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跟錢,公婆岳父岳母,小三有關
我身邊只有一對朋友離婚

我介紹她進我們公司兩個月她就外遇同事,吵著要離婚

她都跟人家抱怨她前夫很窮

於是她結婚三個月就離婚了!



Eileen Justin wrote:
出國旅行算同享福, 若是有一方欠債或長期臥床(非短暫幾個禮拜)需要另一方照顧, 他還是不離不棄, 就知道對方是否可跟你走一輩子.

問題是欠債或長期臥床婚前不一定遇得到
很多婚後才發生...還是無法得知
Kevin2000L wrote:
我想問題是綜合的
我也不覺得我的父執輩他們溝通技巧就有多好?
單就離婚一事
不過就是退路比以前多很多了
何必苦守一個不滿意的婚姻?

當然,這種問題一定是綜合題,不會是單選題。

我們的父執輩,在很多方面的溝通技巧大多都比我們這年代好。
無論是在工作方面或是家庭方面,都有他們的一套。
或許我們不見得能夠認同他們的那一套,
但是不可否認的,他們的那一套,還是有學習的價值。

此外,父母親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孩子們還不一定看得出來。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還不一定看得懂,聽得懂。
常常是婚後數年,我們或許才能慢慢體會當年做父母的苦心。

但是這前提是「婚後數年」...
現在太多人連三五年都撐不到就離婚了...

而拿離婚當退路,這不是一件壞事。
就像是口渴要喝水,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水喝多了會出事,會要人命。
所以一個人不能因為認為喝水對身體好,沒事就拼命喝水。

同樣的道理,
社會上離婚率太高,一樣會出事,會影響後代。
所以離婚雖然是一條退路,但是不能因為是退路而成為逃避的藉口。

如果今天家裡的另一半有言語/肢體暴力,那離婚也無可厚非。
但是若是以「理念不合」而離婚,那就是笑話了。

而「理念不合」是常態,因為兩方的家庭背景不同。
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家庭教育與教育水準不同,想法自然會不一樣。
但是太多時下年輕人單純的認為對方如果「有愛」,就「一定」要接受自己的想法,
因此反而難以接受與認同對方的想法。

然後,若是不接受,就是冷漠以對,或是「一拍兩瞪眼」。

為什麼不先好好「溝通」呢?
為什麼不先好好「說」?
為什麼不先好好「聽」?
為什麼不好好的「思考一下」?


=====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世上很多國家,過去都教導後代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結婚不是兒戲』

歐美國家也是如此,美國至今也是如此。



首先,「結婚」是兩家人的事,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
一個幸福的婚姻,若是沒有和樂相處的兩家人,是絕對撐不起來的。

只要有一邊開始找麻煩,夫妻兩人之中,一定有人會壓力倍增。
而能不能紓解這個壓力,就是考量夫妻與雙方家庭之間的溝通能力。

一旦夫妻兩人之間有人撐不住/失衡,其後果大家應該可以自己去想像。

這就是為什麼結婚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

再連結下面這個問題:
TONY翔 wrote:
從哪一方面最能看得出這個人能不能跟你走一輩子?

當男女雙方在交往時,除了戀愛之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觀察。


首先,很重要的,對方「願不願意」與「能不能」跟你「溝通」?
熱戀時的「甜言蜜語」與「獻殷勤」,常常讓許多男女誤會對方是可以溝通的。
但是真正的溝通,是在於雙方「起衝突」的時候,兩方的反應才是真實的。

而兩人在起衝突的時候,你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如何與對方「交流」。

如果在婚前起衝突的時候,兩方都無法冷靜溝通,那婚後真的會很吃力。
因為婚後會造成衝突的事情,一般都遠比婚前的更加難以處理。

兩個人能不能跟走一輩子,就看你們兩個能不能冷靜溝通。


再來,更重要的,對方「願不願意」與「能不能」跟你的家人「溝通」?
這個的重要性,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形容。

一個能夠跟你走完一輩子的男人/女人,絕大多數一定有本事跟對方家人有良好溝通。

大家可以自省,
有多少人可以輕易的應對各種類型的外人,但是就是無法好好面對自己父母?
有多少人在工作上,可以輕易的對付各式各樣的上司下屬,但是就是無法與自己父母好好應對?

