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累了,想分開...(正在進行自我檢討和溝通)


來聊 wrote:
妳說早上六點起來想...(恕刪)
七點要上班⋯
六點就已經起床是正常的吧⋯

安靜角落 wrote:
我只想照顧好孩子謝...(恕刪)
那妳就做好妳想做的事⋯
請先生做好他該做的事⋯
包含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喬大叔 wrote:
七點要上班⋯六點就已...(恕刪)


我是說她先生應該主動抱她吧,怎麼會整夜都沒有抱抱?很明顯性生活也有問題。

來聊 wrote:
我是說她先生應該主...(恕刪)
回到家十一點半⋯
梳洗完都快一點了⋯
早上六點就要起床⋯
還能有性生活嗎⋯
喬大叔 wrote:
回到家十一點半⋯梳洗...(恕刪)


這樣問題不大嗎?

來聊 wrote:
這樣問題不大嗎?...(恕刪)
經濟問題沒搞好⋯
問題更大⋯
飽暖才能思淫欲啊⋯
喬大叔 wrote:
經濟問題沒搞好⋯問題...(恕刪)


也對 ~都忘了飽暖才能思淫慾

大叔果然比較聰明
安靜角落 wrote:
前面提到我的家庭父母的忙碌疏忽了我們的照顧
但不否認的是父母真的很辛苦
感謝父母的辛勞才讓我們衣食無憂
對於父母我想我這輩子應該是無法償還了
尤其是對於我的母親
我真的真的非常抱歉
因為忙於工作的父母沒有時間教育我
以至於我做了很多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是錯誤的事
我傷了她們的心
我真的很抱歉
但追根究底是他們的疏忽造成我的錯誤
年幼的我根本沒有判斷能力也沒有辦法分辨是非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是這樣童年也是成長
先不在說的家因為會牽扯太遠
我仔細思考過所有大大的留言
去思考我自身的錯誤
我們想法的落差
我的先生也看過大大們的留言
他說好壞都有被看到
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客觀
我相信先生是有看進去的
像我這樣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的人
對於最近先生的小動作非常敏感
半夜的電話和訊息
屢次在外沒有回家
開始習慣手機設密碼
對於我愈來愈冷淡訊息多半回答嗯來帶過
當我說愛你的時候也只是希望先生回答我也愛你
而不是嗯
當我提出我的疑問先生給的回答是
那是同事說公事
應酬完太累了找網咖休息又能玩電腦
現在開始習慣設密碼
好幾次同事打電話臨時約先生出去
問去哪幾點回來都說不知道但先生還是出去了
甚至有時凌晨才回家
上次先生跟同事約去騎腳踏車
有人臨時沒來造成只有一個男生三個女生
原本說要四人共乘不知道為什麼要改成兩人協力
跟我說要載一個女生我當然不答應
我非常生氣但先生當下給的理由卻是這樣不合群
為此我直接飆罵先生髒話
但回到家先生卻對我說那是因為有人不會騎腳踏車
經過先生同意翻看手機卻發現原來都是先生在約人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信任這段關係多久
所以前幾天才提出分開的想法
我的先生好像一點都不懂什麼叫避嫌
今天我們剛講好
我也不想在為這件事影響到我自己
對不起
如果我誤會我的先生了是我不夠寬容
我跟我先生的事我會給彼此在一點空間跟時間
但現在我只想好好照顧孩子
很抱歉
謝謝


我很喜歡舉這個故事:
從前有兩個樵夫,比鄰而居,兩個人也是好朋友。
估起分為甲與乙樵夫吧
兩個人總是相約上山砍柴,相約去市場賣柴。
有一天甲樵夫的斧頭不見了。
這荒山野嶺的,只有旁邊住的乙樵夫。
甲在找不到斧頭的時候,怎麼看都覺得斧頭是被乙樵夫拿走得。
但是甲沒有多說,他仍然努力的找著自己的斧頭,他想要讓乙百口莫辯,是乙辜負了自己跟他的友情。
後來,甲在自己家的某個角落找到了斧頭。
然後他怎麼看乙,都覺得,怎麼當初怎麼看都覺得一定是乙的想法,現在看乙都沒當初的感覺了?

------------
安全感是無法由誰來給的
沒有安全感的人,總以為安全感是別人要給自己的。

禪宗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慧可請求達摩幫他安心。
達摩說:你把心拿出來我幫你安
慧可回:可我怎麼找也找不到那顆不安的心啊
達摩回:我已經幫你把心安了

-------------
多數人以為自己沒有安全感,都是外物的問題
都是誰的行為,都是誰的過錯,從來都沒有想過,欲壤外須先安內
自己都無法安住自己活在當下,怎麼可能有能力去照顧誰?

安全感,雖然有個感字,很遺憾,安全感不是感覺,那是念頭。
那是因害怕失去什麼而覺得不安全。本質來說其實是恐懼
而且會拿諸多事件來餵養這個恐懼,擴大不安全的感覺。

建議容易感覺不安的人,可以學習瑜伽、打坐、冥想、靜心...需要專注的靜態活動。
穩在當下,才有更多的視角去看待事情。才能開放身體的受器,感受周遭的一切。

我的回應只圍繞一件事
樓主,你要什麼樣的未來?
你帶著那些恐懼,去跟小孩相處,你覺得小孩會學到什麼?
年幼的他,有能力區辨什麼嘛?
你不希望你的小孩不是那樣的長大,那麼你要他是怎麼樣長大的?
你要知道,年幼的小孩,只能以父母為藍本
如果你不希望他將來跟妳一樣容易沒有安全感,那麼你要他成為怎樣的人呢?
然後妳能怎麼做呢?妳如何知道他已經是妳希望的樣子了呢?

