各人程度嚴重不一罷了

各位可以想想,你20歲時說得斬釘截鐵的要破舊,你記下來,當40歲時、60歲時再去review
會發現也許有所轉變,或是理解有所不同

探討課題時,看東西看得深一點更能夠有所得,這是我觀察到的

CWC20030205 wrote:
探討課題時,看東西看得深一點更能夠有所得,這是我觀察到的

呵呵,你看得好深喔 !!

我都快吐了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