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小孩的生活才是王道


aynuhc wrote:
其實L大不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非常討厭小孩
既然討厭,又有另一半的支持
那幹嘛要生?


你們倆個都住曼谷,搞不好現實生活中是熟人

fluka wrote:
省了養小孩的費用,留...(恕刪)


因為你習慣給自己過比較好的生活
所以你不可能存得比較多,八成還是一樣是月光族..
還有退休金 ?? 想太多了吧

fluka wrote:
省了養小孩的費用,留下來給自己過比較好的生活...(恕刪)


你確定每個人都要這樣做才能過比較好的生活?
樓主講了對一半!
年輕的時候,確實是這樣。一個小孩一年要花多少錢?更別說一個以上了。
有一年,單單幼兒園開個學,我拿錢去繳兩個孩子的註冊費、學費、第一個月的月費,剛好一個沒孩子老友看到,他細看數字大吃一驚,說到:我的天啊,這要一般上班族是要怎麼繳這些錢?就算大了上公立小學,學費是不高,但安親班、才藝班呢?更別說吃喝拉撒出遊買玩具看展覽聽音樂會,"樓溝搜溝"的這一大票錢了。況且,中間所有的內容都不會以成人為主,通通是以小孩為圓心。換句話說,你想看的電影會被他們想看的動畫片取代掉,你想跑的藝術、古物、汽車....等展覽會變成帶他們去看恐龍、無嘴貓、充滿色素的糖果跟一堆不知所云的展覽取代掉,你想去哪個國家看古蹟、逛時尚、吃美食也會變成去迪士尼、去看海豚、去其他遊樂園。這,也不是只有金錢被取代,更慘的是忙得快死了,好不容易喬出假來,要去的都是"別人"想去、"別人"想玩的。自己的時間(當然包含青春歲月),就這樣沒了。
那更別說,一旦沒教好,你還會氣心滷命、幾近中風,並且擔心什勞子三歲看百歲,未來自己會不會被SNG車包圍,成了網友口中那種講出「他平常很乖一定是被朋友帶壞」鬼話的父母。
如果沒有孩子,我的房子會更大,車子必然也可以上01來開箱讓大家流口水,更別說想要甚麼玩具就買甚麼玩具了。可是偏偏我有,還有兩個。
是啊,磨掉了我多少的生命、時間、金錢,生活品質更別提了。到今天我都很怨嘆。
但是,我一開始就說了,這是一半。
自然的規律就是不會讓你只有付出沒有收穫!對我而言,孩子最重要的億意是透過他們,看到自己。
有孩子後,我最受震撼的,不是這些成本面,而是當有人當著我的面講出他們很像我時!你要知道,我們雖然會說孩子跟父母親好像同一個模子翻出來的,但孩子小的時候,其實絕對不可能像到這個程度,有的話也是極度的少數。可是,為什麼有人會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動作、舉止透露出了個性!
一開始朋友、同事這麼說時,我其實無感。可是當我發現他們表面說外貌像,事實上是因為孩子反射了我們日常的行為,而這些行為、習慣甚至我們自己都未必注意到時,哈哈,那真是糗了。而透過這些,我更了解到,很多時候你一生認為無解的問題、認為不是問題的問題,事實上都會透過遺傳也好、模仿也罷,讓孩子如DVD般精確地重播,要知道他們可是藍光等級的載體!如此一來,很多問題都有了答案與反省。
透過孩子,你會有重生的機會,你能夠讓自己生命的下半場或下三分之二場有翻本的可能。因為,當你厭惡他們的行為時,當他們被說很像你時,你很可能就找到自己生命中卡關的問題所在。只要你心平靜氣地去面對。
當然,孩子不盡然都邪惡,大多數時他們真的非常純真與可愛。當你天天在職場上拼死拼活,聽講一大堆屁話時,童言童語真的會讓這些負面的能量消失掉。當你為了生存得爾虞我詐,幹一堆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作的事時,他們的天真頑皮會讓你相信人性還有美好的希望。
缺了這一些,我相信人在住豪宅開名車跟漂亮(或英俊)到不行的對象上床時,空虛、寂寞、那種不著邊際的百無聊賴都會突然地冒出來。而這,不是單單靠物質就可以平復的。
當然,養兒不會防老,也別太夢想他們會照顧你。因為這世界變太快,當我們真老了,環境是啥德行?誰都不知道。那還要求個甚麼?但養自己兒都不會防老了,樓主妄想別人養兒讓你防老,那真是見笑了!
等政府宣布財政崩毀時,老掉的樓主恐怕還是自己的積糧可靠些。但那時要找個人罵個兩句解解氣,可能也只能在路上邊凸拐杖邊跟空氣碎碎念了。但有孩子的我,maybe還有個希望可以玩玩孫子啊!
愛,要有自私的成分;所謂無私的愛,其實是絕對自私的佔有。
不生小孩都想要多存底錢
等你五六十歲時 在來思考這問題時 應該也是為時已晚

但好好訓練你得外傭 或找好安養院 不要把你得財產給吞了!
我以前想法跟樓主滿接近的,不生小孩的確省下很多花費,夫妻兩人怎樣都餓不死,但相對的賺錢的動力會少很多。
有小孩生養的壓力下,一定會促使你想盡辦法去增加財富,未嘗不是好事。

vitamix wrote:
樓主講了對一半!年輕...(恕刪)


