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03249659 wrote:
認真看了幾位版友的留言,才發覺,無性婚姻只是其次,我真正希望的是另一伴會與我互動,而不是就算人在家裡,但卻把所有的專注力放在手機上;當覺得家庭生活變無趣了,只要有機會、有人約就往外跑,反正家裡有人打理、小孩有人顧就好
我其實很珍惜這段感情,但相處起來好累好累,溝通數次也沒有特別顯著的改變
我要求沒有很高,只是希望另一伴偶爾抱抱我、哄哄我,放下手機跟我聊天,或是能有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性生活一個月1~2次就好。我不是非常重視性的人,但這也是維持婚姻的其中要素啊
打這些文字的期間,我老公依舊在樓上陽台打他的電動抽他的菸;所以稍早前訂了高鐵車票,我明早要帶著兒子衝屏東旅行,隨便他了
我覺得樓主要的,實現上有些許的困難,但可能也不難實現...
難就難在,你們已經有一種模式產生了。
上一篇,我提過,『表達自己要的,跟表達情緒』那是不同的
如果樓主表達的是情緒,你老公收到的就是情緒。
好比你覺得老公花太多時間在遊戲跟朋友上面,可是不知道你是如何表達的?語氣、語詞、語言這些要素都會影響聽到的人,內在產生的反應。
因為論壇只能有文字的呈現,所以雖然是我打的字,用我的語詞在說,可實際上,每個人在讀文字的時候,用的是自己內在的聲音去識別。
這跟真實的互動,會有些不同,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就算是同樣的語詞,為不同的人來說也會有不同反應與感受。
假若論壇只有文字,都會這樣了。
更別說,現實中與誰的互動。
當然現實中,可能彼此是用說的,然而用說的,因為彼此在乎的點不同,地雷不同,偏偏彼此又曾經是如此的相愛。
有多少的愛,就有多少的期待,有多少的期待,就有多少的失落,有多少的失落,就有多少的恨。
所以愛恨,總是連在一起的。
樓主提到:『我要求沒有很高,只是希望另一伴偶爾抱抱我、哄哄我,放下手機跟我聊天,或是能有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性生活一個月1~2次就好。我不是非常重視性的人,但這也是維持婚姻的其中要素啊』
想問樓主,你有跟老公表達過嘛?
不知道樓主都是如何表達的呢?
你是生氣的時候大吼?
還是夫妻偶爾相處不錯的時候,你撒嬌吹枕邊風!?
你老公也不過只大你4歲而已,37跟33,也沒差很多,還是樓主不習慣用撒嬌的方式去要?
你們雙方的個性都很強!?不敢或不願或不許自己用撒嬌的方式去跟對方做要求做拜託!?
樓主說老公經常叫不動!?那用求的呢?那用拜託的呢?
其實樓主描述老公打遊戲、躲陽台,或者經常外出找朋友。
這的確呈現了一個有家室男人的不該。
然而一個男人的逃避,或許最開始是因為進產房的陰影,但是後面絕對不是只有產房的陰影。兩年是很多事情的堆疊,我不相信,你老公最開始的不碰妳,就是直接迷上傳說對決...來逃避。
然而討論到現在,我覺得,家庭是兩個人的。如果樓主也同意這個觀點
那麼我也想問樓主,你是否自尊心也很高!?
因為我記得你說,你求愛了幾次,都被打槍,你也覺得很沮喪或者很怕開口!?
我覺得兩個人如果在一起,都是有共時性的
也就是說,如果樓主覺得沮喪或怕開口,其實你老公也是有這樣的障礙的。
只是礙於彼此的尊嚴或面子,開口的時候,語氣都不會太好。
你們的溝通一定是越來越少的,尤其是有孩子之後。
樓主的現狀,這是個惡性循環,樓主對老公失望,於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小孩那邊。
那麼你那些渴望的,會因為你的冷落而實現嘛?
