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魔神家庭的~如果一開始沒講 不就有歹毒之心?


yuffany wrote:
此外,每個人都會老,都會病,不知道你的第一點從何而來?刻薄又沒意義。

每個人都會老也會病,但是照顧者應該由父母拉拔長大的孩子為優先
可是台灣其實一直都存在著一些潛規則:婆家有人生病,媳婦是照顧者的第一順位
(去看看桂格活靈芝的廣告,照顧公婆的責任是誰,自己的媽媽又由誰來照顧?)
我母親在三十年前就是這樣被要求著,要照顧生病氣切的祖母
祖母生了七個小孩,卻全都推給我母親,母親不從,全家族則不停地責難她

sweater1125 wrote:
結果到底隱瞞了什麼?? 巨債?

有個需要一輩子照顧的手足(生活完全無法自理)
男方一直沒有告知,在一切都準備就緒準備要訂婚及結婚時
女方無意間發現了,追問男生,他回答那不是他的責任(是父母的責任)
女生一來覺得對方刻意隱瞞,二來覺得男生沒有擔當
所以在女方父母強力主導下退婚!

vu84vu wrote:
可是台灣其實一直都存在著一些潛規則:婆家有人生病,媳婦是照顧者的第一順位
(去看看桂格活靈芝的廣告,照顧公婆的責任是誰,自己的媽媽又由誰來照顧?)


可是父母總是對女兒說:"妳不嫁人,老了以後沒有依靠"
人生得意須盡歡 wrote:
可是父母總是對女兒說:"妳不嫁人,老了以後沒有依靠"


傳統儒家的家庭規則其實某種層面上看是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但不依靠什麼政策法規來運轉,而是一種親屬傳承的習慣

女方結婚後就全靠男方養,娘家也應收到遠大於嫁妝的聘金
而女方相對要付出就是當家庭看護
還有生出一個以上的男性後代,該後代將來也可以娶進另一個家庭看護
照顧前任的老看護
周而復始,其實系統中人人都有得到些好處,也被要求付出代價!
相對上公平也維繫一種無形的人際網穩定與人口增漲
(所以古代戰亂再多,也沒聽過什麼少子化)

但現代就是有人想「打破傳統」
而這種打破的虛偽在於只破自己不利的,有利的卻都要保留,很偽
例:
不想照顧公婆、卻也沒能力貢獻錢或錢歸自己,還要吃男方錢
而同時卻又做大夢將來的媳婦會顧自己
好處都要,代價不要式的假突破。

或女方有賺錢有貢獻,卻又被加諸當看護、作家事
婆婆卻認為當年當看護,好不容易熬成婆卻不能享受看護
心裡不平衡~
花錢請看護的冰冷商業女傭是解法,但花誰的錢??又是一張算盤和潛在的埋怨
總之亂象和怨恨都在於一種傳統平衡被破壞,卻沒給心理算盤打不過來的吃虧者一種補償。


最近越老越覺得很多傳統的東西有其深層道理在,才能長期歲月運轉
很多老人的觀念也都很睿智,算得遠
姻親間的情和兩人間的愛,可以容忍某種吃虧和不平衡,但是額度真的不大
尤其時間一長,心理都是有怨恨的累積~~這是永不變的人性
什麼人情、愛情總會消退而敵不過「人性」,這就是傳統一再驗證出的智慧。
vu84vu wrote:
台灣其實一直都存在著一些潛規則:婆家有人生病,媳婦是照顧者的第一順位

樓主應該是男的,所以沒這個問題,
但是這種說法沒有分男女,
而現今社會走向少子化,遲早雙方家長都得顧,
樓主的第一條規則實在沒道理。
如果依此規則,只有雙方都父母雙亡才能嫁娶了。

vu84vu wrote:
有個需要一輩子照顧的手足(生活完全無法自理)

沒錯,這個才是嚴重。
不過如果這個可以用錢解決就還不錯了。
另一個樓主沒提到的就是嚴重遺傳疾病,
不是像地中海型貧血那種,
而是更嚴重的,如精神病史及一些無法自理的疾病,
除非不生小孩,否則一旦生出這類的小孩,就要拖累一輩子。
以前說結婚要看對方三代,這是有道理的,
就是要確認對方是否有這些家族病史。
我說個悲慘的例子,
有位大學教授生下兩個小孩都是漸凍人,
(漸凍人會從健康變成殘障,最後因心臟退化麻痺而死去,目前是絕症)
大學教授因此而致力於研究殘障輔具,
但是兩個小孩等不及享用父親的研究成果,
就在國中與高中相繼逝去,
大學教授受不了打擊,最後選擇自殺。
令人感嘆啊...
遺傳疾病才是最可怕的。

(我堅決反對「魔神家庭」這種說法,很多是可憐的家庭啊...)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sweater1125 wrote:
或女方有賺錢有貢獻,卻又被加諸當看護、作家事
婆婆卻認為當年當看護,好不容易熬成婆卻不能享受看護
心裡不平衡~
花錢請看護的冰冷商業女傭是解法,但花誰的錢??又是一張算盤和潛在的埋怨
總之亂象和怨恨都在於一種傳統平衡被破壞,卻沒給心理算盤打不過來的吃虧者一種補償

