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製造 wrote:
簡單敘述一下情況男方...(恕刪)
覺得很在意,要先和男友協議好。
男友和他爸媽有要準備,再結婚。
不然有怨念,累積太久對身體婚姻不好 。
往好處想,男方沒準備,女方也不用準備禮俗打平。
真要責怪,只能怪自己沒有看清楚。或者男友和自己經濟能力不足。卻結婚面臨有小孩。沒有期望的居所。而只能期望有男方家長準備或女方家長準備。
這樣是不切實際的操作或幻想。
畢竟要如理想的那樣的長輩要幾分好運氣才會遇到。或者上輩子有燒香遇到這種好事。
然後我是覺得孩子是父母的,不是長輩的。姓氏是看在和老公的感情情分上溝通決定。不是看在長輩的情分決定。
感情的經營和孩子的責任在於夫妻之間。
至於孝順公婆或者老公孝順女方的爸媽,覺得是念在夫妻之間的情分夠不夠深。
夠深夠好,不會因為對方的父母沒贊助沒有給錢就不想孝順或理會他們。
會念在夫妻情分的好,互相協助支援孝順。
我想你老公可能沒有給樓主水水理想想要的婚姻生活,或生活相處協調。才會對長輩有很深的埋怨。
工仔人 wrote:
妙了,如果認為男方需要做準備,那女方要不要做準備?男女方家長該做什麼準備?
你以為你看過的婚禮,全程費用都是女方出? 你才是妙了
提醒你娶媳婦時先把這點告知對方家長
再把對方反應PO上來分享
工仔人 wrote:
男方家長講的沒錯呀,都已經成年了,生活自己負責;至於為何之後要夫妻搬到夫家住,講白了就是夫妻經濟能力,還需要家長的幫忙
原因完全錯誤,老公一人工作,老婆全職顧孩子,男方家長完全沒有要幫忙的意思
只是想看孫子。
工仔人 wrote:
看原po文讓我的感覺是:對,夫妻經濟能力不足,而且需要家長的資助,但是要的是家長把錢拿出來讓我們夫妻去外面住;真要說幫忙,女方家長做了什麼?不也跟當初男方家長的想法一樣嗎?”阿沒能力就搬回家裡當啃老族吧!”,只不過原PO中的女方選擇在原生家庭當啃老族而已;說自助餐的話,典型就是這種的:生小孩跟你姓,所以你要負責,不然改過來怎樣?搬到夫家原生家庭住,小孩子改成太太的姓,如何?再不然這樣嘛,再生一個,一個跟爸姓一個跟媽姓,夫妻兩個共同負擔生活所需一人一半,而不是看誰收入多就出得多,願意嗎?
看PO文是要看懂,不是憑感覺
目前提要求,要改變現狀的是男方家長,夫妻倆人都沒有動機和意願去改變現狀
而且生小孩跟夫家性,本來就是建立在夫家負責的傳統前提下
若是不懂這一點,建議不要娶媳婦,因為現實中真的會被人砲,傳得很難聽
另外夫妻倆本來就打算小孩一人跟著一個姓,男女平等
對這點有意見的也是男方家長
工仔人 wrote:
被炮成這樣討不到拍,應該本文會射後不理之後沉了吧
擺明被砲的是男方家長啊,沒看到一堆人都說不需理會搬回夫家的要求?
寫實製造 wrote:
簡單敘述一下情況 男方33,女方28歲結婚 雙方原生家庭皆小康
當事人雙方決定先登記,習俗禮數打算再商量怎麼處理
但是事後男方家長完全沒有打算做任何動作
這個所謂沒有打算,就是真的沒有任何動作,一切跟過往一樣
沒有聘金、沒有餅錢、沒有要拿錢辦喜宴、沒有預算重新裝潢、更不用說新屋
一切都沒有 這些費用不花,但是婚後也不打算將這預算拿來協助小倆口
總而言之,事前事後完全是0
這過程當中
男方家長對兒子表示:
「孩子已經成年,一切費用 該由兒子和媳婦兩人平攤 所以不打算有任何動作」
對女方家長表示:
「現代很多新婚夫婦也都只是登記而已,不想走傳統禮俗,我們尊重他們」
夫妻倆共同認為:
「若是家長完全不協助,自己寧可將僅有的存款留下生活育兒,而不用浪費在儀式上給外人賺」
但女方個人對男方家長感到很不滿意,認為既然在有餘力的情況下
完全不打算出任何資源,卻想撿個現成長輩作 婚後也不想依照男方家長意願住進男方家
先生由於自家父母在過程中完全置身事外,自知沒有立場要求女方聽從自己家長
因此表示尊重女方意見
請問現在社會風俗,男方家長在結婚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已經很普遍了嗎?
想了解一下
這邊經濟能力在小康範圍的大家,若是身為男方家長,有人也打算完全不準備的嗎?
