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東,怪西,怪父母,怪台灣比不上外國環境好,接下來我猜是不是要怪自己取了個好暱稱,讓01網民常常以為你是女的,給你的建議不實用..?最後是不是要怪 mobile01 害你整天發文抱怨,浪費時間,導致你這一生一事無成..?
艾莉絲. wrote:我八年級從小六開始...(恕刪) 你的文章讓我想到這篇節錄:戰後到國府遷台,北投公園依然威名遠播。1953年8月1日,北投初中女生張×玲(15歲,福建人,北投陸醫院職員張×明之女)因學期末英文只有48.8分,雖然成績單上校方已註明「暫准補考」,還不至於留級。但多愁善感且愛國心特強的張×玲,就是想不開,於是留下3封遺書,第1封寫給父母的較為簡單,內容是︰「爸媽,女兒為學問而死,再見。我死之後,也不必傷心,要好好的撫養兩位弟弟,將來能為國家爭光,玲兒留。」另外2封則內容相同,1封寄給同學黃×菇,另1封寄給同學張×:「我倆在這天涯海角,相見已有一年之久,交情極深,想不到今天會在這時辰永別了。也許妳會覺得我太無情了,連最後的離別也不聲明一下,但我是為了我的一切而如此,請妳勿誤會,我也無何禮品送妳做紀念,我自己覺得十分的慚愧,請妳原諒我這個留在世上沒有24小時的人兒吧!妳是一個聰明而靈活的人,將來必能為國出力,爭取國家的幸福。而我呢?是別想了,妳也不必傷心。望妳能踏上光明的軌道而行,將來做一個才高志大的人」。張×玲寫了遺書,再約了同班3位英文也不及格的同學,一起到北投公園來自殺。結果其中2位原本答應的都爽約了,只有李×蘋,(14歲,北市人,住中山區)一人赴約。由於張×玲7月28日就因英文成績遭母親斥責,因而死意甚堅,但李×蘋認為既然還有機會補考,不妨再拚一次。張×玲表面上接受了李×蘋的勸導,離開了本來要一起自縊的北投公園,但乘火車回台北時,到了唭哩岸站時,張×玲又堅持要下車,李×蘋只好陪她一起,沿著鐵軌散步,繼續勸導張×玲。不料這時有班台北開來北投的列車疾駛而來,張×玲竟拉著李×蘋撞上去,結果張×玲頭部被迎面撞上,當場爆頭斃命;李×蘋則遭撞傷昏厥,頭部耳際出血,送北投永生醫院急救。兩位北投初中女生相約自殺後3個月,11月1日清晨5時,北投公園的涼亭中,又發現一位中年男子在此自縊。警方查出身著白色襯衫,黑色粗布長褲,腳穿黑色布鞋的死者名王×山(57歲,山東萊陽人,住古亭區)本業為傭工,除帶著手帕一條與身份證一張以外,身無分文,也不見遺書。王×山係31日晚間來北投,次日凌晨2時,還有人見到他在公園內徘徊,不料5時已懸樑自盡。1957年12月7日中午12時半,靜修女中畢業的少女高×員(18歲,住中山北路2段),父親經營建築材料。因近來高×員晚間外出遊玩,常至深夜才返家,引起母親怒責,認為這樣會引起鄰居閒話。昨晚深夜回家時,母親再次痛罵,高×員更加不悅,寫了3封遺書後,就在次日上午搭火車至北投,先在公園內散步,中午就在公園角落的小攤用餐。
隔壁的老王 wrote:我發現你的父母真的是錯了, 他們沒有教會你什麼叫擔當, 你不知道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嗎? 什麼都是別人的錯, 要學會長大啊小朋友! 你不覺得台灣很多家長喜歡剝奪小孩子探索自我、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機會和權利嗎?擔當的能力也是要從小學習的,從小被當盆栽養,幾年後要求長成大樹,慢慢等啦。
年輕人有想法,這點就相當可取了我也不希望我的三個小孩,從小就一直補補補,到出了社會都擠進X科當工程師能夠為自己去生活,人生才有意義多少人只為糊口飯吃,連我自己也是別理那些酸言酸語的人夜深時聽一下五月天的頑固堅持自己的理想人生沒有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