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michelle2001 wrote:
說句公道話....外...(恕刪)
用個人經驗去推論 然後非本意的被放大
正是造成這個社會對外籍新移民的普遍有錯誤印象的最大原因
一個社會現象背後的成因不可能只有一個
如我前面所引用的數字
外籍新移民的子女 有發展遲緩的現象 隨著其家庭的背景 而會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
有些地方有這個現象
有些地方卻完全不相關
有些地方可能反而是外籍新移民的表現比本地籍的表現更好
為何要以大規模的數字做統計研究 ?
就是要找出這之間到底有沒有嚴格的正相關
否則把問題的成因給搞錯
就會對問題下錯對策
是以我們私下閒聊個案可以用經驗談
但分析一個社會現象
不能用這個方式呈現
尤其是報紙 或是在有影響力的討論區裡面
當事情的真正成因沒有被正確的發掘的時候
就會產生如前面的老師案例裡所說的
未接觸前很擔心
為什麼擔心 ? 不外乎是聽來的 報紙上寫的 網路上說的 或是以個人的有限經驗去推論
前面不是一堆人舉例說身邊的女生好多公主病
然後就要把台灣女生有公主病跟有四十萬台灣男性跑去取外籍配偶做連結
當成是原因
還說這是無法否認的趨勢
請問這種推論經的起嚴格的考驗嗎 ?
我前面就說過 這完全禁不起嚴格的考驗
當個人的經驗被錯誤解讀的時候
就會產生無法想像的負面擴大
讓我舉個幾年前報紙實際的例子做說明
最早出現這種錯誤解讀的首例是 2001 年 10/30 日的民生報
該報導如下

原本這個研究案的數據是收了九十個疑似發展遲緩的案例
其中有十三個完成鑑定 , 63.6% 被診斷為確定發展遲緩
如果整個母體是 90 個 , 那十三個完成鑑定的 63.6% 人數算不算高 ?
當今天的母體不是 90 個 , 而是全高雄市的外籍新移民之子 , 又或是全國的外籍新移民之子
你認為這個比例還是不是 63.6% ?
2003 年衛生署在委託遲景上以及陳冠蘭醫師 , 針對全台灣各地 21 個發展遲緩評估中心的案例 , 做了一項調查
這項調查的對象是全國的小孩子
其結果是 2002 一整年下來 , 21 個評估中心總共收案 8048 人 , 正常發展確診是 818 人 , 疑似遲緩佔 580 人 , 確定遲緩共有 6650 人
如果照民生報記者的邏輯 , 那麼台灣的小孩子發展遲緩的比例高達 82.6% , 台灣人下一代要滅亡了
結果這下完了
該篇報導出來之後
其他的媒體全部跟著引用這種邏輯
接下來出現的報導如下




於是一個印象 " 外籍新娘所產之子 , 過半是遲緩兒 " 就不斷的被建構出來
但我前面已經有寫過
內政部實際統計全國的外籍配偶狀況顯示
根本不存在這些問題
否則以 2003 年衛生署委託遲景上以及陳冠蘭醫師的調查
套用報紙的邏輯
會出現台灣下一代的小孩 , 有 82.6 %有發展遲緩現象
當這種恐怖的錯誤印象不斷的被強化的時候
不但台灣社會會把所有的外籍新移民全都貼標籤
成為台灣下一代素質會惡劣化的原兇
連帶著這些外籍新移民的下一代也無法融入這個社會
在 2004/1/27 終於有比較專業的記者
為了撕除這種不當的貼標籤
做了一篇比較完整的平反報導
其中有段節文如下

這就是不僅慎的討論 散播 傳播 所會造成的後果
這是為什麼我一直要在這邊不斷強調不要一直講跨國婚姻仲介是交易的原因
因為當這種建構一但形成
原本只有少數不肖的人是這樣想的
但當社會上瀰漫這種氣氛的時候
會造成有些人也開始這樣認定
這徒然是造成更多的問題
而非解決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