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lucifer wrote:
工洗工洗~~~~
不過 "附上不是很閃光的閃光" 這句話就免了吧~
免得閃光彈變成汽油彈.... XD
樓主會自焚哦~
希望不要變成 高速反輻射飛彈就好了............



一枚美軍的AGM-88「HARM」高速反輻射飛彈
AGM-88 高速反輻射飛彈(High-speed anti-Radiation Missile,HARM)是美國現役的空對地反輻射飛彈,用以取代越戰時期的百舌鳥與AGM-78反輻射飛彈。可以攜帶HARM的飛機包括F-16、A-7、A-6、F/A-18、EA-6B等。理論上F-14也可以使用,但是在退役前並未實際上配屬。
歷史
美國介入越戰之後,北越在蘇聯的支援下迅速建立一支相當現代化的地面防空系統,其中又以SA-2飛彈為主要的中高空系統。美國海軍根據使用百舌鳥和標準兩種反輻射飛彈以及相關電子作戰的經驗,於1969年提出新飛彈的設計需求,德州儀器(現已被Raytheon Corporation收購)在1974年5月被選為主要開發的公司。1975年美國空軍這項研發計畫,1983年量產計畫獲得批准,首批飛彈遞交給海軍,1984年使用於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A-7攻擊機上。
AGM-88反輻射飛彈,基本資料,用途 空對地對海反輻射飛彈,製造商 德州儀器,單價 美元284,000,入伍時間 1984,特徵與規格,引擎 Thiokol兩段式火箭後燃機,發射質量 360 公斤,長度 13 ft 8 in(4.1 m),直徑 10 in (254 mm),翼展 3 ft 8 in (1.1 m),速度 2,280 km/h,射程 90 km 以上,彈頭 68kg 火藥爆裂彈,導引 被動雷達導引,發射平臺:空射。
反輻射飛彈(Anti-Radiation Missile,ARM)是一種專門用來對付無線電訊號發射來源的飛彈。這裡所指的無
線電訊號來源包括雷達、各種通訊設備或者是進行電磁干擾的發射裝置。
基本原理
反輻射飛彈的尋標頭會搜索指定的一種或者是多種的訊號來源,在確定訊號的方向之後,飛彈會跟隨無線電訊號飛
行以摧毀目標。由於現代的各種發射電磁訊號的系統往往將發射機與天線分開兩處設置,反輻射飛彈最有可能摧毀
的目標並非發射機本身而是天線。
反輻射飛彈雖然可以追隨指定的目標訊號,可是在能夠使用反輻射飛彈對付特定目標之前,必須先經過大量的無線
電訊號的識別與分析,從中找出有價值的訊號特徵,再將這些資料處理過之後才可以成為反輻射飛彈搜索的基本依
據。即使有了訊號的特性也不保證反輻射飛彈能夠每次都成功的摧毀目標的天線,這個中間牽涉到情報的蒐集,訊
號的辨識與方向定位,對目標距離的掌握與運算以及各種大氣環境與欺騙手段的影響。在使用上需要專業的電子作
戰系統的協助才可以提高摧毀效果。
使用型態與方式
目前反輻射飛彈都是從空中載具上發射,比較常見的是由定翼機攜帶的飛彈,直昇機使用的種類較少。
許多空對空或者是反艦飛彈具有以干擾訊號做為導引的模式,這種稱為干擾源歸向(Home on Jam)的模式雖然
與反輻射飛彈的作業型態有些接近,可是不是能包含在這項分類當中。
反輻射飛彈使用的方式可以分為針對特定目標的攻擊以及自我防衛兩種。針對特定目標攻擊又可以分為攻擊已知地
點或者是型態的目標,或者是臨時出現的機會目標。前者需要事前的偵查與規劃,配合引誘與欺騙等各種戰術,讓
目標發出訊號之後加以攻擊。後者面對的多半是可以移動的目標,無法在攻擊前標定目標的位置,僅能藉由各種戰
術讓目標發出訊號,暴露蹤跡之後加以攻擊。
自我防衛的使用方式是針對對自己有威脅性的目標,譬如協助防空武器射控的雷達系統,這種目標多半無法在攻擊
前確定他們的座標,而且對發射的飛機有立即性的威脅與危險。譬如說高速反輻射飛彈(HARM)的發射模式當中
有一個為自我防衛模式。
反輻射飛彈在運用上已經從單純的對付防空飛彈系統到成為壓制敵方防空系統(SEAD)任務的主要攻擊手段,再
進一步與其他攻擊手段整合,成為壓制與癱瘓敵方掌握空中情報與使用空權能力的戰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