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沒有未來,你們怎麼想??

有陣子在San Jose工作, 發現相當多唸完書後, 留下來工作的同事, 生活型態與心境, 與妳的描述很類似, 當然啦! 多數人應只是對未來有憂慮, 倒不致於想要以不負責任的方式逃避。

人人心中皆有程度不一的黑暗面, 怕老、怕窮、怕失能、怕孤伶, 是很正常的, 既然能力不錯, 可給自己訂定難易不同的長短期目標, 認真執行, 情況一定會改觀。

一些具體建議:
1. 培養嗜好, 至少有項是運動, 實在不愛運動, 就要求自己去慢跑. 靜態嗜好可很多, 最好有趣又富深度.
2. 結交沒有壓力的朋友, 能力比妳差, 心地善良、樂觀, 不必太深交, 可交流人生體驗即可
3. 試試宗教或心靈讀物, 能否化解掉某些的負面想法
4. 擴大生活圈, 緣份自然會出現, 腳步放慢, 才能檢視出好男人
5. 作好理財, 顧好健康, 許多北歐老人, 都把臨終前的失能期控制在數週內.
我比較好奇
原PO大大所說的 不幸的是遇到了可怕的事情,害我10年不敢認識異性,只能過著單身生活
究竟是遇到什麼事情 , 可以讓人10年不敢接觸異性
波的多野結衣 wrote:
原PO大大所說的 不幸的是遇到了可怕的事情,害我10年不敢認識異性,只能過著單身生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莫小妹 wrote:
我生長背景的問題,從...(恕刪)


別人都有未來,所以別人想的跟你想的不一樣
你也未必認同別人的想法

月黑風高 wrote:
真的 薪水高 就算交...(恕刪)


娶外配也不一定幸福...


人人要求高 愛挑剔 理想和現實差一大段

臺灣現在的人 比以前 更加自私.
愛怪別人 政府 家庭
完全不反省自己..
版上跟版主一樣苦甚至更苦的,大有人在,
看到前陣子的北捷慘案跟一些社會事件,只能說,有的時候你面對壓力跟不幸的過去,
要適時發洩出來,悶在心裡只會把自己往死胡同裡打,
對過去,妳可以不要回想,
對未來,妳可以不要劃地自限自己的小圈圈,挑些時間自己一個人或跟好的知心朋友,坐車到處流浪,享受自我放逐的感覺,擦亮妳的眼睛,也不需要有什麼期待,因為現實常常跟妳想像不同 ,錯過了最後一班車,路邊休息去超商呆坐或是網路24h圖書館也可能就很容易打發了,當然好心順路載妳一程的人也是有的,

妳現在傷口應該復原了,但是,妳做好下次可能又要受傷的流浪準備了嗎?

個人發洩壓力的方式是,去玩實體的打地鼠遊戲,或投籃球遊戲機,還挺抒壓的
不管怎樣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什麼不得已的選擇,
看得出來你對異性還是有著憧憬只是不肯給自己機會
想想看這些年錯過多少、違背多少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吧
如果能夠從來妳願意花多少心力改變自己那何不現在改變
轟轟烈烈談場戀愛也不枉人生走一回
樓主絕對有能力將內心做到與外表一樣羨煞他人、堅強樂觀
而我們也都是一直在往這樣的目標前進
別在逃避了,加油

莫小妹 wrote:
我生長背景的問題,從...(恕刪)


工作有創造性嗎? 或者僅只是例行性的工作?

也許可以考慮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
所謂的挑戰性,就是你沒有把握做了一定會得到預期的結果,

由你的描述裡,似乎是在擔心未來沒有依靠,
既然擔心,可以嘗試去解決。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有病要治,藥要按時吃。Allah-u
莫小妹 wrote:
我生長背景的問題,從小被欺凌,以至於生存意願很薄弱,消極,自卑
但憑著還有點天資,出社會後薪水算不錯
不幸的是遇到了可怕的事情,害我10年不敢認識異性,只能過著單身生活...(恕刪)

你這問題是典型的心理問題
相信我任何人遇到妳這樣的處境
都不見得會過的比你還好

但是也不要怕接受別人的幫助
人都有人性
人性就脫不開類似的問題
但是總有辦法可以讓自己快樂起來
你有童年陰影加上人際上的問題
就很容易有憂鬱症的傾向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友可以聽你好好訴苦的
我是建議你要能找個人願意跟你談談
這是最簡單的排解方式
能說出來焦慮就能大幅暫時緩解
像這樣上網說也是可以
雖然效果沒有當面說來的好
但是能說出來就很有用
可是網友能幫助的也很有限

如果真的沒有朋友能夠聽你說一說
我是建議你覺得狀況不好時可以常常打電話給張老師
張老師熱線都有很熱心的志工會跟你溝通
而且也能給你正面的互動
千萬不要自己去一直去想那些消極負面的東西
不然強迫自己去看看輕鬆的小說或者電視影片也是一種寄託
再不然就是來網路上把每個網友的回文都回一回
體驗到每一篇文都是大家對你的關心
你也正好練習一下跟大家怎麼亂哈拉呀~哈
這樣也是一種人際基礎的練習
長期來說培養些嗜好與興趣
也有助於拓展新的人際
加油~

我是學心理的
你有什麼不想公開的問題或困擾
也可以私訊我
我可以跟你談談並給予建議歐


終結孤單乂 wrote:




台灣剩女越來越多..
大概40


真的賺多少錢就該有多少的消費水準就好,越級消費苦了整個家庭,比較太多讓自己太痛苦悲觀而已,羨慕大大,也恭喜大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