就算你可以與自己的父母有良好的應對,相信也會有起衝突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你的另一半之角色就顯得異常重要。

對方若是能夠成為你與家人之間的潤滑劑,一如你也成為對方與其家人之間的潤滑劑,你們兩個能夠一起走一輩子的機率就會大增。 而你們兩個的後代,在將來能夠跟你們夫妻兩人有良好的溝通管道,也會因此而學習/建立。 你知道的,單純的「有樣學樣」。

為什麼?

很簡單的邏輯,
當對方「不願意」跟你的家人相處或溝通,那將來在某個時候,她/他也會「放棄」與你溝通。
別忘了,你與你的家人都是同根生,你的言行舉止都是深受你父母影響。

就算有人像我一樣,從14歲之後獨自一個人到處流浪,形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還要告訴你,我父母從小給我的影響,至今仍然可以在我身上看得到。
所以長期與父母住在一起的人,不可能不受到父母的影響。

所以,今天你的另一半對你好,但是不願意跟你家人好,那是因為你們尚在熱戀中,所以可以忍受。
可以未來進入「家庭」,熱戀期消退,各種現實襲來,屆時你的言行舉止就會像你的父母...
換句話說,對方這個時候與你的應對方式,就是當年他/她對你父母的方式。

他對你的父母好,自然也會對你好,反之亦同。


最後,最重要的,你自己能不能做到上述兩項?
若是自己做不到,那就沒有資格怪對方放棄你。

如果不知道為什麼,那或許人生的歷練還不夠,還有很多的人生課題需要學習。
而「結婚」並不是現下需要考慮的事情...



為什麼『結婚不是兒戲』?

因為離婚所造成的傷害,不見得只有夫妻兩個人。

如果婚後有小孩,那離婚對於孩子的傷害,會持續的影響到孩子將來對於婚姻與教育孩子的態度。
如果沒小孩,有多少年輕人離婚後會回家與父母同住,並且由父母負擔其生活費?

父母養你養到結婚,居然之後還要幫你善後,還要撫養你,甚至撫養你的小孩?

所以這是一個面對「責任」的態度。
輕易的離婚,講難聽一點,就是典型的不負責任,或負不起責任。

因此,一如「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離婚」也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
而「離婚」兩字,更不是掛在嘴邊的氣話,更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退路」。


=====

台灣現在的教育與媒體方向,大多提倡「自由」兩字。
但是鮮少著墨於隱藏於「自由」之後的「義務」與「責任」。

比方說,
某甲要求「言論自由」,那某甲要對他的言論「負責」,對他的言論盡到求證的「義務」。
某乙要求「行車自由」,那某乙要對他的開車方式「負責」,對行車規範盡到瞭解與認知的「義務」。
...等等。

但是台灣不注重這塊。

很多父母鮮少讓孩子從小體會與了解「負責任」與「盡義務」這兩項,
然後學校又不注重這方面的教育,
加上孩子們之間的互動也不著重於這方面,


更糟糕的是,台灣的環境更是如此。
電視上「名嘴」與「政客」可以隨意爆料,報錯了也可以裝死,絲毫不負責任。
除了台灣的法律不敢對這些「名嘴」與「政客」追究言論責任之外,
太多盲目的支持者也不願意讓台灣的法律對這些不負責任的人追究言論責任。

路上多少家長帶小孩闖馬路? 闖紅燈?
多少家長在家裡咒罵警察,只因為自己違規超速在先?

而同儕之間亦是如此,不是嗎?

你以為我們的孩子,看在眼裡,聽在耳裡,他們會學到什麼?

不多,就四個字: 不負責任



然後這四個字可以放入多少地方?

婚姻?
職業?
課業?

