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約會就問薪水多少?

建議半開玩笑的問女方,
『對薪水比較有興趣還是對我比較有興趣』

看到這篇我的恐婚症又加重了

還好我從來沒有相親過

結婚應該是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

不是為結婚而找個人結婚

如果我真的開口問男生收入,

唯一的目的是想確定他可以養的活他自己吧。(至少不要造成我的負擔)





問你薪水~也是啦~不要浪費大家時間~

那請問樓主一見到女方~有沒有覺得想離開~
不要浪費時間和這一餐的食物!?
相愛容易相處難,
結婚除了相愛以外,主客觀條件、門當戶對,也是決定婚後是否幸福的關鍵。

情人間再怎樣相愛,婚後幾年都成了親人之愛,沒有一對戀愛結婚的夫妻例外。所以,相親結婚只是讓夫妻兩人提早體認與盡力培養夫妻間的親人之愛,這跟戀愛結婚的並沒有太大不同。

不用恐婚呀,找個誠懇的,工作還算穩定的。交往期間快速摸清雙方家庭成員狀況包含是否有賴著不工作的兄弟姐妹,有沒有負債等。如果都沒有,對方家庭也勤勤懇懇的,大致上就可以考慮了。

人生得意須盡歡 wrote:
結婚應該是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

不是為結婚而找個人結婚


為了結婚而結婚也沒啥不好,只要婚後夫妻和諧,好好教養小孩,老了還能扶持做伴,也許是單身以外另一種好的選擇,要努力自己去尋找爭取,不要只想著相愛不相愛的問題,荷爾蒙激素只會維持兩三年就沒了,太虛幻了,靠不住。主客觀條件、個性人品、家庭背景才是真實的。
我每次都說25K
結果想上的還不是都上了

沒差沒差
kateshy wrote:
...為了結婚而結婚也沒啥不好,只要婚後夫妻和諧,好好教養小孩,老了還能扶持做伴,也許是單身以外另一種好的選擇,...

不過相親時把薪水問得那麼清楚,就很難做到你說的這些事項

因為人生漫長,難免有時陷入工作低潮或不順的時候。如果結婚就是為了錢,碰到這些問題大概就是拍拍屁股走人。就算沒有危機,也在那為了誰該給誰多少錢鬧個不停,鬥爭算計小手段百出,哪有可能"婚後夫妻和諧,好好教養小孩,老了還能扶持做伴?"

看過一本講心理學的書,說家庭應以夫妻感情為主,但華人家庭,夫妻之間往往建立在利害關係之上,天天算計難以滋生感情,最後感情無處發洩就全放在小孩身上,造成親子關係比夫妻關係還重要的畸形狀態,也因此產生很多不必要的婆媳糾紛。

如果夫妻很正常的把感情放在彼此身上,就只會希望兒子媳婦有快樂婚姻生活,而不是成天鬧媳婦搶了兒子的怪現象
這很正常吧= =
不然要問你喜歡什麼顏色嗎?
kateshy wrote:
我不這麼認為...(恕刪)


這個收入與財產的狀況可以先由介紹人過濾,也可以等等再查清楚
雖然不必浪費時間感情,至少別急躁到這種小家子氣的程度吧?又不是馬上要結標....

女人務實是很好,務實到了事事將錢放第一位的時候就很倒人胃口。我認為一個有教養、聰明又識相的女子是不會這麼作的
Lisa_Hsu wrote:
如果夫妻很正常的把感情放在彼此身上,就只會希望兒子媳婦友快樂婚姻生活,而不是成天鬧媳婦搶了兒子的怪現象


你的看法太過偏頗。我看過的個案各國人都有,兒女大了成家後,跟媳婦(女婿)搶兒子女兒的西方公婆(岳父母)也很多,您這樣講實在缺乏統計意義,至少我看過的東西方都有這種現象。婚姻狀況本來就不一定是一輩子,可能中途中止,難道沒有另一半的公婆、岳父母就因此一定缺乏感情寄託,就一定會成為子女婚姻的破壞者?還不是看個人,白人婆婆用盡心機排擠黃種人媳婦的看太多了,這根本就是人類天性,親子關係自古就是最牢固無法動搖的關係,因為人類親情天性使然。

