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交女友是促使進步 或是墮落


myrtle wrote:
佐證就是父親跟子女的...(恕刪)


這不又回歸一廂情願嗎?

你知道嗎?
我們在打離婚官司的時候,
所有施暴者幾乎都會說"這是我家愛的表現!你們外人不懂!"





法律上有個非常簡單的概念:

正在做壞事的人永遠都不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錯的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dougmichelle2001 wrote:
正在做壞事的人永遠都不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錯的


沒有人做壞事呀
父母想的本來就和孩子不同
可以寬容孩子想要無拘無束
也應當寬容父母會擔心操煩吧
兩者不應該對立,只是時間點,立場的不同

年輕時,總以為質疑批判才是王道,刀對著別人,自己卻害怕改變

直到後來,勇於把"老我"殺死,才會從痛苦中生出的新的我.

myrtle wrote:
年輕時,總以為質疑批判才是王道,刀對著別人,自己卻害怕改變

直到後來,勇於把"老我"殺死,才會從痛苦中生出的新的我


這到最後不就是"倚老賣老"嗎...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dougmichelle2001 wrote:
這到最後不就是"倚老賣老"嗎


每個人都是歷經痛苦換來成長,不單純是變老而已,是知道這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戲

之後有一天會下台一鞠躬

所謂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輕人隨心所欲並不見得都是好事



myrtle wrote:
所謂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輕人隨心所欲並不見得都是好事)


通常這都是因為年長者看到有人比自己年輕還比自己成功,
因為內心受到打擊,只好用這種話來自我安慰。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dougmichelle2001 wrote:
通常這都是因為年長者...(恕刪)


相信你不是一時片刻的自鳴得意
加油,好嗎?




dougmichelle2001 wrote:
當然最後這些人都能裝無辜,自以為有盡力保護,實際上卻是始作俑者。

dougmichelle2001 wrote:
但理性一點的人都知道,始作俑者就是這種迷信的父母!


你在導入「自由意志」
「始作俑者」若等同originator的概念
它即使不用「自由」,它也需要是第一因之類的存在

但如果你否定或質疑自由意志,「始作俑者」的概念便無法成立
基於自由意志的罪責概念便不適用,這些「父母」就完全稱不上是「始作俑者」
他們同他們的「受害人」子女一樣,也是受害人

提這點只是要說你可能產生「反移情」了


我另外要說的是關於科學與非科學「知識」的問題
如果你只是要說「主觀觀察、認定」和「科學」難以溝通
那是必然的,因為它們應用的語言本來就不一樣
從Popper的角度來看(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
科學陳述需要Falsifiability(可證偽性)
而非科學則是找尋positive confirmation
科學陳述永遠無法被確定為實,我們只能假設通過多次證偽的陳述「或許」比較真實
非科學陳述雖然避免證偽、尋求/創造個種解釋,其產生的知識卻也不能被直接證明為非

話說回來,科學雖然挺猛的,電腦都做得這麼好了
但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發展出如一般人腦一樣的人工智慧系統
人腦自然而然做了很多年的事,科學還不很了解,也模擬不完整
所以「你沒當過父母不知道」的論點也許不科學,但科學確實也還不知道怎麼當父母
科學也許是比較穩固的知識產生方法,但個人經驗、證言也還是有其價值
一個人也許無法有效地解釋他的論點、方法學、效性
但這不表示用以質疑他的科學就一定是正確的
更何況,我們不能徹底移除掉「個人難以反駁」的問題是其語言能力不足而不是他當父母的能力不足的可能性

大家彼此留點空間吧
myrtle wrote:
相信你不是一時片刻的...(恕刪)


有一部電影在網路上看的,對岸翻譯為"狂暴"

敘述的內容就跟我們討論的問題點很像,
有興趣的可以去搜尋來看看,
包括父母的反應、孩子的感受、社會的狀態、媒體等等都描繪得很有導演的深意。

劇情看起來只是一個年輕瘋狂拿槍某天到處殺人,
但實際上是探討當代整個親職教育和價值觀的隱憂。


狂暴
外文名: Rampage
上映日期: 2009




dungeonronin wrote:

我另外要說的是關於科學與非科學「知識」的問題
如果你只是要說「主觀觀察、認定」和「科學」難以溝通
那是必然的,因為它們應用的語言本來就不一樣
從Popper的角度來看(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
科學陳述需要Falsifiability(可證偽性)
而非科學則是找尋positive confirmation
科學陳述永遠無法被確定為實,我們只能假設通過多次證偽的陳述「或許」比較真實
非科學陳述雖然避免證偽、尋求/創造個種解釋,其產生的知識卻也不能被直接證明為非


你也是個理性的人,
這樣討論也能夠讓大家思考更深一層,謝謝你把盲點提出來。

事實上我一直要表達的很簡單,
無論父母或孩子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一個問題出來,絕非單方面所造成,事實上兩邊都有責任去"面對事實"

孩子要能面對自己才能成長,
父母也要能面對問題才能改善。

簡單來說,
兩方都有問題要解決,
最怕就是某一方完全不願意面對,則問題就永遠沒有改善的一天。



這篇討論串我會這麼認真,
主要是因為來找我的個案有幾位直接表達"內心多恨自己父母"

這是一個警訊,
個案當然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
但這類型的問題,父母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


有法律問題歡迎免費詢問唷! smile6746@hotmail.com

蜘蛛網 wrote:
個人自白:要是你們這...(恕刪)


個人自白:如果沒有缺少客關性,逃避自己的父母

那很多小孩就不用那麼痛苦了

dougmichelle2001 wrote:
簡單來說,
兩方都有問題要解決,
最怕就是某一方完全不願意面對,則問題就永遠沒有改善的一天。
(

這篇討論串我會這麼認真,
主要是因為來找我的個案有幾位直接表達"內心多恨自己父母"

這是一個警訊,
個案當然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
但這類型的問題,父母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


呵呵 ~ 狂妄自大講得真冠冕堂黃

不了別人之前勿用強迫式好意(實是壓制)關心別人,如同神人認為令堂對神人犯的大錯。

這幾天蜘蛛網很忙,午餐時刻抽空上網看一下後續,阿娘喂(跌倒) ~ 神人還在辯啊???

等蜘蛛網再忙個二、三天(很抱歉大家,蜘蛛網不是做領人薪水的頭路,不優先處理私事生意飛了咱家老小吃啥),定會上 01 代神人父母來開導一下這個不知感恩會恨父母的小孩(蜘蛛網強烈感覺)。

不過,老人家做事會慢慢來,嘴砲蜘蛛網的大大們請耐心等喔!(感恩 ~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