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一哥 wrote:依本王在版上的觀察....(恕刪) 你歷史讀很差喔哪個帝王繼位時不是爸爸已經掛掉了才被推上來阿至於媽媽各朝代都有嚴禁後宮干政這些媽媽想指使皇帝還真難所以歷代君王除非很小就繼位了不然哪來媽寶跟爸寶相反的這些很小就繼位君王大部分都是亡國之君再問哪個英明君主會在打仗時去問媽媽媽,蠻族打來了,我要在A地點迎戰還是B迎戰好等媽媽決定好了,仗都打完了想當個成功的人,就必須在正確時間做出正確選擇板上說的是這些連穿什麼吃什麼都無法自己決定的人能當明君你也太看得起眾位媽寶了吧若真的這樣就不會歷史君王一堆人能記得起的明君就那幾個至於孝順何謂孝順敢問法王聽父母親的就是孝順嗎若父母親殺人放火造業做兒子的規勸不聽這算不孝嗎還是你覺得在這情形乖乖當個媽寶爸寶就是孝子就是孝道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你歷史讀很差喔哪個帝...(恕刪) 我自認歷史念不好但我印象中好像有武則天垂簾聽政這回事而你似乎該再認真點看看文法王說的可是"婆寶"而非"媽寶"婆寶要舉例阿...應該就是那些被美色誘惑而滅國的昏君我想...董卓的酒池肉林 紂王與妲己好像都可以是例子我歷史真的不太好 如果例子舉的不好還有請指教至於你說的孝道...我腦子裡沒有這麼多古文只好估狗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這只是廣大的"孝"裡的一小部分 但連古人都知道在為父的做事違反義理的時候,為君的做事違反義理的時候為子的應該直言勸告,盡諫諍之責這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順和忠誠。若父母親殺人放火造業做兒子的規勸不聽這算不孝嗎不算 做兒子的有對這樣的父母進行規勸才算孝還是你覺得在這情形乖乖當個媽寶爸寶就是孝子就是孝道這在我看來只能為愚孝這是無法自行做出決定 沒有行為,思考能力之人才會做出的事感覺我還是沒辦法說得很好有待法王出來詳述
wu91125 wrote:我自認歷史念不好但...(恕刪) 你舉的歷史沒錯但這些婆寶有任何史書記載他們不孝順嗎你怎知道他會不會是除了是個婆寶外還是個嚴重的媽寶相對我上述很多年幼繼位君王標準的不得已媽寶卻是直接亡國滅種不是嗎歷史有教我們孝順才能成明君嗎??不好意思我真的沒看到
wu91125 wrote:感覺你純粹想為辯而辯...(恕刪) 對任何向善的宗教我沒任何意見我有意見的是對歷史的解釋就像昏君這兩字何謂昏君明朝崇禎皇帝是昏君嗎是的他在歷史上是昏君他是亡國之君但在很多古書上他是相當勤政愛民的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但他卻廷杖及殺功臣他是明君嗎一件歷史發生一定有很多面解釋單單以媽寶跟婆寶定之不覺得淪為武斷及不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