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父母給我的教育都是失敗的

skt88 wrote:
據我觀察..台灣父...(恕刪)


你的觀察大錯特錯

我家族有不少老師
從小學到大學都有
他們的親身觀察、接觸,比你的說法接近事實百倍

家長不是不教
是介入、干涉教育太深!
太多家長認為自己才是教育專家!
連當醫生的家長,這類行徑也所在多有!

形而上1006 wrote:
我們的教育缺乏宗教與哲學思考

我們奮鬥了一生不管事業成功與失敗
真的快樂與心境平和的人不多
根本原因是我們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宗教與哲學教養
只是把學生訓練成考試機器
當一個人沒有信仰與目標時,人生總是徬徨與焦慮
理想達不到時憂鬱與怨天尤人
理想達成了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仍然覺得人生沒有快樂可言

猶太人有強烈的宗教信仰與先人智慧寶典塔木德的滋養,所有心中有堅定信仰,很早就能妙悟宇宙人生道理
反觀台灣人從小到大在升學主義領導下,功利主義充斥患得患失,大多數人沒有信仰缺乏生活哲學,為了討生活也沒有藝術文化之修養!
奮鬥一生反覺空虛迷惑!
到廟宇神壇只為求家人與自己的財富與健康,徹底曲解宗教對人類的啟示
有堅定信仰的人到廟宇或教堂是思考反省自己的所做所為有沒有違反天道,以得到心靈之平靜與快樂

道與上帝是存於人心與宇宙之間
順應天道取法自然
老子道德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如果能領悟這些人生哲理與堅定宗教信仰就不會被人生之起伏所干擾



前台大校長李嗣涔認為,人生有兩套學問,一套是生存學問,一套是生命學問。

台灣教育體系過度強調生存,忽略了生命,許多人是碰到人生的關卡,例如,活到四十歲,人生都已定型,才驀然驚覺:「這是我要的人生嗎?我這一生難道就這樣了嗎?」

李嗣涔提醒,如果能在年輕時期,就建立好生命哲學,或許可以避免很多悔憾。
孩子~

可能因為你心裡有個想飛的心,但大叔還是要說很現實的話
你能讀私立,能去美國,這都是你靠父母的,不是靠你自己的(有說錯請指正)

台灣的環境就是如此 很無奈 無力 卻沒辦法

而你出身在傳統的家庭裡 會有加倍的壓力 也很正常的

但大叔要跟你說的是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經歷

如何將經歷轉化為未來自己奮鬥的目標 這取決於你自己

但你真知道自己要什嗎?

因為我的家庭跟成長經歷跟你差不多

中學老媽就是想辦法讓我讀私校 希望我讀大學

可是我在填高中志願時 做了很瘋狂的事 沒去登記高中 跑去登記五專

我高中當時聯考成績可以讀台中排第四的高中吧

現在說後悔 好像有點(因為沒有大學的多彩多姿) 但又因為我當初的選擇

現在空間比同學們多不少 變成現在多采多姿.....

其實,最重要的是

你要明確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

抱怨 要轉化成夢想的動力~
有趣的是,老美在經濟學的課本上寫道

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在過去能夠有飛躍式的經濟成長,靠的是成功的教育體制造就了人才

也就是你認為完全失敗的那套填鴨式教育,被認為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

結果你說他失敗,就因為你個人沒有很成功...?
你要不要去看個醫生,總覺得你的想法觀念偏差的有點誇張
怎麼說也讓你好好受教育了,開完眼界後飛不出去是自己的問題。
不能自己飛不出去,反咬父母做得不夠喔
某貓的生命三元素:書、咖啡、碳水化合物。
skirmish wrote:
有趣的是,老美在經...(恕刪)



假設過去真的是如此. 老美的這句話是真的.

那台灣現在經濟的狀況. 也是這成功的教育體制產生出的結果嗎?

=

那成功的定義是什? 大家認可的成功嗎?

持續 努力下去. 多一點想法. 多一些作為. 多一點反省. 多一點平衡.

家庭方面,若可以兼顧,還是要保守一點,取得一些平衡.

父母的想法觀念是很難改變的. 大部分的人也是如此. 怎麼平衡的好就得靠自己智慧與機運

這不一定做得好. 周遭也遇過家庭處理不好, 但工作不錯(薪水/環境/能力),感情卻沒順利.

結果很多種可能性. 人生充滿著許多問題需要面對與處理.

說到後來,只看到樓主以結果來決定過程,如果現在樓主月入10萬應該會覺得台灣教育好棒棒,如果當初在美國接受美國教育卻變成流浪漢,應該也會覺得美國教育好爛

樓主想要10年後有怎樣的生活,現在努力應該還不遲,而不是一直抱怨
"抱怨"人人都會有,但恨到認為都是父母的錯,要與
之斷絕往來...

這類文似乎隔幾個月就會出現,而且通常PO文的網友
思維方式都很極端.



總覺得,若樓主從小如願就讀期盼的西式學校,現在一
樣會上網抱怨父母放縱,誤了自己終生.

人生路要自己走,尤其成年之後若把責任都歸咎於父母
,那絕大多數人可能得從當年父母沒戴套,害自己投錯
胎開始抱怨起.
有病真的要看醫生

台灣就是很多人很愛忍 小病一直跑醫院 這麼嚴重的病就死撐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