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累了,想分開...(正在進行自我檢討和溝通)


幸運兒2629 wrote:
沒朋友就把網友當傾...(恕刪)

今天回來又說很累睡了
我沒機會說
用說的比較無法完整表達你想表達的東西





有小孩不要輕易分開
多想想吧!受傷最多的是小孩
意氣用事時間久了後,通常會後悔
安靜角落 wrote:
發文前就是覺得溝通沒改善
又不想要這樣的生活
才提出分開的想法
又糾結於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只想要先生為自己做什麼做什麼的
但明顯感覺到這樣的我們影響到孩子
我跟先生才又攤牌
過陣子如果真的還是沒改進或許就該放棄了
我會返回職場
我不想只為維持一個假面的家庭而委屈
我一樣可以照顧好孩子
我不想重複父母家庭的錯錯誤
為了把我們養大
母親每日每夜辛苦的工作
只知道講我們扶養長大
卻給了我們一個不愉快的童年
因為她不知道要怎麼和自己的先生分工
這樣的生活我不要


看起來樓主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了

那麼是否能夠更進化一點?

我的意思是,當我們說『不想要重複父母家庭的錯誤』時,我們想到的是父母家庭的錯誤,我們提醒潛意識的是『父母家庭的錯誤』,那麼朝向的也會是這個,這是自我暗示。
所以大腦操作來說,該問自己的是,如果我不要那樣的生活,我要的是什麼?

你的肯定語句越多,你越能掌握自己的狀態,除了正向、肯定之外,還必須是你可以達成的。
比方說妳提到,『一樣可以照顧好孩子』這是肯定正向、主控權在自己、而且可以達成的語句
語句模式最好是這一類的,對妳規劃自己生活,跟思考生活該是如何,會比較有幫助

原生家庭中,我們不滿部份,是我們創造或改造未來的元素沒錯,但祈使語氣需要調整一下,否則只是自我暗示,跟原生家庭一樣而已。
結果塑造裡面,必須要有對未來的想像。
假如你不想要原生家庭的錯誤,那麼你要的是什麼?
這是一定要做的,否則你就會卡在不停否定某些事情上面,能量會消耗在這些上面,而無法始自己朝向自己要的目標前進。
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清楚要什麼,就不會糾結於自己是否太自私,因為前因後果都清楚了,都明白了,自然會要的理所當然。
過往父母,或許有他們的委屈,然而也同樣有他們的堅持,所以這是到底堅持重要?還是做自己重要?的選擇而已。

我父母吵離婚的次數,跟我必須選邊站的次數,我很難算的清楚了,我只大約知道,我大概從什麼時候開始,決定做自己,選擇跟自己在一起,讓他們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決定是要繼續對峙?還是要化干戈為玉帛?或者有其他的相互妥協方式?我沒有管他們最後怎樣,然後我自然感受到他們的相處模式有改變。我不清楚發生什麼事情,因為我一旦想清楚,就又是介入了他們的選擇。我母親在婚姻中有許多的委屈,然而站在中立方看待我父親時,他一樣有委屈,然而他們仍然維持著婚姻關係,必然有他們的選擇,我無法得知,是什麼讓他們這樣選擇,或許是不想給小孩破碎的家。
只是這也是他們的好意啊,雖然說或許破碎了也不一定是壞事。然而這是他們的堅持,他們雖然感情不好,但是給我的關懷從來只有多沒有少。
他們的感情或許不好,然而我是只看到他們的不好,還是我也能看到他們的相處的好呢?

基本假設: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有其正向意義。

這是我後來的省思,父母只是借鏡,然而如果我們只能從借鏡裡面看到不好的話,那麼我們同時也忽略了借鏡當中好的部份。這也會養成自己的某個習慣,不去看到關係中美好的部份,而更專注於關係中需要改變的部份。如同我們覺得父母其實可以怎麼改變關係就會變好一樣。然而那也只是我們自己覺得而已啊,偏剖的只看某一個面向,視角的單一,註定了容易偏執的心態。建議有機會可以讀一讀莊子對於有用跟無用的哲學思考。其實很有意思....

基本假設:
地圖不等於實地
我看到的父母相處,不等於父母相處就是我看的那樣(成語瞎子摸象)

建議,先通盤思考清楚。
1.自己要什麼?
2.自己可以怎麼做達到要的部份?
3.自己還能做什麼達成結果?
重點在於,自己要的,必須是:肯定語句、正向的、主控權在自己、可達成的...
之前你要老公可以回家休息,這主控權不在你身上啊,要不要回來是他的選擇,你能做的頂多只是誘使他願意回來而已。
是誘使,不是逼迫也不是要求...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你的描述看起來好像老公失能的部份多(舉凡:不願意待在家,不願意溝通.....etc.)
先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然後決定自己可以做的部份。
完成自己能完成的,而不是一直覺得需要跟老公談
如果你覺得自己要什麼已經夠清楚了,而且也開始行動了,那麼才去找老公談
而不是什麼都沒做,就要老公配合
你原來的行為,就是要老公配合,但是他不願意,不是嘛?