所以,與其在先抱持著「現在婚姻有更多的退路」,或是「何必苦守一個不滿意的婚姻」的想法之前,那還不如去花時間與精力先去思考如何「經營一個婚姻/感情」與「讓自己的婚姻滿意」。



而在這之前,請先學會「責任」兩字。

當一個人可以面對「責任」,就會知道自己的「義務」在哪。
當一個人經歷過「責任」與「義務」的洗禮,就會知道「自由」的可貴。
當一個人真的知道「自由」的可貴,就會知道「溝通」的重要性。



Molonlabe wrote:
當然,這種問題一定是綜合題,不會是單選題。
我們的父執輩,在很多方面的溝通技巧大多都比我們這年代好。
無論是在工作方面或是家庭方面,都有他們的一套。
或許我們不見得能夠認同他們的那一套,
但是不可否認的,他們的那一套,還是有學習的價值。
此外,父母親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孩子們還不一定看得出來。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還不一定看得懂,聽得懂。
常常是婚後數年,我們或許才能慢慢體會當年做父母的苦心。
但是這前提是「婚後數年」...
現在太多人連三五年都撐不到就離婚了...
而拿離婚當退路,這不是一件壞事。
就像是口渴要喝水,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水喝多了會出事,會要人命。
所以一個人不能因為認為喝水對身體好,沒事就拼命喝水。
同樣的道理,
社會上離婚率太高,一樣會出事,會影響後代。
所以離婚雖然是一條退路,但是不能因為是退路而成為逃避的藉口。
如果今天家裡的另一半有言語/肢體暴力,那離婚也無可厚非。
但是若是以「理念不合」而離婚,那就是笑話了。
而「理念不合」是常態,因為兩方的家庭背景不同。
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家庭教育與教育水準不同,想法自然會不一樣。
但是太多時下年輕人單純的認為對方如果「有愛」,就「一定」要接受自己的想法,
因此反而難以接受與認同對方的想法。
然後,若是不接受,就是冷漠以對,或是「一拍兩瞪眼」。
為什麼不先好好「溝通」呢?
為什麼不先好好「說」?
為什麼不先好好「聽」?
為什麼不好好的「思考一下」?
=====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世上很多國家,過去都教導後代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結婚不是兒戲』
歐美國家也是如此,美國至今也是如此。
首先,「結婚」是兩家人的事,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
一個幸福的婚姻,若是沒有和樂相處的兩家人,是絕對撐不起來的。
只要有一邊開始找麻煩,夫妻兩人之中,一定有人會壓力倍增。
而能不能紓解這個壓力,就是考量夫妻與雙方家庭之間的溝通能力。
一旦夫妻兩人之間有人撐不住/失衡,其後果大家應該可以自己去想像。
這就是為什麼結婚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
再連結下面這個問題:
當男女雙方在交往時,除了戀愛之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觀察。
首先,很重要的,對方「願不願意」與「能不能」跟你「溝通」?
熱戀時的「甜言蜜語」與「獻殷勤」,常常讓許多男女誤會對方是可以溝通的。
但是真正的溝通,是在於雙方「起衝突」的時候,兩方的反應才是真實的。
而兩人在起衝突的時候,你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如何與對方「交流」。
如果在婚前起衝突的時候,兩方都無法冷靜溝通,那婚後真的會很吃力。
因為婚後會造成衝突的事情,一般都遠比婚前的更加難以處理。
兩個人能不能跟走一輩子,就看你們兩個能不能冷靜溝通。
再來,更重要的,對方「願不願意」與「能不能」跟你的家人「溝通」?
這個的重要性,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形容。
一個能夠跟你走完一輩子的男人/女人,絕大多數一定有本事跟對方家人有良好溝通。
大家可以自省,
有多少人可以輕易的應對各種類型的外人,但是就是無法好好面對自己父母?
有多少人在工作上,可以輕易的對付各式各樣的上司下屬,但是就是無法與自己父母好好應對?
就算你可以與自己的父母有良好的應對,相信也會有起衝突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你的另一半之角色就顯得異常重要。
