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慶樺 wrote:
並不是說清楚講明白愛情就會少有磨難吧..
碰到了就是碰到了 有說沒說生活久了自然都知道(恕刪)
這段話真好
,不只是愛情,親情與友情也一樣,很少沒有磨難的。講簡單一點,單身的時候與父母親相處,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父母親常常說清楚講明白,孩子還是會犯錯或剛好踩到地雷,那這時父母親該怎辦?把孩子丟掉嗎?
或許有人會說,親情友情跟愛情不同。但實際想想,生活這麼多年了,難道每每遇到與自己原則相衝突或者被踩地雷了,都無法忍讓或者退一步嗎?
即便是說明白講清楚,當事情發生的時候,就是發生了。差別只在於願不願意給機會或者多包容一些。
我想,每位來看此棟樓的樓友都知道樓主這篇文章的表達意思在於「只要事先溝通好,雙方達到共識,交往將會減少許多衝突與爭執,也減少不和諧與互相鬥氣的情形」。
會有人覺得樓主不像交往,是因為「並不是所有事情事先溝通即可避免,當事情依然發生的時候,就只有謝謝再見不聯絡這答案了嗎?那這樣還是愛?還算是交往嗎?不能多點協調空間與溝通餘地嗎?就只能照著如此制式的規則走?只因為事先說明了也答應了?」畢竟談過感情的多少都懂,有了感覺與愛之後並不容易完全照著原定計畫與規則,說分就分、說斷就斷。
假設樓主今天的說清楚講明白是類似「不菸不酒不賭不毒不嫖」等不良嗜好絕不接受、超級不愛乾淨不能接受等這些,或許多數人會覺得「講清楚說明白很好,總比沒說或不溝通來得好」。但今天樓主開宗明義第一條就是:不婚主義,前三任提到結婚就分手了,這難免讓人覺得「毫無溝通餘地,規則都是你訂就好啦,將來要是從不婚變成想結婚就是Out」!
確實,樓主都有請對方想好之後在決定交往,但是對方在愛與感覺之下,實在很難一條條想到徹底才答覆是否願意,因為一切都是說不定的,尤其是結婚大事。或許當下答應的時候能夠做到,但是隨著時間沉澱與成熟,經歷過社會之後,想法與觀感會與那時候的當下有所不同,很難維持多年完全不變又如一。
專情如一將會多了些責任,並非只是單純的專一;對伴侶的感情會從熱戀期進入冷靜與成熟期,從不同角度與觀感來欣賞伴侶;伴侶的缺點會從一點變成多點與優點產生平衡拉扯,愛會變得更不一樣,可能又混了些親情與友情等等感覺;雙方從原本的你儂我儂,變成互相獨立自主、成長與扶持,不太可能什麼都始終不變。
如同交往會進入婚姻,組成家庭;兩人世界開始有了雙方親友參與,往後更多了小孩分享愛。
事先講清楚固然是好事,但也得想想:假設未來男友想結婚了,您是否得繼續堅持不婚?即使雙方相愛,他如此優秀、無不良嗜好等不好品德,又未來可能再也無法遇到如此好又合適的伴侶,也得因事先講好而只有放棄、分手一途?愛真的能如此理性放開且完全照規則運行?
以上問題,樓主可以好好想,「當您可以始終如一保持那些條件時,對方是否經過多年也能如此?如果對方會有所改變的話,您該怎麼面對?」
感情無對錯與固定形式之分,但要記住: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見得家人、朋友與愛人,身邊許多人都得必須做到。在要求別人的同時,請記得對方不是您,無法完全一模一樣,站在自己立場之外,也要試著站在他人立場。
PS.太誇張之行為(劈腿、包小三等)與不良嗜好之人,不列入考慮與討論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