所以打破僵局的方式,必須是你自己先有改變,而不是一直要找他談。
那是沒有用的,因為現狀你也是一直想找他談,然而最後都是沒有結果的
重複不斷的發生,人們只會學到,快速的判斷,做這件事是無用的。
除非有新的事情能打破這個思維,否則你繼續不斷的找老公談,結果不會改變。
他也不會退讓。
就像學習電腦打字一樣,剛開始不熟悉,所以會眼睛配合手然後還要看螢幕校對。熟悉鍵盤符號位置之後,剩下的就只有盯著螢幕校對而已,眼睛不用再配合搜尋鍵盤符號位置。這是一整個模式。
妳跟老公的溝通如果模式上來說結局都是無用的,那麼最後他願意談的意願就會很低。
這跟學習輸入法一樣,除非重新學習新的輸入法:比方原來是注意符號,改成無蝦米,這就是新的行為,大腦需要重新格式化,重新編排位置跟思考區塊。然後越來越熟練,回到或更勝原來的手速。

所以樓主該做的,不是今天網友說了a,你也想到a就迫不及待的找老公談,結果他很累又不想談。
這只會讓老公慢慢覺得,看到你就是累跟不想談
所以談話的時機要找好,同時內容也要思考好,最好是自己已經開始有轉變了。
比方現狀就是妳跟孩子,那麼或許之後小孩會去幼稚園,你可以有所轉變,然後才去跟老公溝通,彼此想要的婚姻生活是什麼?
一個男人每天跟妳睡在一起,跟妳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你有轉變他一定會感受到。
他會兼職兩份工作,必然願意承擔家庭的責任。他會願意為了小孩而不願意跟妳分開,必然有他想要維繫家庭的渴望,你可以看到他的逃避同時逼迫他面對;或者去看到他為家庭的付出同時感謝他的付出。
然而他會逃避跟妳對話,這裡面必然有些原因,只是我們不知道,或者樓主沒說或無法呈現的。
敢情是兩個人的事情,我不去講誰的對或誰的錯,因為二分法只是讓兩個人越來越遠而已
不能是這整個感情關係的贏嘛?一定要感情關係中兩個人必須分開站在對或錯的位置嘛?
我們是這樣看原生家庭父母的對錯的,但是我們是否也要用這樣的模組看待自己的婚姻?
我們看待父母的婚姻,或許有批判誰對誰錯,然而當我們在其中時,我們是否也要用同樣的模式來批判呢?
這是自己的選擇。
你選擇了,自然會『享受』後面的果
如果最後的果,不是自己要的,那麼自己又要什麼呢?

婚姻是一個整體
感情也是
如果只是用對錯去分
那麼分開會是註定的結果
因為最開始,就是把雙方分開來看,最後能不分開嘛?
如果樓主覺得過往父母的不幸福是什麼,然而他們有離婚嘛?
我的童年或許不愉快,然而也因為有那樣的過往,才有現在的我,或許我父母做的不夠好
只是仔細想一想,他們也是第二次為人父母而已啊
經驗上來說,能有多熟練呢?或許他們做的不夠好
那麼我或許可以更完善或者更延續他們對子女的愛呢?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遠,父母曾經對我來講是巨人。
他們提供了他們原生家庭&我的原生家庭樣板,給我參考了。
我更可以從這些樣板裡面去思考,我要什麼,幸福來自於要什麼
我有想過要跟父母不一樣。
然而後來我思考之後,我發現,所謂的不一樣,也只是建立在一樣的相反面上而已啊...(本質來說還是一樣啊)
與其建立在一樣的相反面上,我難道不能重新看待那個一樣,然後調整成我要的就好了
所謂的不一樣,有時候只是自己過度用力的結果而已,然而過度用力,不管是生理還是心裡其實都容易受傷的。
物理來說,作用力跟反作用力是相等的。

建議樓主
不要那麼急著跟老公談什麼,先把自己釐清了,再去談。
如果老公不願意談,其實還是有方法的。
家庭是一個很大的系統,每個人的行為或多或少的都會牽動任何一個家庭成員。
先從改變自己做起,然後才邀請老公加入改變,或許也是一種方式...
文字跟談話只是一種訊息方式,只是人如果太注重思考,就容易忽略了其實身體能夠接受訊息的方式不只有文字語言的思考而已。
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其實是皮膚,然而我們卻很常用眼睛跟耳朵去接受訊息...
相處不是只有視覺跟聽覺,氣味跟身體感覺甚至看不到的費洛蒙都會影響人...

