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交女友是促使進步 或是墮落


dougmichelle2001 wrote:
通常我根本不會用"宅...(恕刪)

D大你還真敢說。

雖然不用宅宅,但是你會用「好人廢物」阿。
虛偽人生 wrote:
D大你還真敢說...(恕刪)


這個詞

我現在也幾乎不再用了 =口=



blog的舊文還有
但原則上未來會避免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真是有趣,沒想到這棟樓會演變成這樣激烈的討論。
其實歸類起來,就是可以簡單分成父母跟子女的戰爭而已。
記得前不久看了一個節目,李四端主持的吧,就是討論到父母對子女管教方式的問題。
會中請到父母派跟年輕人派,雙方也是各持己見,爭論的異常激烈。
大體也不外乎就是本棟樓討論的一些話題,也不需贅述。

父母總是認為,我是站在保護你的立場,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我在社會上歷練比你多,看的也比你多,聽我的一定沒錯。
卻沒有回頭去想想當初自己還是年輕人的時候又是怎樣的想法。

年輕人總是覺得,父母根本不了解我在想甚麼,為什麼不能信任我,讓我去闖蕩,只要在我受傷的時候,讓我有個避風港可以遮風避雨就好。
殊不知將來他們為人父母以後,是否也可以對自己的子女有同樣的寬容。

D大跟蜘蛛大的論點,我必須承認,就現階段而言,我比較偏向D大(因為我還沒小孩,哈!)

但是其實雙方冷靜下來想一想,其實各有各的道理。

蜘蛛大:
你是否想過,其實D大的論調只是向你闡述了身為一個子女,"他認為"父母對他採用了限制式的保護措施後,"可能"發生的反應?或許你的小孩也是有可能會有這樣的情緒?

D大:
你是否也想過,蜘蛛大的論點只是向你闡述了身為一個父母,他擔心子女、愛護子女的心情,而使的他必須使用這樣的方式"保護"他的小孩?或許你的父母當初也是這樣的心情?

其實蜘蛛大的論點我看不過去的只有一個,就是你當初也曾在求學過程中跟異性交往,但是你深知其害,所以你禁止了(或許不能用禁止)但是你限制了你女兒交男朋友的自由,雖然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事情社會上屢見不鮮,但是聽著聽著還是覺得不太舒服,哈哈!僅此而已。
其實生兒子跟生女兒也會讓父母的態度有差異。
像我同事(男的),他自己就講說,如果他有女兒,他一定會把男人所有骯髒的招數都講給女兒聽,好讓他不在外面被壞男人欺負。
但是我們其他同事想的是,你現在應該是把所有招數都傳授給你兒子,好讓他在情場呼風喚雨吧!有趣吧!
griffith967 wrote:
真是有趣,沒想到這棟...(恕刪)


其實這"立場"問題反而是這整棟樓沒有共識最大的肇因~



就像前面我講的,
現在是要討論一個"現實問題"
而非每個人不同的自我主觀經驗,
一百個人可有一百種不同的經驗,但主觀不代表"正確"

例如要討論地球到底是否是圓的:
有些人會說自己的經驗如何,所以地球是圓的,
有些人會說自己有其他經驗,所以地球應該是方的!

然而我們要找出一個真相,
就不該去相信這種"傳聞證據"
而該找到更多有意義的科學資料來佐證 - 這就是"理性"

"真實"應該是可以被科學反覆驗證,
相同的,教養問題也是可以被客觀來討論。



griffith967 wrote:
D大:
你是否也想過,蜘蛛大的論點只是向你闡述了身為一個父母,他擔心子女、愛護子女的心情,而使的他必須使用這樣的方式"保護"他的小孩?或許你的父母當初也是這樣的心情?


如果要討論"真實面"
我就就要先放下自我主觀,才能從科學根據找到答案。

就像"貪汙"這種事情,
所有貪污的官員都會說" 因為你不在這位子上! 不然你也會一樣想!一樣做!"

舉重以明輕,
世界上有也有一堆爛父母,
當然也會有很多教育成功的父母,
但無論結果"好"或"壞",自我感覺良好下每個父母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不是嗎?

更有趣的是,
就如同這篇"問題的真相所述,
根據視網膜效應,人只會看到跟自己主觀相同的東西。

簡單來說,
上面幾為父母,
看到人家小孩有壞結果,
潛意識就會連結歸因於"都是因為交往! 我果然是對的!"
(相反的,就算舉一百的交往有好結果的案例,也會被忽略)

所以,
若是研究有意義的討論上,
我們其實不應該去探討個人主觀,
就像前面我講的,應該從更客觀的研究下去著手,
但是很顯然,無論是人格發展理論還是其他心理學上的觀點,那些"父母"都視而不見。






其實那些"父母"有個最大的盲點,
他們最後唯一能說嘴的只剩" 因為我當上父母,所以我是對的! 只有我了解!"


