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修民法972嗎?

s460731 wrote:
真的很懷疑很懷疑, 過了三四十年, 自己兒子長大了, 那天帶了一個壯漢跟你介紹說 "爸, 這是我老公, 我想跟他結婚", 日後你兒子都要被凸 PiPi , 有幾個老爸忍受得了~~~~~(^_^;;

想遠一點, 想深一些, 法律的影響常常會延伸到數十年後, 到時才悔不當初就晚囉...........


對啊,到時候你兒子長大了, 帶了一個壯漢跟你介紹說"爸, 這是我男友, 我想跟他結婚但是法律不准所以只能同居, 日後你兒子都要被凸 PiPi", 你想必就會高興的多。

最好把你今日這些話留下來,十分之一的機率可派上用場說:"兒子啊,老爸就是當年堅持反對給予你同等權益的一份子說,感謝我吧!"
修法沒意見,我同意。


強姦犯:我跟五歲的小孩做愛,他(她)沒說不;所以這不叫強姦。

-------------*-------------*----------------

被領養的小孩:啥是同性戀?




我沒歧視,但小孩的選擇權利呢?就算可選擇,也不知道用吧。
敗家是天性
你們這些人都不唸書嗎?

醫學界對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目前是認為有幾個特點

出生就決定了,後天無法改變。
兒時教育無法改變性向。
不可能傳染。
父母是哪種性向,小孩是哪種性向。兩者並無關聯。

不是我唬爛,以下連結自己去看。
=================================================================
我隨便翻一篇
http://www.apa.org/pi/lgbt/resources/parenting.aspx?item=1

美國心裡學會的資料,這篇是在研究同性戀養小孩,養的好不好?
我知道資料很多。你可以直接去點Conclusion那一頁。

結論就是,同性戀家長跟會不會教小孩這點,沒有明顯關聯。
同性戀家長,養出來的小孩是不是同性戀,也沒有明顯關聯。

家長同性戀,小孩異性戀。的確是有這種例子。
反過來的情況也有。

美國心裡學會在2004發表的聲明
http://www.apa.org/about/policy/parenting.aspx

On the contrary, results of research suggest that lesbian and gay parents are as likely as heterosexual parents to provide supportive and healthy environments for their children.
他們認為異性戀父母跟同性戀父母一樣好。
====================================================
再給你一個關鍵人名。
Robert Spitzer

這個傢伙超屌。
2001有發表過一篇研究,他長年輔導200個同性戀。然後他發現有少數同性戀的確可以改變。
論文如下:
https://www.stolaf.edu/people/huff/classes/Psych130F2010/LabDocuments/Spitzer.pdf

研究還蠻嚴謹的。

他說這200個對象,同性戀指數至少都有60%。
同性戀指數至少要下降10,才算治療成功。

超屌的地方在那裡?
他在2012發表聲明,全面推翻自己的研究。

他說當年那一票同性戀,一堆人在說謊。他們都謊稱自己變成異性戀。自己痊癒了。
之後他持續追蹤多年,才發覺那些人說謊。

Robert Spitzer全面大轉彎,他陸續發表聲明。
他認為同性戀後天要改變,超級困難。建議同性戀要接受自己是同性戀,快樂的活下去。
youtube影片在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IifMxPcRnI

========================================================
不過我知道你們不信啦!不管有多少證據拿出來,你們就是不信。

如果說今天有資料對同性戀不利。
你們就說「看吧!早叫你不要搞同性戀」

如果說今天有資料說同性戀跟異性戀一樣好。
你們就改口:「你的資料一定有問題」

有人說男同性戀愛滋比率比較高,所以要反。
那我反問,女同性戀愛滋比率最低,那女同性戀要不要開放?
(愛滋比率:男同 > 異性戀 > 女同)

就是不回答。

然後又回到原點。

「如果我家小孩被傳染怎麼辦?」
「你愛搞同性戀無所謂,但是不要影響我家小孩」
「同性戀那是父母沒教好,我家就沒有這個問題」
再次不解, 為什麼只要提到同志就會立馬想到同志的性生活/性行為
好像同志只需要靠著做愛就可以滿足一切生活所需
gear1228 wrote:
我沒歧視,但小孩的選擇權利呢?就算可選擇,也不知道用吧。


小孩的選擇權?所以你的小孩哪天可以主張跟你脫離親權,只因為他被有錢人歧視了,所以他有權利選擇去更有錢的家庭?然後你要跟你的小孩道歉,因為你們家不是首富?

gear1228 wrote:
我沒歧視,但小孩的選擇權利呢?就算可選擇,也不知道用吧。

那小孩選擇不要異性戀父母的權利呢?還是你指的是,選擇我幫你選好的項目的權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TJxnYgP6D8

Charlie881052 wrote:
所以奉勸各位
省點敲鍵盤的力氣
明天1130,我們上街曬太陽去


記得要去的是立法院修賢樓


婚姻平權 公民論壇「群賢樓前」不見不散

11/30 下午2點-4:30公民論壇原定自由廣場,改至「立法院群賢樓前」(台北市濟南路一段1號),請大家一起來為婚姻平權發聲!