基本假設:溝通是多管齊下的

我不知道樓主的實相是什麼,作為一個瞎子,我只能就我看到的去摸索
然而或許樓主知道實相是什麼
我只是瞎子,大象是樓主的,你擁有足夠的資源,端看你有多少彈性去運用這些資源...

基本假設: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當我們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 以及創造自己的現實時所需要的各項資源


喜樂幸福
qingteng wrote:
看起來樓主知道自己...(恕刪)

前面提到我的家庭父母的忙碌疏忽了我們的照顧
但不否認的是父母真的很辛苦
感謝父母的辛勞才讓我們衣食無憂
對於父母我想我這輩子應該是無法償還了
尤其是對於我的母親
我真的真的非常抱歉
因為忙於工作的父母沒有時間教育我
以至於我做了很多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是錯誤的事
我傷了她們的心
我真的很抱歉
但追根究底是他們的疏忽造成我的錯誤
年幼的我根本沒有判斷能力也沒有辦法分辨是非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是這樣童年也是成長
先不在說的家因為會牽扯太遠
我仔細思考過所有大大的留言
去思考我自身的錯誤
我們想法的落差
我的先生也看過大大們的留言
他說好壞都有被看到
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客觀
我相信先生是有看進去的
像我這樣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的人
對於最近先生的小動作非常敏感
半夜的電話和訊息
屢次在外沒有回家
開始習慣手機設密碼
對於我愈來愈冷淡訊息多半回答嗯來帶過
當我說愛你的時候也只是希望先生回答我也愛你
而不是嗯
當我提出我的疑問先生給的回答是
那是同事說公事
應酬完太累了找網咖休息又能玩電腦
現在開始習慣設密碼
好幾次同事打電話臨時約先生出去
問去哪幾點回來都說不知道但先生還是出去了
甚至有時凌晨才回家
上次先生跟同事約去騎腳踏車
有人臨時沒來造成只有一個男生三個女生
原本說要四人共乘不知道為什麼要改成兩人協力
跟我說要載一個女生我當然不答應
我非常生氣但先生當下給的理由卻是這樣不合群
為此我直接飆罵先生髒話
但回到家先生卻對我說那是因為有人不會騎腳踏車
經過先生同意翻看手機卻發現原來都是先生在約人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信任這段關係多久
所以前幾天才提出分開的想法
我的先生好像一點都不懂什麼叫避嫌
今天我們剛講好
我也不想在為這件事影響到我自己
對不起
如果我誤會我的先生了是我不夠寬容
我跟我先生的事我會給彼此在一點空間跟時間
但現在我只想好好照顧孩子
很抱歉
謝謝




安靜角落 wrote:
發文前就是覺得溝通沒改善
又不想要這樣的生活
才提出分開的想法
又糾結於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只想要先生為自己做什麼做什麼的
但明顯感覺到這樣的我們影響到孩子
我跟先生才又攤牌
過陣子如果真的還是沒改進或許就該放棄了

樓主想要的什麼樣的生活呢?

安靜角落 wrote:
半夜的電話和訊息
屢次在外沒有回家
開始習慣手機設密碼
對於我愈來愈冷淡訊息多半回答嗯來帶過
當我說愛你的時候先生回答嗯
當我提出我的疑問先生給的回答是
那是同事說公事
應酬完太累了找網咖休息又能玩電腦
好幾次同事打電話臨時約先生出去
問去哪幾點回來都說不知道但先生還是出去了
甚至有時凌晨才回家
上次先生跟同事約去騎腳踏車
有人臨時沒來造成只有一個男生三個女生
原本說要四人共乘不知道為什麼要改成兩人協力
跟我說要載一個女生我當然不答應
我非常生氣但先生當下給的理由卻是這樣不合群
經過先生同意翻看手機卻發現原來都是先生在約人
(恕刪)



種種行為和理由都非常不合理

這是一個愛家愛小孩愛老婆的人會出現的行為嗎?


桃子0324 wrote:
樓主想要的什麼樣的...(恕刪)

幸運兒2629 wrote:
種種行為和理由都非...(恕刪)

我只想照顧好孩子
謝謝

安靜角落 wrote:
我只想照顧好孩子
謝謝

聽過老一輩的說法,出去就當死了,回來是賺到,錢有拿回來就好。
你老公的狀況我是不認同,你照顧2個小孩辛苦還要做家事,他還有空看電影,你心裡上一定不平衡。
只是為了你的身體還有小孩,別為丈夫的事心煩了。小孩會長大,也會看到爸爸是怎麼樣的不心疼媽媽,他們不會說,但是他們知道。
妳說早上六點起來想抱抱他,他已經不見蹤影,代表晚上也都沒有得到滿足。

我感覺是性生活出了問題。

都同床了還能連抱抱也沒有,問題很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