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biefiy wrote:
很簡單睡夢中過世代表...(恕刪)


難得看到一偏這麼認真的回文

debbiefiy wrote:
很簡單睡夢中過世代表...(恕刪)


真的是好有心的回覆,

簡單又深層的說明,如同美女鄧醫師一樣厲害。
再給你的父親一段時間平復,我想現在的他一定覺得任何小事都很煩,至親走後會有一段無法接受且有種莫名怨天尤人的憤怒,做家人的只能靜靜地陪在他身邊,能自己解決的事就自己解決,多一些包容。

我的弟弟也為了照顧爸爸在人生最精華的35-40歲停下工作,我的父親有糖尿病,每天打胰島素,近兩年還失智,我也因此辦了留職停薪一起陪伴爸爸,直到最後還是辭了工作沒再回去上班,我和弟弟的生活就是繞著父親打轉,想的都是怎樣對他最好,要帶他去哪裡玩?去哪裡上課...

直到去年的12月父親過世了,他的人生很圓滿,辦了一場我們覺得最符合他個人風格的告別式,之後也帶著他老人家的骨灰回到了大陸他的家鄉和爺爺奶奶合葬,每個人都告訴我們好孝順,我爸爸有我們一定很幸福...

我相信你的父親一定也是這樣,在大家眼裡是孝子,除非是至愛否則沒有人能夠放下所有一切長期照顧一個人,你應該以有這樣的父親為榮,他值得讓你們尊敬他;但不能否認的是,他也脫離了這個社會,照顧一個病人的苦是無法對外人說的,尤其是照顧老人,他只會變差不會變好,跟帶小孩不一樣。

就如我和弟弟現在已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但每天都覺得心裡像空了一大塊,狀似正常卻人後掉淚,快一年了都很難走出喪親之痛,愈是親近愈難走出,可是心裡又要一直告訴自己一切都結束了要趕快跟上生活的腳步,但愈這樣反而讓自己更加煩躁,其實不是看別人不順眼,那些挑剔是對自己的不滿,一直活在悔恨裡,總想著如果當初再努力一點,我的父親就能再活久一點或快樂些...我想你的父親一定也是這樣。

要完全走出悲傷是不可能的,即使找更多的活動給自己,或塞更多的工作都無法填補心中的那份空洞,我只能告訴你,你的父親心中的痛是不會好了,但家人的態度很重要,有時小小的冷處理,不經意的體貼,其實他都會知道,此時家人也應該學著成長,不是看他閒下來了就可以拿生活中的小事煩他或唸他,急於要他參與什麼活動,其實他的心理根本沒準備好。

或許讓他找個清靜的地方過個幾天,是座廟也好,好好宣洩一下心中的悲痛,我想等他想通了就會知道該如何勇敢過日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