我昨天剛看見一則新聞統計美國各色人種女人賺錢養家的比例,東方女性婚後工作負擔養家責任至少兩倍於西方白種女性(報導沒有統計因經濟因素離婚的比例)。東方社會很虛假,表面上說男主外女主內,一個家以男人為中心為支柱,事實上在現代來說,養家責任被隱藏在父權理由壓榨底下用各種方式轉移到女性身上,最常見的就是把考量經濟因素的'理性'女生妖魔化,說人家現實拜金。但婚姻的本質不就是建立在各種現實環境因素上,難不成只靠感情作夢就可以嗎?

一個成年女性若以為結婚成立家庭不需要考慮經濟能力只靠愛情就可以幸福美滿,實在是太天真太可笑了,連男性都沒有那麼天真,更何況負責大多數家庭照顧責任與生育責任的女性。連我的外國朋友都說,東方女性很好追到而且對自己無往不利,因為東方女性看太多西方愛情電影,會為了短短愛情激情,就把婚前財產、父母財產帶過去給男方成為共同財產,婚後不但不似西方女性會主張家事工作也有貢獻(離婚時就算不是自己工作收入也至少要刮掉對方一半財產),自動包辦女佣、老媽、生產機器、自動提款機的角色,娶個東方女性實在太好用。

話講回來,
夫妻當久了,就算幾十年通過各種考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錢考驗、然後是感情忠誠考驗),好的狀況是形成朋友夥伴關係一起扶持,親情而非關愛情;壞的狀況的就是同床異夢,同在一個屋簷下一天講不到幾句話。這就是婚姻的真面目,跟新鮮激情的戀愛本來就屬不同性質的,跟書上講的不一樣,鮮少夫妻到滿頭白髮還是如同年輕人般激情,有的是溫情扶持與親人不可取代的感情。其實這樣有何不妥,人生短暫如夢,讓自己生活快樂輕鬆男女皆同。

我不是要全盤否定戀愛結婚,只是覺得把戀愛當成結婚"必要"前提,有時太理想化,也未必如你所願。
如果因為錯過學生時期認識純純的戀愛,因此就拒絕往後帶有現實考量因素的相親或交往、結婚幸福的可能,這實在不值得。有時候,適合攜手走一生的那個人,日常生活未必會自然出現認識;自然出現在身邊的未必就是結婚的好對象。相親結婚也有非常多幸福的例子,但只要是相親結婚難免就會先由現實面考量,外貌、金錢、家庭出身都很現實,後面代表的個性穩定度、兩人價值觀是否相同這些相互影響的因素更廣泛。這種現實考量出現在相親交往初期,會比留在婚後再去解決問題來得不那麼棘手。婚後未必就不能培養感情,相處久了就算不是戀愛結婚,也會慢慢開始習慣與接受對方的優缺點,慢慢也會培養夫妻之情與默契。

個人還是覺得不管男女,戀愛或相親,嫁娶一個把現實因素都考量得很清楚、越清楚越好後才決定結婚的人,會比嫁娶一個結了婚還在做 "戀愛夢"的王子或公主好太多了,減少現實與夢想的落差造成出軌婚姻不忠之類的狀況。這拿來衡量台灣、東方、西方、跨國婚姻、外配婚姻,都適用,不會因為嫌棄一個社會太現實,跑去嫁娶外配就突然變成金錢或甚麼其它的現實因素都自動消失,人家考慮的第一還不是外貌、家庭、財力、個性等各種現實的條件。

飲食男女,互信互守一生,靠的真的不是戀愛時的衝動,而是後天夫妻情感培養與現實條件的平衡。

TD4 wrote:
這個收入與財產的狀況可以先由介紹人過濾,也可以等等再查清楚


所以才說樓主那個長輩媒人有過失,要介紹男女雙方也不事先打聽清楚客觀條件,工作收入沒有先溝通,連男方都沒有清楚告知那是正式相親。
不曉得可不可以問她接不接受婚前性行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