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是否當朋友的重要條件(站在男人的觀點,不喜勿入)

Hi,

想想個人真正認定的好朋友確實也不多,生活重心大部份也在家人身上;
仔細想想,這些朋友都有一定的人格特質(如:負責任、正直之類的),
雖然我們不常見面,不過,相信彼此都很重視對方。

是否應該以"夫妻關係的忠誠度"作為擇友的充要條件,
(當然,個人是忠誠的囉~~ 哈~~)
老實說,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在婚姻上是否忠誠,
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有些人、事、物,也不見得會是他們想要這樣過的。

個人意見,
當自己愈強壯、堅定,
其實朋友的標準是可以不用設在這樣的水準喔~~
(因為,是這些人與你交友,並非他們的家庭生活囉~~)

畢竟,談得來的人不多,
如果只是因為一些外在因素而拒絕他們,
那麼樓主真的會少掉一些可以談論"除了家庭之外"的好朋友囉~~
(外在因素指:婚姻、家庭都不是單方面的事,旁人不容易了解~ 這位朋友的本質比較重要囉~~)

僅止參考、參考~~

分享自己的價值觀

從不對他人有過多的要求與評論

曾經犯錯的人,也有改過的權利與可能

未曾犯錯的人,並不代表著不會與絕對

人之間的關係,不論扮演何種身份.各自都有的不同標準

A與B的相處模式也不代表A和C(自己)會完全相近

結論,會先從看待自己,而後權衡和不同人相處的情形

不會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但是 和什麼人能說什麼與能做什麼 會很清楚
看了你的文章之後,我也感同身受

之前交過的朋友大都是酒肉朋友,不然就是借錢後就失聯了

還有找我出去吃飯,然後帶個女朋友~吃完飯之後卻等著我去結帳

尼馬~是你找我吃飯,還是我找你..

所以我現在也沒什麼朋友,也不想花時間去交朋友~





浮雲朝露 wrote:
請問樓主的星座與血型...(恕刪)


星座與血型只是統計學,真正影響自己的是外在環境與內省能力,而且在經歷過各種人生經歷后慢慢粹鍊出來屬於自己的人生準則及價值觀;

pansbd wrote:
人際關系重要嗎?當然...(恕刪)


這個論述其實就是大部份人的想法,我很清楚,只是我自己不認同,我覺得應該不是這樣,這個社會這樣亂,就是因為每個人都盲從,所以我想試看看違背普世價值觀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mina22 wrote:
我是女生,爸爸和老公...(恕刪)


一開始好像是談生意,但是接下來都是自己想去;
我跟我的客人互動很好,基本上都是很在意家庭,每次來中國開會,都是帶著家人來,這些客人都很有誠信,也都會站在同理心與我生意往來;
反觀我也有被客人倒債,對方就是性好漁色之人,不注重家庭之人;

結論:這種問題不分中外、膚色、種族;

Gt~ wrote:
分享自己的價值觀從不...(恕刪)


謝謝大大的分享,在社會上打滾,只有深交、淺交這二種,儘量不為自己樹立敵人是原則;但我有心裡障礙,一但知道對方的人品,我就會疏遠;
我不是聖人也會犯錯,偶爾會再把自己的想法再翻出來,看是否有需要修正的部份(但不代表老舊的觀念不好),我了解人要與時俱進,不要固步自封,所以會常檢討自己是否有要改進的地方;

或許我應該要改變,讓自己內方外圓,但"外圓"要怎麼個圓法?如何拿捏? 我還需要歷練與學習;

zeus lu wrote:
已經長達八年沒有朋友...(恕刪)


跟樓主有類似的情境。也有相同的堅持。經歷了一些事情,也還慶幸有這些堅持.....

布倫斯伯里人 wrote:
Hi,想想個人真正認...(恕刪)


謝謝大大的分享,我也能體會您說的,十多年前我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慢慢轉變了,我舉個例子:

我有位專科同學,在某大快遞公司台北當經理,以前學生時代有十多個死黨,就只有他北上,而除了我之外其他死黨一起作了一項副業,職棒簽賭,但是要各自負責找客人與收錢,只有這位經理同學每個月等收錢就好,我預估他的薪水獎金+這些業外收入,每年應該超過250萬,他的愛好是精品(勞力士潛水錶+牛仔褲一條一萬五起跳)、汽車(借貸買128萬福斯,又換車買二手賓士),他結婚有一個女兒,二年前他的太太打電話來跟同學哭訴,大家才知道這位同學長期沒有付家用(六年),他太太的意思是讓大家把他的分紅匯給她,不要給這位經理同學,但是大家雖然很同情,但卻沒有人出來指正,也不同意把錢匯給她,這就是所謂同學、男人間的義氣; 而這位同學二年前為了要買那台二手賓士(147萬),也四處跟同學調錢,大家竟然也把錢借他,這也是所謂同學、男人間的義氣;

六年前這位經理同學不給家用、在外揮霍、長期在外不檢點(沒有錢卻喜歡享受風花雪月),導至他太太與他要離婚(最后因為女兒要出生了,所以雙方有靜下來),她太太有入鼓她姐夫的餐廳,我這位同學竟然說要離婚可以,那就把雙方所有的財產拿出來平分(包括太太入股餐廳的股份);

沒有人出來說句公道話,我曾經規勸這位同學,但沒有效果,他在人前說的話都是人情義理,但是私下作的事情卻是傷天害理,沒有人跳出來講公道話,這就是整個社會的縮影,類似這種例子看過太多了;

同時我也不斷的規勸以前這些死黨不要再走歪路,要走正途,但是也沒有多大用處;
所以我跟這些同學死黨二十多年的友情也劃下休止符,道不同不相為謀;

所以很多大大提到的,對方私下是如,跟我們之間彼此的互動沒有多大關系,但是我的經歷卻告訴我,那是一種密不可分的關系,對方可以用那種態度對待家庭,有天也會用同樣甚至更殘忍的態度對自己;
照顧家庭不是作人最基本的道理嗎?



我只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
只能尊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