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會算的男生?(全劇終)

elianelover99 wrote:
當初說的每個月2W 是他說當作跟他爸媽買那間房子的價金
然後給20年 大約400萬 所以他說 我們還賺到
(說什麼市值2千萬只用4百萬買)
(但房子還是不會有我的名字)
(後來又有說如果我覺得一個月兩萬負擔太重 那就1.5W然後25年之類的 反正給齊400多萬就好)
..(恕刪)


妳被這個金錢重於一切的男友給蒙閉了眼睛 ,即使20年後房貸付完 ,房子仍然沒有妳的名 ,沒發現從頭被利用到後面的人是誰?

這種感情負擔太沉重 ,不知你未來公婆是怎教育你老公

身邊跟你老公同樣例子 太會算計的人不是沒有 只是沒到這麼誇張的程度



amanti88 wrote:
滿嘴胡言~ 男方父...(恕刪)


我真的不喜歡回應跳針
我內文沒有寫各一萬?那不是租金是什麼

這裡的"出"就是樓主說的"出",並沒有人說是給


也沒有人想跟你結婚
為什麼租房,我裝潢要幫你付50萬??

你們道理根本說不通,只是一直在跳針而已~

lilice wrote:
哈哈,來人回答:"以後你房子又不給我?"

問題回到自己身上多半會變這樣。

發生在別人身上才叫做要互相...。


我太太的話我可以接受
50萬做裝潢跟買電器有什麼差異?
電器帶得走?
這些東西都不會折價?
感情壞了還能扣除工資,拆下來還回水電工?

那請問這50萬女生假設不出好了
那女生的互相在哪裡?

沒有女生會回答...
因為主軸還是用子宮在梭哈

virginia1017 wrote:
舉二個實例1.我好...(恕刪)


我知道以前很多女性在婚姻裡受害
就算是現在也有

我只是說不能把所有男性都看成是要剝削女性的人

這個世代適婚年齡的男人
跟以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越來越少有男性能過上關白亭主的生活

這些都是事實

那些瘋狂跳針 腦補的
真的沒有辦法

你女生今天賺22K
也不會因為那50萬而流落街頭
你男生今天得到了那50萬
也不會從此大富大貴

而且前面我也提過了
有婚前協議能夠適度保障自己的付出(這50萬)

這樣還有很不公平....



Kaiserschnitt wrote:
我知道以前很多女性...(恕刪)


先撇開其他的不談
那你至今也認為
今後老公只付租金
其餘費用不管没問題?
雖說是男方自己開啟的紛爭……

不過,先不管男方想的那些會不會成,
(到現在都沒人知道男方父母的想法……)
我好奇的是,為什麼出去租屋,一定要男方付全部租金呢?
樓主都願意付莫明其妙的50萬了,卻卡在一半的房租?
就算父母希望男方全付,反正也只是個說法而已,
面上就當作是男友全付,你們自己可以私下協商各付一半啊?
這時還堅持男友必須出全部租金實在有點矛盾,
婚禮的30萬也一樣,你也可以私下先出一半,到時禮金收回再平分就好了。

我覺得房子和裝潢的事確實是你男友一廂情願,
但撇開房子的事,其他結婚相關費用你們可以一起分攤,
只要面子做給老人家看就好了。
當然 以後的生活費等等等等都能比照辦理,
大家互相支援,各自負起責任。

如果這樣的方式你們雙方都還是不能接受,
那就真的要考慮你們是否真的準備好要結婚,
以及是否真的那麼不在乎傳統了。

vu84vu wrote:
身邊的五六年級生也有一定的比例遇到吃人夠夠的婆家說,
要媳婦工作賺錢,要求媳婦不要常回娘家,
一年回娘家過年就好,因為錢要存下來,出錢幫男方買房,
還有一定要生男的,幫婆家傳宗接代。


這就是剝削

那是不對的
就是以男性過得好為主的思想
你們是被迫害的末班車
可是你給建議的世代
事實情況已經離有一段距離了

戲劇應該多少能反應一時的兩性平權狀況
因為戲劇的推出與社會的寫實和觀者的喜好
很多時候有一定的關聯

你看30年前
苦情的閩南語連續劇非常多
描述的都是女人被家族(不論是自家或婆家)剝削的情景
我年紀剛好跨此戲劇區間
所以很多這類戲劇我都看過

但是現在幾乎是看也看不到這類戲劇
表示女權應該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就我了解
大概我媽媽這個年紀的女性(六十來歲)
有些女孩子就有跟父權對抗的思想
那時候沒有結婚的女孩子少
但也是有

這個年代不結婚的女孩子已經比比皆是
但很多還是想嫁人
並非不婚主義者...

