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倉A wrote:
我覺得你的心態很奇怪
1.老師夫妻的男方跟你說樹枝有的地方要修掉 不然會有蟲
這是好心提醒
你卻心裡想干你屁事
=>好心卻被嫌多事


你也在臆測阿
你確定是好心提醒??

老師通病就是跟人講話都像在教訓學生一樣
用命令句 指揮別人

我家姐就是老輸
下班回家只會命令指揮別人
把全家當成學生教
搞的烏煙瘴氣

我OS也是干你屁事 家姐沒被釘過
只能活在學校象牙塔


大倉A wrote:
2.遇到鄰居不打招呼
你心想:好跩 不理人
=>誰說遇到鄰居一定要打招呼
也許她覺得不熟 不好意思隨便打招呼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
隨便臆測別人的作法這點實在太像婆媽了~~(恕刪)



老輸通常都自認
高高在上以為自己非常了不起
愛你的那一個 傷你的那一個 誰才是你愛情中的伯樂

vincentcheng77 wrote:
你講的社會經驗或是叫做生活經驗 , 讓孩子應付後來社會的變化 , 我身為家長 , 我自認我要負擔比老師更多的責任 , 我會認為孩子如果以後在社會無法生存 , 家教的責任遠大於學校


突然想到,如果小朋友欠缺常識,鹿茸會認為是鹿耳朵毛的,不知道是學校還是家庭應該負比較大的責任?
因為他們習慣教育學生,
當做是職業病就好了.

紫授一品 wrote:
人當然是百百款
但是我們說的只是比例的問題
光看上面討論就可以知道一般人對老師的感覺了
特別是有點年紀的女老師 真是令人不敢領教
所以不用拿這只是個案來當擋箭牌 這是沒用的


前面的文章有認同也有不認同,

究竟是不認同的拿個案來當擋箭牌,
還是認同的拿個案來酸女老師呢?
好像怎麼說都通啊 

事實上這種針對性強烈的文章,
本來就會吸引大量認同的人上來共鳴,
隨後, 就是不認同的人會上來發表意見,
雙方比例多寡, 取決於兩方戰力高低, 如此而已.

要拿比例出來戰之前, 至少先提個母體夠大, 足夠客觀的調查數據出來吧


kakanctu wrote:
前面的文章有認同也有...(恕刪)


這種東西你覺得會有研究資料可以讓我說服你嗎
網路的發言雖然不能盡信 但是也並非全然不能參考
10頁回文下來你還看不出來哪個部分佔的多嗎?

這裡不是手機板 我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砲轟老師並沒有錢可以領
當然你也可以無視大家的經驗啦
繼續活在你的小天地裡也不錯

Im lovin it wrote:
老輸通常都自認高高在...(恕刪)

上次那位懷孕7個月還跑去韓國玩 結果半路生下小孩 怪台灣政府不幫忙出錢的也是一名國中女老師

我有一個國中同學也是女老師 我在臉書上開個普通玩笑 結果她們那一群女老師就不高興了 搞得自己好像聖人一樣
然後還沒事抱怨上班很累 有寒暑假可放還抱怨...
真正萬事都批評的,其實是無所不在的酸民,
各位怎麼看?
見人說鬼話,見鬼飆髒話。

guzzichen wrote:
身邊有幾個女性親友當...(恕刪)

覺得還是不要以偏概全的形容整個群體

認識很多老師是很好相處的 當然白目的也很多

但是 但是 將身邊觀察到的現象延伸到整體

似乎又擴大解釋了

就像當大家在批評26時 也會有人說還是有很多好26啊!





說實在的 我們的世界裡很封閉 若是有業界工作的老師 在學校態度很好(畢竟有見過人世險惡)

但也有些人畢業後就在高牆內工作 過著自我中心的日子(因為在班上自己就是老大)

久了就會開始養尊處優 甚至有時和幾位相處

我也會有:
天哪~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以妳那淺薄知識還敢大放厥詞

不過這也是群體中某些人的表現 還是不能以偏概全的


請叫我海苔哥哥,謝謝。 筆電買小黑,養狗養小黑-我很酷、我很黑、我很兇
小妹不覺得自己配不上女老師耶。
更不覺得自己言論在酸人,更不覺得是故意找事批評人。
還有,什麼要有包容心,對待人,寬容。這個通是要告訴自己,激勵自己要這樣待人接物,成為向上的力量。不是來告訴別人要怎樣對待別人的教條耶。
沒遵守不就沒愛心。
再說人和人相處本來就要互相體諒,待人包容。遇到不懂得互相體諒包容的人,只想到自己的人,還要讓一直包容體諒。到底為什麼要那樣。要是這樣的人。要保持距離敬而遠之吧。
老是包容都當應該。誰喜歡這樣一直作好人好事代表。久了也會很累耶。

guzzichen wrote:
身邊有幾個女性親友當...(恕刪)


學校真的蠻封閉的
尤其國中小更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