你們夫妻倆最後都是拿小孩當擋箭牌,棋逢敵手,半斤八兩
最後都不願意面對自己情感的問題
小孩很可憐,他沒有是非區辨的能力
他傳承了你們的風格,將來他也只能逃避,一樣為了小孩然後.....。
這是傳家。
樓主你父母為了小孩,你一樣然是為了小孩,有什麼不同嘛?
你的小孩,將來也會是為了小孩,然後有自己的理由。而『為了小孩』

樓主如果你不願意面對現在跟老公的問題,那麼很遺憾的是,除非小孩不歸你帶
否則你必定要跟小孩做一份跟安全感有關的課題
你逃不掉,除非你不要小孩。
所以你們夫妻倆確定要拿小孩當一切的理由嘛?
你們不願意面對的相處問題,必然會在小孩身上呈現,他很可憐,他沒有其他兄弟姊妹來幫忙承擔。
你們的小孩註定了要承擔你們所有的愛與恨。然後反應你們夫妻兩本來相處該各自承擔的狀態問題。
我是不清楚樓主的老公有什麼問題
只是以安全感來說,你的小孩必然會因為安全感而跟樓主有很多的『學習課題』
人生很多事情總是要面對的,關鍵是你自己去面對?或者無常逼妳去面對?只是這樣而已。

樓主說老公也會看這個版
那麼我會建議樓主的老公
既然樓主都說了:當她說我愛你的時候,也只是希望你回,我也愛妳。
那麼你是否也願意多說幾個字,讓她能夠安心呢?
這是她期待的結果
我們無法知道她得到了之後,會否又因為你的回答方式而不滿意
但是現階段,她只是要這樣而已
也請樓主要記得,你只是要對方也回答愛妳而已。
如果這樣你就會安心,那麼從回答恩,到變成我愛你,也只是多兩個字而已,並不費什麼力氣
重點是,樓主你要到了之後,就會安心嘛?或者你又會有其他的不安理由跑出來?這是你自己要去覺察的。

幸福,是一種感受
樓主你接收幸福的受器有打開嘛?
如果沒有打開,那麼你也很難幸福或者把幸福給誰,感官沒打開,那妳怎麼可能知道自己已經在幸福裡面了呢?
那是感受,那是感覺
如果你必須要用誰做了什麼才等於幸福
那麼你不是人啊,你是電腦
電腦的程式限制了電腦能做的事情
因為程式的語法邏輯是,判定是否為a?否則執行b。判定是否b執行,否則執行c
很遺憾的是,人腦不如電腦
大腦的過濾器有三個功能:類化、扭曲跟刪除

現狀來說,也許有個辦法讓樓主不用那麼累
既然樓主說只想照顧好小孩
那麼讓小孩來照顧妳吧,妳跟小孩之間,誰照顧誰真得很難說。

請樓主區分自己與小孩相處時,自己是『感受』小孩的喜悅於是也喜悅?
還是自己『判斷』小孩的行為是開心,所以自己也開心?
這兩者會有一些不同
沒有任何的對錯,只是去體驗跟經驗

樓主&樓主老公請務必記得
抵達結果的自我問答:
1.我要什麼
2.我正在做什麼或我做什麼才能達到結果
3.我還能做什麼才能達到結果
4.我如何知道我已經達成我要的結果呢?
思考的時候,請遵循:正向、肯定、主控權在自己、可達成的來思考。

很多人解決問題時,都喜歡問:為什麼?
然而為什麼只會讓人去思考為什麼?不會去思考『要什麼』?

樓主你有個慣性
從發文,到現在,有覺察自己的慣性嘛?(上一篇回應的是你糾結於自己的思考是否過於自私!?)
我發現妳很著重於對錯,或者說因著他人的說法,而砍自己的狀態。
樓主你要什麼?
你要安全的話,那麼何以要砍自己呢?
砍自己的感覺,讓妳覺得安全嘛?
如果不安全,那麼謂何要砍自己?
你要的真的是安全嘛?

『抵達結果的自我問答:
1.我要什麼
2.我正在做什麼或我做什麼才能達到結果
3.我還能做什麼才能達到結果
4.我如何知道我已經達成我要的結果呢?
思考的時候,請遵循:正向、肯定、主控權在自己、可達成的來思考。

樓主要的是安全的話,那妳正在做的事情有讓自己覺得安全嘛?


喬大叔 wrote:
七點要上班⋯六點就...(恕刪)

平常六點五十分起床

qingteng wrote:
我很喜歡舉這個故事...(恕刪)

我是一個很奇怪又容易糾結的人
或許是這樣想法可以說很容易變來變去
又很容易糾結在同一個地方
現在看到孩子笑便感到滿足
只希望孩能一直開開心心
先生承諾會辭一份工作
專心只做好一份工作
而朋友的部分也不會再約了
其他的事先生似乎不願在討論
目前是這樣
終於達到我的目的先生退步了
對於先生的改變我想我也必須有所不同
不然就只是單純強迫先生配合自己
就像你說的我非常在意對錯
我會努力傾聽先生的需求互相配合
也希望能正視我們之間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