可是社會一直在灌輸女生
"妳會被剝削" "妳婚後會像條狗"...

這樣是好事嗎?我不懂

如果你們的經驗能幫助他們合理的解決問題
過得更和諧,而不是製造無上限的恐懼
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不是更好嗎~

其實妳們有受害或付出的部份都可以拿出來講
但我們這個世代看到的真的跟妳們不一樣
話題太長,有機會再說吧~



elianelover99 wrote:
=========...(恕刪)



結婚 真的要價值觀 家庭觀 愛情觀生活觀 一樣才走得長久
拍拍

看起來他真的滿會算的
最喜歡的一首歌:不要放棄Aka pisawad
Kaiserschnitt wrote:
這就是剝削那是不對...(恕刪)


Kaiserschnitt wrote:
我父親年紀六快奔七
第二間房產也是和媽媽經年累月累積的信任和好感情
才主動表示登記給媽媽

媽媽也是年輕的時候有工作
一直挺爸爸大概到了四十多歲才辭掉工作
那個年代的小孩子十幾歲就來台北做事
夫妻倆都是從零開始(真的是只有坐車來台北的錢)

爸爸說過印象深刻的話
當年夫妻如果沒有兩人一起打拚
只有一人賺錢 媽媽當主婦
今天可能只養得了家,根本置不了產
(那還是一個容易賺錢 外商公司很多的年代)

反觀今天的男女更沒外在的經濟環境條件
想不勞而獲 坐享其成的卻一大堆

照某些人的說法
我媽當年也應該叫我爸去吃瀉藥XD
不准嫁都出來了,女兒是父母的禁臠?...
這裡好可怕,很多封建時代沙文主義的女性
日後不留言了~
國外論壇比較理性.

???


Kaiserschnitt wrote:
我媽媽如果不是夠單純今天也許就沒有那些待遇
那個年代還有資格說這樣的女人傻
因為當時社會正在轉變
為家庭犧牲,成為家族的犧牲品的女性還不算少數
我媽媽全家族的女人也沒你這種想法
你會算你以為男人婚後就不會整你

一方面歌頌自己父母過往時代的美好
一方面又說過往女性是被迫害的
常常在論壇上看到這類矛盾的觀點

人貪瞋癡的本性是沒有斷過的
Kaiserschnitt wrote:
這就是剝削

那是不對的
就是以男性過得好為主的思想
你們是被迫害的末班車
可是你給建議的世代
事實情況已經離有一段距離了

戲劇應該多少能反應一時的兩性平權狀況
因為戲劇的推出與社會的寫實和觀者的喜好
很多時候有一定的關聯

你看30年前
苦情的閩南語連續劇非常多
描述的都是女人被家族(不論是自家或婆家)剝削的情景
我年紀剛好跨此戲劇區間
所以很多這類戲劇我都看過

但是現在幾乎是看也看不到這類戲劇
表示女權應該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就我了解
大概我媽媽這個年紀的女性(六十來歲)
有些女孩子就有跟父權對抗的思想
那時候沒有結婚的女孩子少
但也是有

這個年代不結婚的女孩子已經比比皆是
但很多還是想嫁人
並非不婚主義者...

可是社會一直在灌輸女生
"妳會被剝削" "妳婚後會像條狗"...

這樣是好事嗎?我不懂

如果你們的經驗能幫助他們合理的解決問題
過得更和諧,而不是製造無上限的恐懼
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不是更好嗎~

其實妳們有受害或付出的部份都可以拿出來講
但我們這個世代看到的真的跟妳們不一樣
話題太長,有機會再說吧~

有些事只是陳述事實真相,
提醒人心的貪瞋癡,
但常有人解讀成負面的。

人性的貪瞋癡,不因時代而改變。

最近姪女要上大學了,
之前高中優秀的學姊因失戀而上吊自殺,
因此提醒她關於戀愛的種種,
好的壞的都講,不好嗎?
難道只講能戀愛的美好,
然後當失戀瞬間來臨時,
身心承受不了造成憾事比較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