--

活動時間:11/30〈六〉14:00~16:30。
活動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前(台北市濟南路一段1號)

參與「婚姻平權」排字活動,請填表單:http://ppt.cc/kXVB
〈需要很多人,請大家告訴大家,一起來完成這個創舉!〉
如果願意來參與當日排字活動,煩請留下姓名/綽號,以利統計人數,也請填答者當天務必出席謝謝!
若逢下雨,當日會為各位準備雨衣,請不用擔心:)

主辦單位: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徒步尋找愛的可能、性別不明關懷協會、兒少法29條研討會、熊學會...(持續增加中)
我只要想到,以後我小孩問我,
『同性戀如果有需求時,該怎麼滿足』這個問題,
我就很頭痛了。

健康教育課本我看要重編了,

教育部官員應該也很頭大。
以後的考卷會出現類似題目:
請問下列何者為正確答案:『1,男生娶女生,
2,男生娶男生,3,女生嫁女生,4,以上皆是』

同性婚姻所收養的小孩,長大後要尋根也很頭痛。
願意出養給同志的原生父母應該也很少吧!
這下子麻煩的是國內專辦收出養的機構,
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必竟同志是法律上合法的『夫妻』。

前面有網友舉的例子很好,
如果同志雙方家人可以接受婚姻,
就爽快的結婚吧!
我們大家會給予最誠摯的祝福。
不用等立法院立法搞得的大家雞飛狗跳。

立法院還有更多更重要的法案待審中。
白天醫人晚上醫車,真愜意的生活啊。

B0S5 wrote:
基礎統計學很屌?


還好,不過很實用,建議你去學學。
這樣就不會說出「因為我認識兩個人,所以我覺的幾千萬人都是如何如何﹍」這種話

https://taiwanfamily.com/?page_id=188

台灣守護家庭官方網站
台灣守護家庭官方網站-全民連手護家庭,百萬人連署正式啟動

台灣守護家庭首頁 加入連署 反對多元成家草案 反對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提案理由分析 相關文章與資源
活動時間:11/30(六)下午 2:00 進場(暖場節目開始),2:30 大會正式開始,預計 5:00 結束。
地點:凱達格蘭大道
為下一代幸福讚出來!
我要有爸爸有媽媽的家!
教孩子健康兩性,挺婚姻一男一女,把光明與溫暖留給下一代。
台灣是美麗的寶島,人們勤勞樸實,心地善良。我們共同創造了經濟奇蹟,度過了金融風暴。地震震不垮我們的彼此相愛的心,天災奪不去我們要互相幫助的愛。但曾幾何時,我們開始彼此傷害、互相憎恨。曾幾何時,我們的離婚率變成全亞洲第一高,生育率變成全世界最低,媽媽餵到孩子口裏的竟是毒澱粉和毒油。貪婪凌駕了一切,政黨間充滿了惡鬥。

Formosa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愛」應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家」該是我們嚮往的所在,「孩子」應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但曾幾何時,「性別平等教育」變成了「性解放教育」,國中小學性別平等教材出現「墮胎是一項合法、合理的選擇」、「男生和男生做愛」、「你們要如何做愛」、如何「製作口交膜」及「使用水性潤滑劑」等文字,「青春水漾」的影片進入國小,教孩子們尋找「性敏感帶」。曾幾何時,台灣愛滋感染比率,在亞洲四小龍中排名第一,是日本和韓國的 10 倍,感染者大部份是年輕人,愛滋病成為青少年十大死因。曾幾何時,性解放甚至主導了同志大遊行,高喊嗑藥、性虐待及性交易的權利。曾幾何時,同性戀者也成了性解放運動的受害者。

披著「自由與人權」外衣的性解放運動正在凌虐台灣的孩子,多數的家長變成了弱勢的一群,無力阻擋,「歧視」的指責好像千斤重的標籤壓得他們不敢發聲,這群人在法律中的「父」跟「母」身份用語也都將被改掉,還不會為自己發聲的孩子變成最可憐的受害者,法律中「男」跟「女」的兩性觀念都要被改「多元性別」,第三性、第四性等等的「多元性別」要把我們的孩子們帶去那裏?

孩子們渴望的是一個完整及穩定的家,是一個爸爸與一個媽媽的家,縱然我們曾經犯過錯,縱然我們曾經失去過,台灣所有的家庭,雙親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等等多樣的家庭要一起攜手努力,不分男女為下一代的幸福共同堅持,堅持對婚姻的承諾,讓一男一女的婚姻所自然生育下來的孩子,一代又一代的在這塊土地上傳承下去,把光明與溫暖留給下一代。

下一代幸福聯盟是沉默的大多數,是希望台灣更幸福的年輕人,下一代幸福聯盟是每天為家庭辛苦工作的父母們,下一代幸福聯盟是默默無聞的你和我,多數的弱勢決定勇敢的挑戰少數的強勢,要為台灣的孩子站出來,我們可能會經歷挫折,但我們永不放棄,為了下一代,也請您勇敢地和我們一同站出來,11 月 30 日,我們相約凱道見。

--下一代幸福聯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