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enly wrote:
幹麻一大票外...(恕刪)


是謎般中資跟本地炒家在政府鼓勵下一起炒作出來的啊
台北市人口正在淨流出喔

lienly wrote:
幹麻一大票外來客搶進...(恕刪)


可憐的是那些土生土長的台北小孩

外縣市的來打拼,混不下去可以回去老家,要適應離開台北的生活也相對容易

那些在台北長大的,混不下去怎麼辦? 只能離鄉背井去外縣市

雖說政府的確有資源分佈不公的責任,但若不是一脫拉庫的人想入住北市

房價也不會飆到這種不可思議的程度

lienly wrote:
幹麻一大票外來客搶進...(恕刪)



要夫妻2人都是5萬以上



jackual0612 wrote:
在我爸那個年代 (67年) 月收入 8萬5 養兩個小孩 勉強可以生活! 當時就已經算過

...(恕刪)




民國67年,月入3萬,我爸養2個小孩還OK啊
你家月收入8萬5,如果是勉強可以生活,那我家算低收入戶了.....
阿桐伯沒有在賣藥啦...只會打"嘴砲"
薪資提升不多
物價卻漲很大
額外費用也多.
去掉以前時代沒有的消費
買手機費.手機電話費.買電腦.
網路費.第四台費.買名牌物品.因該省很多吧
以前很敢花的大都是有錢人.現在很敢花的不一定有錢.

以前沒有信用卡..現在有信用卡

以前只要肯做.就會出脫.現在肯做不一定會成功

以前物價跟現在差真的很多了.跟本是攬鳥比G腿

現在人價值觀跟老一輩的也完全不一樣

就拿上面幾樓的說法.手機動不動就2萬-3萬.那在古早是只有生意人或做事業才會買

現在是10幾歲的少年G就拿很好的手機.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真的46%年輕人不敢成家也是正常的
這年頭現在只能多燒香 多做好事 工作中買買樂透碰運氣來個大翻身了
在中部月收四萬,存結婚、買車、買房、教育基金
就覺得要過黃金傳說了

更何況是台北市

iamangus wrote:
狗屁!有些人自己沒用...(恕刪)


真的!自從有FB之後我才覺得身邊領薪水的朋友真的都有在大力促進經濟成長
三天兩頭的旅遊照,三不五時的開箱文,還有每天吃吃喝喝好分享!外加演唱會
展覽

身邊拿退休金過生活的這麼奢華的卻沒幾個...
pharrell lin wrote:
以前很敢花的大都是有錢人.現在很敢花的不一定有錢.

以前沒有信用卡..現在有信用卡

以前只要肯做.就會出脫.現在肯做不一定會成功

以前物價跟現在差真的很多了.跟本是攬鳥比G腿

現在人價值觀跟老一輩的也完全不一樣

就拿上面幾樓的說法.手機動不動就2萬-3萬.那在古早是只有生意人或做事業才會買

現在是10幾歲的少年G就拿很好的手機.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真的46%年輕人不敢成家也是正常的

再補充一些:
以前成家後第一部車大都是中古車(汽車、機車),而且換車幾乎一直換中古車,若要換新車(汽車、機車)都是等到有大賺(ex:股票、大家樂...)一筆錢,或是存很久才買。
現在是剛結婚就要買新汽車,還背車貸,說什麼:「載小孩比較方便、安全,中古車修車費遠大於購車費...etc」。甚至還在交往就要求男方自己要有新汽車

以前成家後第一間房子通常是租房子,有孩子才去市郊買小公寓,常常是孩子兄弟共用一間房,姊妹共用另一間房,三房的公寓可以擠下3、4個孩子。
現在是剛結婚就要在台北市買新房子,還希望是透天

以前到國外旅遊錢都要存很久,還要安排休假,找職務代理人來代班,才能計劃出國玩。
現在只要放連續3天假期,下班就馬上搭上飛機出國玩,直到上班日當天凌晨才返國,隔天索性掰個理由請假不上班

以前買相機大都只買傻瓜,因為大都是拍旅遊的照片,清晰就好
現在買傻瓜相機已經不夠用,為了拍餐廳的美食、外拍的Model,紛紛再加買一台DSLR,外加一堆名鏡。


歐美系統受害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