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白痴 wrote:
活到現在33了 都...(恕刪)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白話解釋-老子道德經
《白話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安定的東西容易把持,未浮上台面的事容易圖謀;
脆弱的東西容易扯開攪拌,細微的東西一吹就散。
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所以,我們要有所作為就要趁它未成形的時候做(禁於未發之謂豫)。
治理國家可不能見招拆招,而是要防微杜漸,
若等到亂象出現才處理就已太遲了,百姓可不是官員養的白老鼠。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雙手才能合抱的大樹,也是從種子發芽開始長的。
九層樓高的臺子也是由平地一擔一擔的土堆起來的。
行走千里也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九章說:「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國家是個非常複雜的有機體,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造成。
若將這個複雜的有機體以簡單的陰陽五行來理解,
就是說金、木、水、火、土五行要俱全,彼此相生相剋,互為體用,運作才能暢旺,
聖人能因勢利導調和陰陽五行即無為而治。
反之,君王若偏私執著於某一族群來操弄,短期或有效用但長期終將失敗。
(這段有點難翻, 簡言之, 做自己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 你老婆自然會出現。)
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所以,聖人採取無為無執的方式為政,顧全大局就不會失敗。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一般人做事,常在即將成功時卻失敗了。所以凡事要慎終如始,才不會失敗。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所以聖人教導人民要減少私慾,明白稀有的並不見得就是高貴的。
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
教導人民要認知生命永恆不變的本質,來導正百姓長久以來迷惘在感官相對差異所造成的過錯。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輔導萬物遵行自然的道,而不敢任意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