補充說明:
女方沒有任何要求,更別說想要房子 會有意見是因為在上述前提下,剛生了寶寶
現階段在女方家住的好好 男方家長卻提出要求,認為既然嫁過來了
女方就該帶孫一起搬入男方家
補充說明2:
有些人似乎搞錯重點了 一直糾結在家長應不應該準備這個點上
今天女方能夠接受男方家長不作為的條件是
後續也不希望男方家長以夫家自居做任何主張 一切小倆口自己決定就好
根本不滿意的點,在於男方家長要付錢的禮俗上不照傳統走
卻還是用傳統觀念要求女方,認為女方是嫁過來的,就應該如何如何
要付出時,把傳統放一邊 要求時,又把傳統搬出來
現在沒錢又想享受傳統的人變多了嗎?
回文的就一堆出錢時沒能力出錢,美其名說自己不需要出,年輕人婚後該自己負責
但是又要求女方生活以夫家為主、生孩子從夫姓 這不就是你說的享受傳統?
說穿了不就是占人便宜的魯蛇父母不是嗎? 哈哈
...(恕刪)
說說我自身經驗
我先生出社會後,就沒再跟家裡拿過一毛錢,
因為他認為父母撫養他長大,供給他讀書到出社會,就已經足夠了。
結婚花費都是用他自己之前工作的存款,
婚後我們先租房子,存到頭期款後,再貸款買房子,
每每存到一點錢,就趕快拿去部份清償房貸。
(出嫁時,父母有給一些現金當嫁妝,也被我拿去清償房貸了。
我沒先生那麼有志氣...
 )
)結婚、買房、生子,一路就靠我們夫妻俩自己努力。
這種過程其實真的很棒,日子過的心安理得、很有成就感。
(不知道等著啃老的魯蛇年輕人,能不能體會就是了。)
先生說孩子若要從母姓,他也可以接受,
但我不想手足之間不同姓,把家庭搞那麼複雜,
(其實是我還想要回婆家啊...(大誤)
 )
 )生孩子沒什麼了不起的,那不過是上天賦予女性的本能而已。
當然婆媳問題千古難解,但先生中間三明治的角色扮演的很好。
我今天能有一個好先生、幸福的家庭,
要感謝、歸功我公婆辛苦的教養,
思及這一點,就應該對長輩心存敬意。
樓主愛著另一半,卻恨著他的父母,叫先生情何以堪。
一個好老公難道比不上千萬台幣嗎?
若樓主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



寫實製造 wrote:
這過程當中
男方家長對兒子表示:
「孩子已經成年,一切費用
該由兒子和媳婦兩人平攤
所以不打算有任何動作」
對女方家長表示:
「現代很多新婚夫婦也都只是登記而已,不想走傳統禮俗,我們尊重他們」
夫妻倆共同認為:
「若是家長完全不協助,自己寧可將僅有的存款留下生活育兒,而不用浪費在儀式上給外人賺」
但女方個人對男方家長感到很不滿意,認為既然在有餘力的情況下
完全不打算出任何資源,卻想撿個現成長輩作...(恕刪)
不想跟公婆住就找個藉口推掉就好了..(這是個人選擇..無關對錯)...
多的是家長出錢出力...媳婦一樣吵著要自己搬出去住(再說一次這是個人選擇..無關對錯 )
但是其實不必牽拖是因為男方家長沒有準備結婚的緣故...如此反而只會模糊點
話說妳老公都已經33歲好歹出社會也將近十年了
連結婚娶妻還要回家跟父母伸手要求贊助?
況且連你自己都說了:[若是家長完全不協助,自己寧可將僅有的存款留下生活育兒,而不用浪費在儀式上給外人賺]那男方的父母如果也跟您一樣的想法..又何錯之有?
難道你們夫妻倆的錢才是錢...男方父母的錢就不是錢?可以隨便花
你都說了 雙方都是小康家庭...男方父母把兒子養這麼大了
總要留點老本準備以後的退休生活
妳老公都33歲了..公婆大概也接近六十歲介乎退休年齡了吧
難不成要把老本拿出來辦隆重的婚禮 買新房 然後以後跟兒子媳婦伸手要孝親費?
到時候再被媳婦po上來酸一下..公婆不懂理財只會伸手要孝親費壓榨年輕夫妻?
長輩之所以尊重.是因為你對另一半愛的延伸一種愛屋及烏的行為.感謝他對您老公的栽培與疼愛
而不是在於他在這個結婚的過程中出了多少錢
個人認為 年輕人本來就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跟負責
如果長輩手頭寬裕願意贊助 那恭喜您
但如果不是..那就請自己衡量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人家爸媽真的也沒欠你甚麼?
你要住哪?小孩跟誰姓?你們夫妻兩個自己喬好就可以了..你們開心就好
對了..如果您生的是男孩...那就請您老公多多加油 多存點錢喔
免得三十年後又被媳婦po上來說成是魯蛇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