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君子 wrote:
做個簡單的統計:
1. 女生(不管台灣還是住過歐美的)==> 全部反對
2. 台灣的男生 ==> 反對
3. 住過歐美的男生==> 基本上不認為不可能, 但計畫可以調整
蠻有趣的.
其實這也沒什麼奇怪,因為第3類人有"實際經驗",所以認為只需調整。而第1.2類人知道男主角不屬於第3類人,所以囉~~

六藝君子 wrote:
做個簡單的統計:
1. 女生(不管台灣還是住過歐美的)==> 全部反對
2. 台灣的男生 ==> 反對
3. 住過歐美的男生==> 基本上不認為不可能, 但計畫可以調整
蠻有趣的.
budinx wrote:
一點都不有趣吧。為了理想勇往直前固然值得讚許,但是也沒必要在顯而易見的地方跌個狗吃屎啊。我們應該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站在巨人的腳指頭前面吧?
隔行如隔山這道理以您自稱老朽來看不應該不懂才是。"但計畫可以調整" 這句話本身就有太多解釋的空間。以小的搞軟體為例,面對客戶各種千奇百怪的需求,以下兩種情境都不斷的發生:
1.客戶覺得如果要追加某個功能,可能預算要倍增或者時程要大幅拉長,結果我跟他說不用擔心在預算內我殺必死給你,對方一方面覺得不可思議,一方面又感動到快哭出來了。
2.客戶覺得如果要追加某個功能,應該是小菜一碟,不明白為何我說這個可能得要動搖國本大改,不斷的質疑,經過充分說明解說既有系統架構 (基本上是前人的遺毒) 後,客戶也充分理解為何這看似簡單的改動會牽一髮動全身。
#1 可能跟樓主的案例比較像,可是小的之所以能掛保證是因為小的對軟體開發還算略有涉獵,加減知道一些取巧的辦法可以事半功倍,才能達成乍看之下好像魔術其實說穿了不值一提的成果。但是對一般人而言從常識去判斷 #1 的案例在不增加預算或延長時程的前提下能成功的機率不高是很合理的。
回到主題,樓主男友的朋友裡面如果沒有 "3. 住過歐美的男生" 可以充當顧問,而且樓主男友本身又沒有這種自覺趕緊去找幾個這種朋友的話,真的是洗洗睡比較好。
講句比較刺耳的,假設家裡你的直系血親有人跌倒受傷開放性骨折,然後有素人親戚 (無醫學背景) 自告奮勇說可以動手術 (假設台灣允許這種無執照醫療,就像米國跟加拿大不會因為你沒有提交計畫就不讓你開車到黃刀鎮),然後你做個簡單統計:
1. 女生(不管有念醫學還是沒念醫學的)==> 全部反對
2. 沒念過醫學的男生 ==> 反對
3. 念過醫學的男生==> 基本上不認為不可能, 但計畫可以調整
你會讓這位親戚開刀動手術,還是送血親上醫院找醫生開刀呢?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