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電話來要找小朋友

剛好小朋友不在家

問了幾點會在家之後丟了句 "小朋友回家後 text me"

所以勒????

如果沒計畫, 孩子幾點回到家有差嗎?

有計畫不用先讓我知道嗎? 等下是不是又立刻要帶出門?

如果打算來帶出門, 卻不覺得需要先告訴我, 這樣有尊重我嗎?

這種跟別人互動, 喬行程的方式, 孩子不會看在眼裡嗎?

孩子跟著妳能學到會去考慮別人感受的人際互動嗎?

一直以來就是這樣不尊重我, 還只會說我沒尊重妳

出現這種情形時, 我才說一兩句 "這種方式不好" 就要被妳當作說教

事實上也沒錯啊, 妳就是沒規矩, 就是欠教訓啊

這種言行還一直要孩子跟妳住

跟妳生這孩子就夠錯了, 我還能一步錯步步錯嗎? 社會不夠亂嗎?
幹嘛這麼在意前妻做了什麼?
如果確定分手了.就該好好的向前看......
錯的觀念..及時跟小朋友導正就好...別太小看小朋友囉^^.....

pdh wrote:
市場上販售那麼多健康食品
網路上豐富的資訊隨便查就一堆
再搭配不管是醫師藥師都以不擋人財路為原則
現在要找個醫師藥師敢公開在媒體上大聲說 "沒必要吃些健康食品" 實在太難

很多人查到網路上說甚麼好甚麼有效的資訊就盡信了
能找到的負面資訊都是未經許可的, 吃了會洗腎之類的
經過許可的健康食品, 偏偏怎麼找都找不到另一面 "吃了不好" 的資訊

我的想法很簡單, 吃天然食物就好
人生不能像化學實驗可以改變條件重做一次
我說吃了也不能證明有幫助, 也許還有沒必要的負擔
結果立刻被反駁 "那些東西都是天然成分做的, 不會有負擔"
我說 "成分就算天然, 經過萃取濃縮, 比例不天然"
又立刻被反駁, 如果要吃到足夠的量, 那要吃多少東西?
如果再說, 奇怪了, 三四十年前也沒這些東西, 大家還不是都健康長大?
繼續被反駁 "補充足夠發育會更好"

.... 反正伶牙俐齒的無敵就對了
長期下來溝通無效, 放生!

別說這種問題要在婚前搞清楚啊
很多事情事到臨頭總有一番說詞
我只希望讓小朋友自然長大
人生非要過得這麼複雜, 這麼累嗎?


本期今周刊恰巧就是這個專題 - 小心吃進陷阱/業者自己不敢吃的保健食品

==== 以下皆摘錄自今周刊 ====

優酪乳等政府認證的健康食品,糖分,熱量卻過高,健康食品反而不健康
綠藻, 魚油,魚肝油檢驗出戴奧辛,DDT,重金屬;紅麴含橘黴素
橘黴素是紅麴菌在熟米上發小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具有肝腎毒性,並可能致畸胎
不少健康食品或衛生署背書,但保健成分僅一點點,人工添加物反而多
食物內各種成分有互相消補,抑制的作用,只強調單一成分,是否是真健康,值得商榷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提醒,保健食品雖然被衛生署歸類為食品,但要是沒有按照標示的劑量攝取,吃多了仍會有些副作用,若與藥物搭配,更有交互作用的風險。我們從平日的飲食中已會得到營養素,如果沒有經過營養師諮詢就再從保健食品中攝取,像是脂溶性維生素A、D、E代謝比較慢,長期吃過多容易堆積在體內,恐有中毒危險。

維生素C雖然是水溶性,但是身體長期適應了高劑量(正常人一日只需一百毫克,維生素C片一片就五百毫克、一千毫克,吃兩片就超過上限量),當某日未攝取到高劑量時,就會跑出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如口角炎、壞血病、容易疲勞、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專家一致強調 [營養要先從天然的食材來攝取], 之後才考慮補充保健食品.飲食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許多民眾喜歡購買高劑量,含有多種成分的複方保健食品,希望能夠一次就能攝取到足夠的量.然而無論是一次吃很多顆,或是一顆就包含多種成分,都是屬於危險動作.

潘懷宗 - 最好的保養方法還是正常飲食
如果你希望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營養的不均衡,我不鼓勵,不反對.但最好的保養方法還是正常飲食,吃得對,吃得健康!


pdh wrote:
離婚的主因之一我認為...(恕刪)

那些錠狀膠囊狀食品唯一的功用是製造昂貴的糞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