完全同意!
什麼叫用別人養的小孩防老才是王道 不太懂 求解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們倆個都住曼谷,搞不好現實生活中是熟人
我們倆都不住曼谷
現實生活中熟到不能再熟了


vitamix wrote:
自然的規律就是不會讓你只有付出沒有收穫!對我而言,孩子最重要的億意是透過他們,看到自己。
有孩子後,我最受震撼的,不是這些成本面,而是當有人當著我的面講出他們很像我時!你要知道,我們雖然會說孩子跟父母親好像同一個模子翻出來的,但孩子小的時候,其實絕對不可能像到這個程度,有的話也是極度的少數。可是,為什麼有人會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動作、舉止透露出了個性!
一開始朋友、同事這麼說時,我其實無感。可是當我發現他們表面說外貌像,事實上是因為孩子反射了我們日常的行為,而這些行為、習慣甚至我們自己都未必注意到時,哈哈,那真是糗了。而透過這些,我更了解到,很多時候你一生認為無解的問題、認為不是問題的問題,事實上都會透過遺傳也好、模仿也罷,讓孩子如DVD般精確地重播,要知道他們可是藍光等級的載體!如此一來,很多問題都有了答案與反省。
透過孩子,你會有重生的機會,你能夠讓自己生命的下半場或下三分之二場有翻本的可能。因為,當你厭惡他們的行為時,當他們被說很像你時,你很可能就找到自己生命中卡關的問題所在。只要你心平靜氣地去面對。
當然,孩子不盡然都邪惡,大多數時他們真的非常純真與可愛。當你天天在職場上拼死拼活,聽講一大堆屁話時,童言童語真的會讓這些負面的能量消失掉。當你為了生存得爾虞我詐,幹一堆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作的事時,他們的天真頑皮會讓你相信人性還有美好的希望。
缺了這一些,我相信人在住豪宅開名車跟漂亮(或英俊)到不行的對象上床時,空虛、寂寞、那種不著邊際的百無聊賴都會突然地冒出來。而這,不是單單靠物質就可以平復的。
在下反倒希望小孩真的像我,在下求知慾極強也喜歡挑戰,自己有時間能做好的事,就算是勞力也親力親為當運動(偏偏小孩像的只有長相跟聰明)
因為身處的環境不同,當在下聽到小孩的童言童語時
反而處處回想到當年在台灣職場上的總總,為了生存得在爾虞我詐的環境裏...
希望小孩永遠都不需面對

聽到小孩說,希望可以永遠不要去上學(國際學校的教學系統很豐富,去學校讀書像在玩遊戲,這樣還是不滿足)
問他現在不上學,將來長大哪有知識與技能,找工作養活自己?(天性懶惰不會想靠勞力賺錢)
回答妳,所以希望在下最好能養他一輩子
(說歸說,知道在下極有可能養到他18歲就不管,所以還是很認命的乖乖讀書盡他本分,識時務的善用他現在能取得的資源,去培養自己的知識與技能)


coldeye111 wrote:
有小孩生養的壓力下,一定會促使你想盡辦法去增加財富,未嘗不是好事。
每個人的想法觀念不同
在下反倒因為討厭小孩,認為將來老了只能靠自己
不想以後因為任何原因,得在路邊賣口香糖
所以年輕時努力的增加財富
即使是現在,還是不會放過機會,沒花掉的現金,夠了就去買房

vitamix wrote:
安親班、才藝班呢?更別說吃喝拉撒出遊買玩具看展覽聽音樂會,"樓溝搜溝"的這一大票錢了。況且,中間所有的內容都不會以成人為主,通通是以小孩為圓心。換句話說,你想看的電影會被他們想看的動畫片取代掉,你想跑的藝術、古物、汽車....等展覽會變成帶他們去看恐龍、無嘴貓、充滿色素的糖果跟一堆不知所云的展覽取代掉,你想去哪個國家看古蹟、逛時尚、吃美食也會變成去迪士尼、去看海豚、去其他遊樂園。這,也不是只有金錢被取代,更慘的是忙得快死了,好不容易喬出假來,要去的都是"別人"想去、"別人"想玩的。自己的時間(當然包含青春歲月),就這樣沒了。


哪會,我最自私了,我小時候沒有的他們就別想有,所以花不多

我小時候就是跟著大人走,看大人想看的,長大也沒落後大家太多,所以這種教育方式應該不算太差啦。
vitamix wrote:
童言童語真的會讓這些負面的能量消失掉。


這是最開心的部分,不過小孩子蠻奸詐的,看到他們避重就輕察言觀色的樣子,我就不相信人性本善

aynuhc wrote:
在下反倒希望小孩真的像我,在下求知慾極強也喜歡挑戰,自己有時間能做好的事,就算是勞力也親力親為當運動(偏偏小孩像的只有長相跟聰明)


人美真好

好擔心我的孩子喔,又醜又笨,和我一個樣

我又懶又畏苦怕難,整天想投機取巧,萬一孩子長大跟我一樣怎麼辦啊啊啊啊啊啊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