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討論:先財富自由還是先買房


lucifer@mobile01 wrote:
我傾向買房,投資很少...(恕刪)


你實在太樂觀了,
除非是法拍屋再改裝成小套房,
否則台灣何處1300萬的房子能租到6萬?



當然是有辦法,我朋友在那附近的房子這個月剛剛租出去,租金是一個月 63K

es4241 wrote:
你實在太樂觀了,
除非是法拍屋再改裝成小套房,
否則台灣何處1300萬的房子能租到6萬?

lucifer@mobile01 wrote:
第三間房子的入手價位大約是1300左右,裝修完畢預計每個月至少可以租到60k
其實這1300我大可以去把我頭兩間房子的貸款通通還掉,但是還掉後口袋也空了...(恕刪)

投報率5.5%比房貸利息優
當然是衝出租房
幾年後變成有三間房
有時就是要有另類思維才能衝出困境
出租房的投報率台北市最差約2%左右(房價在高檔)
其實其他縣市有些不錯的標的可以選擇
大部分的人的想法還是偏向傳統的有土司有財
覺得沒有房子比較不穩重
成年人成家立業的條件就應該有一間自己的房子
買房子可以幫助強迫存款
繳房租都給房東繳貸款去不如自己買一間房子
房地產是穩賺不賠的投資,現在不買以後更貴

這些想法有部分是對的但是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人
這裡的討論不用分出誰對誰錯,誰輸誰贏
只是提供幾種思考方式給大家參考

我的看法是買了房子的收益分成兩部分
1.出租給別人賺租金
2.房價上漲之後的增值
如果買來自己住,就少了第1部分的收益
但是節省了自己去外面租屋的房租
這部分我們就假設他互相抵銷
所以買房自住並沒有省到租金
第2部分是房價增值
如果有能力把購屋本金放在其他對的地方
產生比房產更大的增值效果就應該放在別的地方
如果沒有能力的話,就可以選擇房地產、定存、儲蓄險之類比較安全的商品
房地產本身是否真的比較安全要看買入的時機點跟買入的位置
這就跟巴菲特所採用的價值投資法一樣
買對的東西之外還要買在對的價錢才會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如果買在高檔(注意我說的是高檔不是頭部)的價格並且成交量已經萎縮的時候
風險一定比買在低檔盤整一陣子而且正在量增的時候危險
所以如果願意多花功夫思考資金配置的人就不見得要在現在買房
下面的影片以前就有人貼過,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太子~ wrote:
2.七佰萬丟進去買房,他們的生活品質就整個大不同了,無法每年出國四處玩樂、無法偶爾隨性的吃大餐、老婆生日沒辦法買個精品送給她、他生日無法買個萬寶龍、3C產品等等,更何況每個月賺的錢還要拿來繳為數不小的房貸,這樣他的年輕歲月就去瞭瞭了,成了一輩子名符其實的屋奴。


這個看你怎麼想啦,一個月十萬就買百萬車,在我看來也是車奴啊

生活品質有很多面向,比方說我的好朋友叔本華先生,他就是每年很少出國四處玩樂、無法偶爾隨性的吃大餐、老婆生日沒辦法買個精品送給她、他生日無法買個萬寶龍、3C產品等等,但是呢,我們每個朋友去到他家作客時都羨慕得不得了,比五星級飯店爽多了.有這麼舒服的居住空間,確實會有點懶得趴趴走

房子不會增值,會增值的是土地或者地段價值,所以我並不認為單純買房屋本身可以當作投資標的物,想要漲價,除非是有土地或者是好地段.不過如果因為怕犧牲其他奢侈品帶來的生活品質而不願買房,倒也不見得正確啦,因為營造舒適生活環境的花費雖然和買精品或出國玩樂吃大餐一樣是消耗而不會增值,它還是增進了生活品質,端看各人比較重視食衣住行的哪一方面~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你想要有房子穩定的感覺 如果他夠愛你 當然就是買房啦 錢再賺就有啦

甄士隱 wrote:
高收益債 = 垃圾債,每個月拿到的錢經常是從自己投資的金額中扣的(自己支付配息給自己),
以上還不包含手續費以及帳戶管理費用.


這個觀念不完全正確吧
照你這樣說
月配型的債券型基金
淨值不就很快歸零
高收益債不等於垃圾債
有時候是因為有搭配衍生性金融商品
可以提高報酬率

lucifer@mobile01 wrote:
我傾向買房,投資很少有標的可以保證你每年有至少5%以上的收益持續20年
但是如果投資在房地產只要時機跟地點對,那每一年收取房產價值 5%租金的
目標是相當容易達到,這些還不包括房地產本身增值帶來的財富增加



房地產有保證嗎
84年跌到SARS前
怎麼沒人這樣說
美國前幾年
郊區跌七八成
市區也跌了三成
東京跌了多久
南韓也不行
評什麼台灣每年保證5%已上的獲利還可以持續20年

還有
金融商品保證獲利是違法的哩



房地產會增值沒錯
但貶值的風險也不少
當然是沒保證,所以要選定進場時間跟地點
我的前兩個房子就是在相對低點的時候買進,目前保守估計至少賺了20%
第三間房子入手的價位則是比高點低了30%


shean9019 wrote:
房地產有保證嗎
8...(恕刪)
想想可以兩者都顧到的辦法
老公想投資,那他的薪水就拿來做這方面的規劃
老婆想有房,那她的薪水就拿來買房呀
這樣也算分散風險
只是如果是只有老婆的薪水買房,千萬別高估自已的還款能力,有個舒適的中古安樂窩也不錯的
找總價低的,稍加整理裝潢也是可以美美的
總之,千萬別全部拿去投資就是了
找個兩者皆不衝突的方法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