會有這種想法的請看公視影片「記得我們愛過」,
影片後段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看完再想想自己的想法是否太過自私。

就算現在雙方父母健全,難保不會在何年何月需要看護,
這個問題大家遲早都要面對,是個全面性的社會問題,
需要的是更多的體諒與關懷,而不是逃避。
就如我前面說過的,除非雙方父母雙亡,否則逃得過一時,逃得了一世?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人生得意須盡歡 wrote:
可是父母總是對女兒說:"妳不嫁人,老了以後沒有依靠"

基於"恐懼"而結婚,那是一場賭注
那也是老一輩時代背景下的思維模式

人的確需要依靠,但是要嫁人才能得到好像怪怪的
因為這中間有太多變數存在
去其他以女人為主的論壇看看
就會知道婚姻絕對不能保證老了有依靠這回事
sweater1125 wrote:
傳統儒家的家庭規則其實某種層面上看是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但不依靠什麼政策法規來運轉,而是一種親屬傳承的習慣

女方結婚後就全靠男方養,娘家也應收到遠大於嫁妝的聘金
而女方相對要付出就是當家庭看護
還有生出一個以上的男性後代,該後代將來也可以娶進另一個家庭看護
照顧前任的老看護
周而復始,其實系統中人人都有得到些好處,也被要求付出代價!
相對上公平也維繫一種無形的人際網穩定與人口增漲
(所以古代戰亂再多,也沒聽過什麼少子化)

但現代就是有人想「打破傳統」
而這種打破的虛偽在於只破自己不利的,有利的卻都要保留,很偽
例:
不想照顧公婆、卻也沒能力貢獻錢或錢歸自己,還要吃男方錢
而同時卻又做大夢將來的媳婦會顧自己
好處都要,代價不要式的假突破。

或女方有賺錢有貢獻,卻又被加諸當看護、作家事
婆婆卻認為當年當看護,好不容易熬成婆卻不能享受看護
心裡不平衡~
花錢請看護的冰冷商業女傭是解法,但花誰的錢??又是一張算盤和潛在的埋怨
總之亂象和怨恨都在於一種傳統平衡被破壞,卻沒給心理算盤打不過來的吃虧者一種補償。


最近越老越覺得很多傳統的東西有其深層道理在,才能長期歲月運轉
很多老人的觀念也都很睿智,算得遠
姻親間的情和兩人間的愛,可以容忍某種吃虧和不平衡,但是額度真的不大
尤其時間一長,心理都是有怨恨的累積~~這是永不變的人性
什麼人情、愛情總會消退而敵不過「人性」,這就是傳統一再驗證出的智慧。


分析得非常中肯~客觀且深入
艦長能有這般的觀察與見解非常不簡單
一般台灣男生的思考通常不會如此周詳

新時代女性因為教育水準提高及經濟獨立認為結婚不是第一優先
男生只能不斷怒喊台灣女生"敗犬"~"剩女".....
然後娶外籍新娘來傳宗接代及當家庭看護

傳統與新時代兩方勢力正在衝撞著
現在的婚姻與愛情美其名是自由戀愛
卻有人戲稱其實是"假相愛之名行奴隸之實"
先自由戀愛然後進入婚姻,女生以為是婚姻是戀愛的延續
可是一踏進婚姻馬上發現被要求服侍婆家一家人,而非是男歡女愛而已
上一代的長輩,尤其是婆婆
即使她結婚時並沒有婆婆,她仍會用傳統的思維來要求媳婦
因為她需要有人替代她的位置照顧家人及照顧她本人

傳統儒家的家庭規則為何可以如此運轉及傳承千年?
因為政府把家庭的照護責任交由家庭成員負責,如此好方便管理
只是現在傳統與新時代兩方勢力正在衝撞著
當女人發現結婚並不能保證幸福美滿,卻要蠟燭多頭燒
嗯!一些檯面下的寧靜革命(即不婚or不生)正在進行著

我自己有女兒也有兒子
女兒我教育她以後要賺錢養自己,千萬不要靠別人
我自己也以身作則,房子車子娘家婆家一毛錢也沒出過
當初談戀愛我賺的錢多,很多花費都是我出,同居的房子也是我買的
這個時代女人要靠自己,不要肖想從別人那邊撈到好處
sweater1125 wrote:
你(妳)有沒有遇過那...(恕刪)


唉 看來俺表哥 近期內要闖大禍啦......

sweater1125 wrote:
越來越覺得老一輩說得有道理:選對象不是選一人,而是選一個家族...(恕刪)


報告艦長:少尉預官簽到

完全同意這句話,結婚前一定要把敵我情況分析清楚。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
家裡欠債的不好,而且有些窮家庭
窮也就算了又什麼事都愛計較要求一堆愛作主以為自己很行,讓人看不起
就算自己原本過得還不錯也會被對方家庭拖累
一樣難相處還不如去找有錢大戶人家,門當戶對還是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