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製造 wrote:
簡單敘述一下情況
男方33,女方28歲結婚
雙方原生家庭皆小康
當事人雙方決定先登記,習俗禮數打算再商量怎麼處理
但是事後男方家長完全沒有打算做任何動作
這個所謂沒有打算,就是真的沒有任何動作,一切跟過往一樣
沒有聘金、沒有餅錢、沒有要拿錢辦喜宴、沒有預算重新裝潢、更不用說新屋
一切都沒有
這些費用不花,但是婚後也不打算將這預算拿來協助小倆口
總而言之,事前事後完全是0
這過程當中
男方家長對兒子表示:
「孩子已經成年,一切費用 該由兒子和媳婦兩人平攤 所以不打算有任何動作」
對女方家長表示:
「現代很多新婚夫婦也都只是登記而已,不想走傳統禮俗,我們尊重他們」
夫妻倆共同認為:
「若是家長完全不協助,自己寧可將僅有的存款留下生活育兒,而不用浪費在儀式上給外人賺」
但女方個人對男方家長感到很不滿意,認為既然在有餘力的情況下 完全不打算出任何資源,卻想撿個現成長輩作 婚後也不想依照男方家長意願住進男方家 先生由於自家父母在過程中完全置身事外,自知沒有立場要求女方聽從自己家長 因此表示尊重女方意見
請問現在社會風俗,男方家長在結婚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已經很普遍了嗎?
想了解一下
這邊經濟能力在小康範圍的大家,若是身為男方家長,有人也打算完全不準備的嗎?
補充說明:
女方沒有任何要求,更別說想要房子
會有意見是因為在上述前提下,剛生了寶寶
現階段在女方家住的好好
男方家長卻提出要求,認為既然嫁過來了
女方就該帶孫一起搬入男方家
補充說明2:
有些人似乎搞錯重點了
一直糾結在家長應不應該準備這個點上
今天女方能夠接受男方家長不作為的條件是
後續也不希望男方家長以夫家自居做任何主張
一切小倆口自己決定就好
根本不滿意的點,在於男方家長要付錢的禮俗上不照傳統走
卻還是用傳統觀念要求女方,認為女方是嫁過來的,就應該如何如何
要付出時,把傳統放一邊
要求時,又把傳統搬出來
現在沒錢又想享受傳統的人變多了嗎?
1. 應尊重結婚的年輕人, 讓他們各自離開原生家庭, 自己生活
2. 雙方家長, 都應學會放手, 讓孩子自己成長. 男方家長沒有理由要求媳婦必得搬回同住, 女方家長沒有理由男方家長出錢辦婚禮
3. 年輕人若沒有同甘共苦的準備與共識, 又何必結婚?
 
                                             
                                 
                                             
                                            

 
                                            


 Celebrities Read Texts from Their Moms
Celebrities Read Texts from Their Mo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