然而,有趣的是,
我們才真正是跟他女兒年齡相仿的,
是不是我們更有資格主張" 我才知道這一代年輕人的內心想法! 所以我才了解!"呢?

顯然,
這樣主觀的討論下,
是根本不可能有結果的。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我是魯夫 wrote:

分享一:
鄰居小孩.很幸運的也很努力的.考上南部第一學府(高中),生活一如往常
某一天..發現在外貌打扮中.有些許的不同(沒關係/年輕就該如此).
幾個月後..發現居然休學了..問了父母親才知道
原因..高中二年級,交了女友(非社交異性朋友.請d先生不要在會錯意)
課業一落千丈..小孩目前也正打工..努力養活自己與女友(父母給的零用錢沒因交了女友而增加)
而父母親想挽回,依然有限..只能順其自然..越擋反彈越大....
做父母親的願意看他高中沒畢業..在飲料店打工一輩子嗎?
或許...原因出在溝通少吧



這案例很顯然,
有點常識的都知道,
休學的原因絕對不"單純"因為交往。

本案更凸顯了父母什麼內情都"不知道"
只好把最後一切問題歸因於"交往"害的!
(這就跟古代人因為無知,把精神病患幾乎都歸因於"鬼附身"一樣)



我是魯夫 wrote:
分享二:
同事親戚小孩.一樣讀高中..一樣交了女友(目前已經是性伴侶).
但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自私的..
而父母親..只能對他的小孩說..小心一點(千萬別鬧出人命/看得懂吧)
另求他
安穩的把高中讀完畢業..他就主上保佑了


這案例更有意思。

這邊可以再拿出"吸引力法則"來談,
事實上高中交男女朋友甚至發生關係,
從統計上來說根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是情。
(五年前的國家統計,台灣平均第一次性行為年齡為17.2歲)

換成美國,
高中以後父母知道有性行為,
老爹還會跟兒子討論,保險套要怎麼用之類的"父子議題"
完全沒有什麼"啊!死定!可能出人命!學業恐怕讀不完!慘哪!"的負面想法。

反而是台灣不少父母,
潛意識就對這種事情"非常介意"
吸引力法則就說明,對某件事情非常在意,往往就是吸引到壞事的主因!

從這觀點來看,
真正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兒女交往,
而是那些大驚小怪的父母,把問題推向自己"害怕"的結果!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這棟樓好阿!!


正,反方的論述好精采阿。




父母親會想把自己過往經驗,強加在子女腦中(這是肯定的)


我21歲,


我不評論雙方的立場


現在我有我的想法,(D大暫時獲勝)
天知道等我為人父母會有什麼變化

dougmichelle2001 wrote:
換成美國,
高中以後父母知道有性行為,
老爹還會跟兒子討論,保險套要怎麼用之類的"父子議題"
...(恕刪)


你這句話在這高樓講了很多次,
那美國高中以後父母會跟女孩講如何戴保險套嗎?
蜘蛛大的是女兒,他當然站在保護的立場,
我也是生兩個女兒,他的心情我能體會,
我要是生兩個男孩,就算國中帶女生回來睡我也不太在意,搞大肚子我們損失也不大.
反正目前的結論..只要年輕人生活中遇到問題或挫折

沒意外..全歸咎於父母管教的問題
而沒有去想到父母親的為難之處....


一切都是別人的錯..會錯也是因為父母讓我的行為偏差
受委屈..也是父母沒相挺
感情受挫折..父母不會引到子女往正確的方向..太晚接觸異性交往
推來推去...都是父母的錯..不懂你不瞭解妳


有很多網友也提..沒到這年齡都不知道會站再哪一方
理性討論..我真為現在的父母親感到悲哀...
to.d先生
本案更凸顯了父母什麼內情都"不知道"
只好把最後一切問題歸因於"交往"害的!

你我都經歷過高中求學年齡..我想你也可以知道..求學過程是辛苦的
跟交往比起來..我也選擇交往..並既輕鬆又甜蜜..你不可以說交往沒影響課業.
這樣說好像是父母逼著他休學似的..很不中懇(他父母也不願意)


從這觀點來看,
真正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兒女交往,
而是那些大驚小怪的父母,把問題推向自己"害怕"的結果!


前面也有提.不反對交往..但平安完成高中學業
你認為父母害怕承擔..的確是害怕承擔...但這是屬正常
反問..萬一有愛情結晶..學生必須如何承擔..誠心請教
而父母並須承擔的..我先說給你聽
1.官司問題(未成年.對方父母親提告的問題)
2.養育問題(大部分由男方父母親供養.然後讓學子完成學業)
3.將來社交問題(朋友圈受限於小孩)
4.未知的風險
5.或許皆大歡喜..什麼事都沒發生...但須有一番激戰



請勿規避問題.
還有..你這麼樣排斥並不接受你的父母教育...你要不要考慮一下.讓他們人間
因為他們對你一點幫助也沒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