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知道並不會馬上就處理好,其實我只是希望他能夠抱著我,安慰我,
給我說一些讓我有信心的話
-------------------------------------------------------------------
我出去賺錢就夠辛苦了,你不支持我,鼓勵我,想辦法安慰我就算了
還要我回家後一直給你信心
怎麼不是你當個好太太給他信心呢?
-------------------------------------------------------------------
這種情境,很多人應該似曾相識..........
其實這就是人與人,尤其是夫妻之間衝突的原因
我們希望的,跟實際上的就是經常不同
站在對方的立場多想想
如果希望老公能抱抱安慰
那老公為何不說不做? 而你想的原因就是真正的原因了嗎?
老公在外賺錢辛苦,需要老婆的鼓勵與信心
但老婆為何不說不做? 而你想的原因就是真正的原因了嗎?
我們除了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去猜測原因之外
更重要的是提出問題,提問是關鍵,多提問,少陳述
但問題應該是以探尋的方式,答案應該是開放式的。
而不能用連續多個答案為『是/否/對/錯』的封閉性問題,這會讓對方有受審的感覺
有提問才是良好溝通的關鍵,直述式的陳述的溝通效果通常都很差
兩個人之間一定要有一個人改變
否則久了就走不下去了
我也曾經有一樣的問題
我改變了,狀況也大幅轉佳了,後來我老婆也被我改變了
也才體會『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道理
共勉之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