對方若是能夠成為你與家人之間的潤滑劑,一如你也成為對方與其家人之間的潤滑劑,你們兩個能夠一起走一輩子的機率就會大增。 而你們兩個的後代,在將來能夠跟你們夫妻兩人有良好的溝通管道,也會因此而學習/建立。 你知道的,單純的「有樣學樣」。
為什麼?
很簡單的邏輯,
當對方「不願意」跟你的家人相處或溝通,那將來在某個時候,她/他也會「放棄」與你溝通。
別忘了,你與你的家人都是同根生,你的言行舉止都是深受你父母影響。
就算有人像我一樣,從14歲之後獨自一個人到處流浪,形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還要告訴你,我父母從小給我的影響,至今仍然可以在我身上看得到。
所以長期與父母住在一起的人,不可能不受到父母的影響。
所以,今天你的另一半對你好,但是不願意跟你家人好,那是因為你們尚在熱戀中,所以可以忍受。
可以未來進入「家庭」,熱戀期消退,各種現實襲來,屆時你的言行舉止就會像你的父母...
換句話說,對方這個時候與你的應對方式,就是當年他/她對你父母的方式。
他對你的父母好,自然也會對你好,反之亦同。
最後,最重要的,你自己能不能做到上述兩項?
若是自己做不到,那就沒有資格怪對方放棄你。
如果不知道為什麼,那或許人生的歷練還不夠,還有很多的人生課題需要學習。
而「結婚」並不是現下需要考慮的事情...
為什麼『結婚不是兒戲』?
因為離婚所造成的傷害,不見得只有夫妻兩個人。
如果婚後有小孩,那離婚對於孩子的傷害,會持續的影響到孩子將來對於婚姻與教育孩子的態度。
如果沒小孩,有多少年輕人離婚後會回家與父母同住,並且由父母負擔其生活費?
父母養你養到結婚,居然之後還要幫你善後,還要撫養你,甚至撫養你的小孩?
所以這是一個面對「責任」的態度。
輕易的離婚,講難聽一點,就是典型的不負責任,或負不起責任。
因此,一如「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離婚」也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
而「離婚」兩字,更不是掛在嘴邊的氣話,更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退路」。
=====
台灣現在的教育與媒體方向,大多提倡「自由」兩字。
但是鮮少著墨於隱藏於「自由」之後的「義務」與「責任」。
比方說,
某甲要求「言論自由」,那某甲要對他的言論「負責」,對他的言論盡到求證的「義務」。
某乙要求「行車自由」,那某乙要對他的開車方式「負責」,對行車規範盡到瞭解與認知的「義務」。
...等等。
但是台灣不注重這塊。
很多父母鮮少讓孩子從小體會與了解「負責任」與「盡義務」這兩項,
然後學校又不注重這方面的教育,
加上孩子們之間的互動也不著重於這方面,
更糟糕的是,台灣的環境更是如此。
電視上「名嘴」與「政客」可以隨意爆料,報錯了也可以裝死,絲毫不負責任。
除了台灣的法律不敢對這些「名嘴」與「政客」追究言論責任之外,
太多盲目的支持者也不願意讓台灣的法律對這些不負責任的人追究言論責任。
路上多少家長帶小孩闖馬路? 闖紅燈?
多少家長在家裡咒罵警察,只因為自己違規超速在先?
而同儕之間亦是如此,不是嗎?
你以為我們的孩子,看在眼裡,聽在耳裡,他們會學到什麼?
不多,就四個字: 不負責任
然後這四個字可以放入多少地方?
婚姻?
職業?
課業?
所以,與其在先抱持著「現在婚姻有更多的退路」,或是「何必苦守一個不滿意的婚姻」的想法之前,那還不如去花時間與精力先去思考如何「經營一個婚姻/感情」與「讓自己的婚姻滿意」。
而在這之前,請先學會「責任」兩字。
當一個人可以面對「責任」,就會知道自己的「義務」在哪。
當一個人經歷過「責任」與「義務」的洗禮,就會知道「自由」的可貴。
當一個人真的知道「自由」的可貴,就會知道「溝通」的重要性。

哇哈哈,好久沒看到你了,你的文章還是如此充滿智慧.邏輯.條理...

Molonlabe wrote:
(1) 因為無法吃...(恕刪)

說得太正中紅心了!!!
自由戀愛的歷史不過才五十多年,頂多就是父母那一代才開始,也是這一代最會亂搞,外遇最多,離婚最多,也證明這一套不合社會,更何況現代這種,每個人賺三、四萬,連自已都養不起了,還結婚、買車、買房。生存都有問題了更何況是婚姻。以前大家族還會幫忙,現在大家誰管誰的死活。離婚本來就是應該的,不離才是奇怪。
現代人包容性、忍耐力都下降,很快會選擇退路,很合理
因為很多都是搞大了才結

這種結婚會發現到很多的問題點
joe720325 wrote:
附近鄰居好多對年輕...(恕刪)

Molonlabe wrote:
當然,這種問題一定...(恕刪)


非常中肯,我絕少看到這種好文,而且還願意花時間寫下這麼長且精闢入理的文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