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金與嫁妝是完全沒必要存在的陋習

frank111 wrote:
別忘了年輕人也是會變老的,
現在思想前衛的年輕人等時間一到還是會變成食古不化的老頭,
就像樓主一樣,還沒結婚前,說聘金與嫁妝這一些都是陋習,
等結完婚,真正碰到問題的時候就會知道有些習俗還是有他的道理在...(恕刪)


變成食古不化的老頭,<--對我來說真可怕,我會勉勵自己心態永遠保持年輕的。


說聘金與嫁妝這一些都是陋習,
等結完婚,真正碰到問題的時候就會知道有些習俗還是有他的道理在 <----我想聘金和嫁妝的問題都是在結婚前比較麻煩,不是結完婚吧,另外可否請教一下"碰到問題"是哪些問題?...


就是愛兔崽 wrote:
但是如果你爸媽也希望走後有人供奉,
你也能如此堅決的說在心裡懷念才是最重要的嗎?
...(恕刪)

當然是
如果是她們希望有這個儀式

我只是說明自己的想法
但無力改變其他人的希望

就是愛兔崽 wrote:
想要請教一下你家的宗教信仰是比較傳統的還是基督教還是無神論者?
...(恕刪)


無神論者...




ncc3001 wrote:
結婚所有零零總總的費...(恕刪)



那第一個最不需要的就是拜拜啦!
我用600D寫日記

walakaho wrote:
那第一個最不需要的就...(恕刪)

哈哈~你還真敢講
先祖把拜拜跟孝順綁在一起了
這算不算是陋習呢?
免責聲明:我是開玩笑的,別認真。
那是習俗,要不要遵守是看每個人自己本身,通常都會依循禮俗來走感覺比較對味,就像
牛肉麵是不是一定得用粗麵或細麵法律也不會去規定,所以有人點細麵有人點粗麵,這
自己主觀去喬就可以了,我倒是覺得婚紗與餐廳費用可以由雙方分擔,然後都找頂級水準
的店家,這樣不是更好嗎?婚後買台車,本來買國產車,兩人平均分擔,可以買台雙B,這樣
也不錯啊!



只要你夠有錢..不小氣...就不會是陋習



說到底還是男人本身的能力問題

樓主,你眼中的陋習是長久以來的歷史社會型塑而成的思想,要改變並不容易.
說到底還是供需問題,華人社會長久以來的重男輕女,造成男女比例失衡,
女方奇貨可居自然有喊價的空間.

要改變這樣的行為模式,就必須要改變社會環境,男女數量比例,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台灣男性一半以上都變成像我這樣寧願打電動看漫畫也不願意娶老婆的阿宅,
或者是台海戰爭爆發男人一半都戰死,
到時候恐怕就是女方家長們捧著房子車子嫁妝哭著求你娶他們家女兒了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沒付到聘金、也沒有收到嫁妝,直接公證。
只有喜宴時女方長輩的託付與祝福。
只拿自己親友的禮金,長輩們親友給的就給長輩去分。
一切順遂、相安無事。
反倒是事後為了某一小部分迂腐的少數人,我們還要想法子另外去生喜餅來送...
就我遇到的迂腐份子,都是軍公教身分...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破費阿 wrote:
當然是
如果是她們希望有這個儀式

我只是說明自己的想法
但無力改變其他人的希望


因為會先請教宗教信仰,
是因為這會導致不同的觀念和作法,

先前你會覺得年輕人清明掃墓大都是被迫的,
與其定期掃墓倒不如真心在心中緬懷來的實際,
但是如果父母希望有這個儀式,
你又會依照他們的想法,
我個人是認為,
掃墓,又何嘗不是為了一圓長輩逝者們的想法呢?

或許越來越多人會覺得掃墓是個傳統的習俗,
幾乎流於形式,
但是卻又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
就是因為想到父母祖先之恩吧!
edward3019 wrote:
聘金是感謝對方將女兒養大而送給對方的零花錢.....(恕刪)


就是因為太多台灣人, 中國人心存這種想法, 所以普遍性的重男輕女.

女兒養大後送給男方, 是這樣嗎? 只想生兒子, 而生女兒就是賠錢貨?

拜中華文化陋習所賜, 男女比率大大失衡.



如同樓主所言, 組織家庭必須是男女雙方共同一起承擔 (這是當今文明的普遍觀念價值)

而那種認為結婚是把女方送給男方的古早觀念, 已不適用於當前時空背景.

都民國一百年了, 不從這一代開始力求改變, 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C'est la vie
結婚前女方家長難搞
結婚後男方家長難搞
挑一樣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