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妳)能接受同性戀嗎?

喜不喜歡??

請看我的圖示與簽名檔

哈哈!!只是我個人觀感
GAY940=GAY就是你, 好險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
danny wrote:
其實我看了大家討論,...(恕刪)


照您這樣說,那四、五十歲以上的異性戀如果不婚不生小孩,或者結了婚不生小孩,他們也都不正常嗎?什麼叫「搞」同性戀?那我這種「搞」異性戀又不想生小孩的又多「順從自然法則」?

你可以不贊同別人的生活模式,但別帶歧視。
http://blog.yam.com/nuanua
像在討論政治議題
感覺真糟
如果哪一天有種藥或醫療方法可以改變性向,
也許很多同志都會很樂於接受「治療」吧!

因為他們其實很羨慕異性戀者,
可以在公開場合和三五好友討論「那正妹如何?」
或者和朋友訴說「我對隔壁班的某某某有好感」之類的話題。
遇他而心儀的對象,可以公開追求、告白;
然後成功後,可以向全世界宣布向對方的愛意;
例如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手牽手逛夜市、吃情人套餐,
買成對的鑰匙圈或者對戒;
也可以帶回家和家人分享在感情世界的幸福。

如果不幸追求失敗,或者分手了,
也可以向朋友、家人訴苦。

而這些都是同志們不容易達到的目標,
但是對於異性戀的朋友來說,卻是有輕而易舉的事情。

當同志遇到心儀的對象,
不但不敢訴說心意,
常常也只能委身於朋友的角色,
甚至也要偽裝成異性戀,
和朋友們討論「正妹」;
甚至要幫助自己所愛的人,
去追求其他人。
若想大膽的跨過朋友和情人的界線,
就必須承擔當不成情人,也無法回到朋友身份的風險。

如果有一天,真的幸運的交到了另一半,
也無法在公開場合牽手或是做一些異性戀們稀鬆平常的事;
也很難買到成對的東西,因為大部分成對的東西都是設定給一男一女的情侶。
當然,也很難向家人分享心中的喜悅。
倘若,有一天不幸的分手了,
許多同志只能躲在自己房間裡,
偷偷的掉淚,沒有朋友,沒有家人的肩膀可以倚靠,
更不會有人拍拍肩膀給予打氣。

所以,其實同志們,在某些程度上,真的很羨慕異性戀的「正常」生活。
因為,這個社會對於他們並未真的平等;
很多人都會說「我不反對同志」,但是通常也是「只要別靠近我身邊」。

為什麼我會這麼清楚?
因為,我是同志。

上面所說的,都是我所經歷過的;
所幸,我遇到支持我的朋友;
聽到我是同志時,
沒有驚恐、噁心、排斥;
反而是給予我支持與鼓勵。
並且在我需要幫助時,
他們願意伸出援手,
傾聽我的心事,
有時還會想幫我介紹對象。

現在我還是一個人,
也常常感到寂寞,
雖然對於天生的性向不會感到自卑,
有時真的會想:如果我是異性戀,也許會活得比較輕鬆吧!

你這個倭奴!
我喔.. 我並不反對..

前提是不要侵犯到我就好

要跟男跟女交往是它家的事 跟我沒關係..

都是成年人了

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好~
為什麼講到同志
每個人大都會講到他們不要侵犯我就好
搞不好同志根本對你沒興趣吧
danny wrote:
其實我看了大家討論,我只是想說等過了十年或十五年,你大概就知道你那些同性戀的朋友會不會過的好不好,其實同性戀到最後都變正常比較多,因為你老了沒有人在跟你搞那檔子的事,漸漸的你就正常了,不信時間就可以證明一切。
你有看到兩個老太婆搞同性戀嗎?或者四五十歲兩個男的搞同性戀嗎?有但是很少很少,基本上當你結婚又有小孩根本你就很少跟你同學及朋友出去玩,出去玩不被你另一半打死才怪。


呵呵 這叫做少見多怪 沒見過幾個老同志就宣稱"同志老了會變正常"
更別忘了 同志們的感情生活不是只有性生活 他們追求的是跟你我一樣的感情生活....

我也不懂時間要證明什麼?? 證明一般老人就沒有性生活 因為沒有人要跟他"搞"??
然後老人就變"正常"了??? 變成什麼樣??

正常的定義是什麼??? 對同志來說 這樣就是正常!! 不會因為歲月而變化的~~

飾演魔戒裡的甘道夫一角的Ian McKellen 爵士
即是出名的出櫃同志 我想我不需要提他幾歲了
更不要提超出名的 Elton John爵士 之前的世紀婚禮可是全球注目..

台灣流行圈的同志也不少 年紀大的也不少
某知名MODEL經紀公司的老闆就是一例 他跟他的情人兩個年紀也不小了啊...

美國跟歐洲的同志社會已經漸趨成熟
年歲已大的同志沒有必要一天到晚宣稱自己的性向
因為他就跟你我一樣的正常 就跟你不需要宣稱你是異性戀一樣....

台灣的同志社會也正在發展
老同志們早已習慣於黑暗中 但我以為他們遲早也會出現在陽光下的...

說實在的 同志們能喜歡上的異性戀 即是具有一定的品味與人格特質
通常也會是女孩子傾心的對象

所以宅男或是腐男們根本不用太擔心
因為同志根本不會看上你們....

PS-- 前面某大提到的電影劇情 應該是"美國心 玫瑰情"裡
Kevin Spacey被鄰居誤會他要勾引他的兒子 而將他殺掉....

perryoak wrote:
台灣的同志社會也正在發展
老同志們早已習慣於黑暗中 但我以為他們遲早也會出現在陽光下的...


唔,這倒讓我想到前一陣子公視播出的,
由白先勇先生的著作《孽子》所改編的電視劇,
大一的時候因為文學欣賞課程接觸到這部作品,
劇中對於親人與社會的認同、處於黑暗中卻無法自拔的痛楚多有著墨。

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
社會公義很多時候只是某種程度的多數暴力,
身在這樣的價值觀框架中,有誰能逃脫得了?

他們都曾經想逃,但最後卻多乖乖的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地方。

為什麼?

閱讀這部作品的時候,真的會覺得世界是灰暗的,
人們口口聲聲喊著公平正義,卻又下意識地排擠與自己想法不符的人,
說實在的,我真的很不喜歡這樣的社會,因為這終將造就分裂。

唔,離題了。

至於「不侵犯就好」的說法,其實只是一條不甚明確的界線,
被看一眼算不算侵犯? 聊個天算不算侵犯?

別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烏鴉了。
http://about.me/cornguo
好像很多人都有恐同症
又或者以為自己長的很優質
會被同性戀看上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該看醫生的應該是學不會尊重別人的人
能不能接受喔~~~~
其實要看個人

像我當然就不接受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