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imf wrote:
是嗎?
那請問我如果我住在南部,如何每天早上吃到道地的燒餅油條早餐?
如何能吃到道地的四川菜,潮州菜,北京菜和上海菜
如何能在下大雨的假日,有著四通八達的地下街網以及不用淋到雨就可以四處逛街的捷運網
如何能完全不用台語就可以跟任何人溝通?(無歧視台語之意,但我確實不會講)
如何能有完善的公車系統,只花15元幾乎可以到市內任何地方?(雖然我不長坐,但國中時還是靠了公車不少忙)
更重要的,上班地點如何位在自家20km以內而且薪水遠高於南部(內科,南港,五股園區...etc)
有趣的是,為什麼高雄就算是建了一堆高樓一堆硬體建設
卻讓我感覺沒有一點人文氣息,因為高樓旁的小店還是那些東西,還是那種氛圍
為什麼高雄沒有地方能夠讓我感受到台北東區靜巷內的悠閒與驚奇,傳統與新意的完美交織
東京和台北市兩個不一樣的城市
有地方相像,也有地方不同
應該說,東京比台北包含了更多更多元的文化與元素,因為她更大有更多的住民
台北小了些,但走的路線還不錯
但老實說,台灣真的有出了北部和台中就有到了化外之鄉的感覺
這點我在日本的鄉下都還不會這麼覺得...(恕刪)
那請問我如果我住在南部,如何每天早上吃到道地的燒餅油條早餐?
什麼叫道地? 在台灣吃就不道地了....
如何能吃到道地的四川菜,潮州菜,北京菜和上海菜
去北京吃、去上海吃....等,這才叫道地...瞭嗎?
如何能在下大雨的假日,有著四通八達的地下街網以及不用淋到雨就可以四處逛街的捷運網
這種宅男行程我沒啥興趣..

如何能完全不用台語就可以跟任何人溝通?(無歧視台語之意,但我確實不會講)
沒人是完美的,不會講台語不是你的錯,別怪老天爺讓你生錯地方~
如何能有完善的公車系統,只花15元幾乎可以到市內任何地方?(雖然我不長坐,但國中時還是靠了公車不少忙)
你可以用走的,一毛錢都不用花
更重要的,上班地點如何位在自家20km以內而且薪水遠高於南部(內科,南港,五股園區...etc)
自己當老闆~
有趣的是,為什麼高雄就算是建了一堆高樓一堆硬體建設
卻讓我感覺沒有一點人文氣息,因為高樓旁的小店還是那些東西,還是那種氛圍
人文氣息是有的,只不過不懂得用心去感受的人體會不到。
為什麼高雄沒有地方能夠讓我感受到台北東區靜巷內的悠閒與驚奇,傳統與新意的完美交織
噗~ 我笑了~ 為賦新詞強說愁嗎?



gkgk543 wrote:
要吃道地的燒餅油條,
南部到處都有,(絕對不是甚麼永和豆漿)!
各家鄉菜,
內行的也知道哪裡可以吃的到,
靠近眷村附近就很多家!
至於捷運嗎?
很抱歉,
南部人家家幾乎都有汽車,
(我家共有四台汽車)
要去哪很方便,
要停車也很方便,
絕對不需要還要跟人去擠捷運/公車!
至於工作,
我碩士班的同學有在內湖科學園區,南港園區的,
薪水都沒有比我在南科領得多阿!
高師大附近不少有人文氣息的店家阿!
你沒感受到高雄的悠閒與驚奇,
是你沒真正的好好走一趟,
光是走馬看花就說高雄不好,
讓我這高雄人很難接受!
多看看世界再說話吧,
言論不需要這麼偏頗/狹隘吧!
PS.我念碩士班時,
生活環境區域在石牌/士林/天母,
這區域也有很多地雷餐廳阿,
但我絕對不會說台北的東西很難吃....,...(恕刪)
永和豆漿是 發源地 這是不可能去改變的事實! 至於捷運那也沒辦法 台北的車就是這麼多 高雄的車會有比台北多嗎?在台北如果是自己開車去與別人吃飯 從出門開始算一直到找好停車位 搞不好 別人都已經吃完飯了!
因為真的開不動 台北需要捷運是因為 車真的太多了 至於高雄那一個 也不用講太多!光看運量 應該不用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