這是溫水煮青蛙
當然始作俑者,可能是你的老公,但也可能是你。
其實夫妻或情侶之間,是最常相互懲罰的。
可能最開始只是單純的一點不開心,可是一旦沒有好好講開,那麼雙方通常都是互相懲罰的。
情侶跟夫妻是最常相互傷害的,其次是家人之間。
因為彼此太熟悉,知道對方看重的,所以報復。
然而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會建議玩一次大的,就是覺得,如果孩子還不大,對於大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還沒有很明白有自己的批判,樓主也才33,看起來也有自己的經濟能力,那麼玩一次大的,直接鬧離婚,可能比較快。
否則依照現狀,有一方先是很明顯的疏離開始,造就另外一方也決定放生對方。
這個習慣如果下去了,那麼分居、離婚都是很容易實現的。你們雙方,絕對又是新的一輪角力而已。
最後兩邊都是輸家。耗去都是時間,如果樓主不願意繼續花時間學習如何讓彼此相處能改善,那麼長痛不如短痛。
否則你的失落與不滿,早晚你的小孩會承接到的。
這不是你有沒有表現出來的問題,朝夕相處之下的情侶,有一方變心,另外一方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了,更何況跟妳朝夕相處都是由你帶大的兒子,他不可能不知道你怎麼了。不要把小孩當笨蛋,也不要自我欺騙。
小孩很多時候反而比大人更敏感,你的情緒好壞,小孩是很容易感受到的,因為他的意識還沒有被知識所污染,所以本能更能發現自己的母親心情好壞。他現在用的是本能,大一點的時候,用的就是批判了,因為現在資訊很發達,小孩子要搜尋要批判誰,真的太容易了。
再來是,玩一次大的,直接提離婚,這是逼迫你老公正視,自己逃避很多事情或者長期忽略老婆感受而造成的因果,我不建議樓主搞失蹤然後放離婚協議書。如果要玩大的,就是直接下通牒,要嘛夫妻一起去做諮商,要嘛就放彼此自由,否則你作的行為跟老公有什麼不同?直接拿離婚協議書,問老公要嘛一起面對,要嘛放彼此自由,你不想繼續過現在這種『婚內失戀』的生活(或者樓主要去買鄧惠文醫師的婚內失戀讀一讀?)
你們不過就是相互懲罰而已啊。
趁現在彼此相互懲罰的不滿堆疊還沒有太大,還沒積怨以深,下猛藥或許還有機會,當然下猛藥是有風險的。所以選擇權在自己。
但這個風險為樓主來說,頂多就只是從偽單親變真單親而已不是嘛?
如果你老公還是在意你,在乎你,他才會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造成老婆過不下去,不想繼續在婚姻裡面了。
至於他的狐群狗黨會如何勸他,那真的不是樓主能左右的。除非以後他要去找朋友,你也說要跟著去...
否則你永遠就是變相的寵著他而已。因為你為了小孩,沒有要去啊。
如果你有小孩了,還跟著老公出去朋友的聚會,他的朋友或許有可能會覺得他都有家室了,有老婆小孩了,還總是陪著朋友,這樣很奇怪。
當然這很難說啦,交友圈的不同,影響也不同。如同樓主也有朋友,她老公就是迷上了天堂m,重點樓主的朋友還很正!?
孟母三遷,是有道理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認識的都是什麼樣的朋友,你的生活型態或觀念也就差不多是那樣。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選擇權在自己
夫妻是家庭共同體,所以如果你老公有錯,那樓主必然也有不恰當的地方。
我對於感情的對錯,我很少會覺得都是誰的錯,如果都是誰的錯,能成立,就不會有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樣具體的形容。
如果連清官都很難決定家務事該如何判斷、判罰。那麼作為旁觀者,輕易的判斷誰的對錯,或許很簡單,然而因果呢?
我沒有要指責樓主的意思
只是跟情侶吵架或冷戰或分手一樣,兩個人是共同體,你的老公冷落你,必然有原因。
然而你們雙方都沒有機會攤開說。
所以我的第一篇回應,說的就是,請樓主先自救,而不是也用同樣的方式逃避或者懲罰對方。
自救,要嘛花錢去做諮詢,要嘛花錢去上跟家庭重塑有關的課程。
如果樓主不想玩大的,那麼重心不要放在小孩身上,要放在自己身上,去學習夫妻溝通相關的心理課程。
感情如果出問題,是兩個人都要共同承擔的。
否則演變到最後,就是彼此懲罰的雙輸而已,最後積怨以深。很難回到最初雙方熱戀和諧的階段了,通常都是覆水難收了。
兩年的逃避還沒有很久...
有小問題,不去面對,不去學習如何排除,那麼兩個人其實都是逃避的啊。或者說兩個人都只會用自己會的方式去回應對方的行為。然而那未必對雙方的感情增溫有幫助啊。
如果樓主是為了要給小孩一個完整的家,麻煩再累一點,要給完全的完整,而不是給有形而無實的完整。
兩個人要從友達到戀人,不容易啊。要從戀人,到夫妻,那也不容易啊。要從夫妻兩個人的家庭,到夫妻與小孩多個人的家庭,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就像健康一樣,健康就是拿來揮霍的,有些時候,有些人在感情當中,也是揮霍著不容易得來的幸福。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緣份,是修來的,所以是修行,到底是結草銜環來相報,或者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選擇權在自己
附註:幫樓主做了『婚內失戀的影片搜尋,如果你不想買書,那youtu有相關的影片給妳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