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朋友質疑我父母不要臉,我一定跟他斷交.


2012-09-06 09:38 by david1598
我看原文的時候還沒有一些"回應",如家暴等.如果有這些情勢,為什麼那個熱心的朋友一開始不講清楚呢?而是一開始就質疑"不要臉"什麼的.

還是也知道不妥,編一些有的沒有的?


你開這版時,根本那篇都不知第幾頁去了,但其實那篇的第一頁就有提到家暴了,

如果我質疑你根本有看完全部,現在才編說沒看到回應,這樣相信你也不開心吧....

其實你若漏看,說一聲不就得了,但因漏看之後再質疑是不是後來才編的?要不要想想,這樣真的好嗎?
chun01 wrote:
那一篇我也有回應,我剛好和你是不一樣的想法,不過民主社會下,也要尊重不一樣的想法。
所以請教版大,特地開一版是因為想討論這話題嗎?
是的話,想請教對於會家暴的父親,若不要臉這詞太超過,那請問什麼詞較適當?
又,對於在家暴家庭長大的小孩來講,對於原生家庭中的家暴父親又該如何應對?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

該樓樓主並非當事人,但家暴內容卻說得好像就是他自己一樣
事情的真象是這樣嗎?
單聽一方的片面之詞,你就信了丫

父親打曾祖母,這可不是單純家暴

你再去看清楚,他的標題會這樣打是因為"他朋友的父親跟他朋友要錢...等等等"的關係,才說他朋友父母不要臉,在一樓說的很清楚
而不是家暴的關係
家暴這段,還是後來被我質疑後才加碼的!!!!
為何一開始不說呢?

該樓樓主會不會因為要佐證自己的立場,合理化而編造的故事呢
司馬昭之心啦

你不會連這招都看不出吧

幸福很簡單 wrote:
2012-09-06 11:58 by 幸福很簡單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

該樓樓主並非當事人,但家暴內容卻說得好像就是他自己一樣
事情的真象是這樣嗎?
單聽一方的片面之詞,你就信了丫

父親打曾祖母,這可不是單純家暴

而且家暴這段,還是後來被我質疑後加碼的
真實性實在令人存疑

該樓樓主會不會因為要佐證自己的立場,合理化而編造的故事呢


============

信呀,為什麼不信?樓主提出的情境就是那樣,
所以討論內容就是應該照那情境設想而討論,
而當開始懷疑情境真假時,就不該再加入討論,
討論自己不相信的事,沒必要而且也多餘,不是嗎?

這是我對自己發言上最基本的要求。

chun01 wrote:
信呀,為什麼不信?樓主提出的情境就是那樣,
所以討論內容就是應該照那情境設想而討論,
而當開始懷疑情境真假時,就不該再加入討論,
討論自己不相信的事,沒必要而且也多餘,不是嗎?

這是我對自己發言上最基本的要求。


這我就做到不了
漏洞百出的文章,明知那是顆毛球,我才不隨該樓樓主這樣罵別人的父母親

你那麼相信他,怎不問他朋友的媽媽呢?
又對他朋友做了什麼壞事嗎?
不要臉是罵了二個人唷

每個人的道德觀不盡相同
我的底限是,絕不輕易辱罵他人父母親
對於那種隨便罵人父母,甚至罵自己父母的,非常不屑

幸福很簡單 wrote:
2012-09-06 12:25 by 幸福很簡單
這我就做到不了
漏洞百出的文章,明知那是顆毛球,我才不隨該樓樓主這樣罵別人的父母親

你那麼相信他,怎不問他朋友的媽媽呢?
又對他朋友做了什麼壞事嗎?
不要臉是罵了二個人唷

每個人的道德觀不盡相同
我的底限是,絕不輕易辱罵他人父母親
對於那種隨便罵人父母,甚至罵自己父母的,非常不屑

更好笑的是,竟然有人稱這為"生在幸福的家庭"的想法
我是第8胎,國中畢業就吃自己,第一年還沒錢讀高中,第二年才半工半讀
我上面的姐姐也都是自己半工半讀
那我們這樣的家庭不就可以去領獎了


=============

你要不要去領獎,我怎知道?千萬別問我...
如果你認為那篇文章漏洞百出你還要去回應,那可能你應該想想你是不是時間多了點?
當然啦,若你認為那是樂趣,那你繼續吧,我沒意見,因為這是民主自由的社會...

而我,就是依照版主所說的情境做回應,
對於家暴父,也就是法律上的加害人,個人就真的認為不要臉三個字算客氣...

我只是誠實的說出我對家暴父的看法..若您不認同,我也尊重..
所以就此打住。
如果我朋友質疑我父母不要臉,我一定跟他斷交

是我我也會
這樣的朋友搞不清楚自己什麼身份沒家教
尼斯 wrote:
如果我朋友質疑我父母不要臉,我一定跟他斷交

是我我也會
這樣的朋友搞不清楚自己什麼身份沒家教

其實我很好奇像你們這樣想的人究竟是做了不當映射還是真的被不良傳統觀念歪曲了理智?

所謂的不當映射是指你們自己過得很幸福,
自己的父母跟親友的父母沒有不良到需要用不要臉或更強烈的名辭指責,
所以你們當然會無法接受其他人的不要臉批評,
但幸福的是你們自身,別人不見得是,
你們卻擅自把自身的幸福套用在別人身上,所以你們也無法接受他人的長輩被如此的批評,
這就是不當映射,許多台灣人常見的壞毛病,
明明條件有很多不一樣,卻擅自套用,
為了自圓其說矛盾的部份硬是無視或扭曲很多地方,
特點就是講得一付自己的事一樣激動,
這種人的人格特質就是常常感性凌駕於理性,常常無法冷靜客觀地處理問題。

被不良傳統觀念歪曲了理智的話,
就是長期被長輩以「不要跟長輩頂嘴」之類的話術洗腦,
加上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久而久之自然無法接受「頂撞長輩」這種事,
或是對長輩的惡劣言行容忍度很高。

無論如何,這兩種都是在害人害己不可取也,
不當映射只會使人莫名悲憤,無法解決問題,
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只有立場沒有是非」的狀況;
而被不良傳統觀念洗腦的人則是容易過度縱容長輩,
造成小錯變大錯,不斷傷害自己跟親近的人,
所以才說這兩種都是在害人害己。

其實仔細想想就能明白,
不要臉的批評是來自於惡劣言行的評價,跟親屬關係無關,
試想怎麼可能惡劣言行會被親屬關係給無罪化?
拿掉親屬關係,惡劣的言行本來就該批評不是嗎?

aquaaqua wrote:
其實我很好奇像你們這...(恕刪)


跟你說個讚
非常清楚的分析
就事論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