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釣到麥香魚 wrote:
這個社會本就是這樣,
條件好卻沒有上進心,
那兩個歡喜甘願,只是女方連學業都沒完成,
這樣就跟男的一直混下去,就算沒有遭遇慘事,
未來30/40之後,一樣不會過得多好...(恕刪)
+1 這屬慢性自殺
------
其實人類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創造風險,實現風險,問題在於評估狀況,避免不合理風險.
以這個案例,如果說因為現今社會談戀愛有相當風險,所以乾脆不要陷入愛河,這種因噎廢食的邏輯,相信不會有人同意(去溪邊玩的小孩最了解這點
),值得評估的是戀愛對象的選擇與情人行為.案例中馬先生(最近姓馬的常被罵
)在戀情中做出謊報年齡、證件遺失、工作、病情、婚姻歷史並做出緊迫盯人、打罵、威脅展現強烈控制等等行為(這樣的河暗流漩渦多).在'一般觀念'中,這些行為超出一般人對於一段正常戀愛關係應有風險的接受度,進而危及未來發展與人身安全,當風險過高時,就要注意'退場機制'(避免溺斃,最好有救生員在旁,帥不帥沒差,重點是強不強
).為何有一說是男女之間,應該從朋友做起? 不就是求一個安全距離及緩衝時間,讓理性與感性去評估並感覺彼此發展的'可能' [危險海域(情人)不要去玩(交往)].
PS:大部分人每天做最高風險的行為就是'開車',另外一個就是'看新聞',前者讓身體受傷,後者讓心靈毀損,難怪現代人常身心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