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信佛教並一輩子改吃素,他的說法吃素是要修一個緣份,不過我一直覺得若是要挽回婚姻絕對
不是吃素可以改善的,而是夫妻彼此要溝通。
(宗教並不該信一個偶像與型體與型式,而是信於真實的善良人心)
我父母這一生永遠少了溝通,雖然後來分居和好了,但和好都只是表面,這20幾年
生活下來父母相處其實並不愉快,因為少了溝通,父親是個壓力鍋不敢跟我媽表達
,每次氣都私底下出在我身上,而我再將他想說的抱怨轉達給母親,我就成為橋梁。
言歸正傳,其實一直覺得很多吃素太過刻意了(我指的是食材)
想吃肉的口感,卻又用豆皮裝做肉的口感來騙自己。
想吃海參,卻用蒟蒻做成假海參騙自己。
想吃三杯雞,卻用猴頭菇來裝成肉的口感來騙自己。
另外蔥薑蒜,腥香料也被歸類為葷的,可是它們明明是植物。
雞蛋卻被歸類為蛋素,只能說上面這些素食與葷食地帶也實在很模糊。
我雖然吃葷,但其實一天吃的肉非常少(鍋邊素),現在已到了吃魚感到腥味而不吃魚的年紀。
也喜歡吃食物的原樣,就是生地瓜清蒸就可以吃了,奇異果切了就吃了,比很多華麗的素食還清淡。
隨心所欲,沒有宗教與世俗的限制,順其自然。
再言歸正傳,我舅舅也是全家吃素,也卡在跟原PO一樣的問題
表姊結婚的條件是希望男方也能改吃素,找到對象對方願意一生吃素,去年結婚了。
表哥結婚的條件也是希望女方能改吃素,卻卡在女方目前沒辦法接受。
(由此也可知,台灣男女比例失衡,女方物以稀為貴,較有籌碼談條件)
而我父母相處20幾年下來,食的方面,父親都買便當解決,相處在食的方面都可以錯開。
而且他不挑,高麗菜燙熟就可以吃了,而且連調味料都不加,無味實在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