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三十歲的大關離我已經有兩年之遙了
先說你的觀念
我覺得有多少錢就做多少錢的事情
你的能力只能買桃園基隆 那就去買那邊
何必太去在乎未來趨勢 女人跟男人不同 要的就是安全感
我情況剛好相反 住台北在桃園上班 來回要兩小時 其實也沒有這麼難捱
重要的是 你想要給她安定嗎? 她會是值得你付出的人嗎?
至於房價 我不是房仲 只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 亦是科技業
但我相信房價不會回頭的 又尤其你看的是台北市
簡單的說 目前全台灣的銀行房貸有多少 如果跌了25% 大家豈不是都不爽還了
這樣鐵定造成國內金融風暴 無薪假 減薪 裁員.....到時你公司何在?
即使你還有工作 你敢買嗎?
另外 以南港的價格 跌25% 我相信你還是買不起的.
我回覆你文章的原因是 這幾年也曾經陷入跟你一樣的情況 特別有感觸
今年年初買了房子(可以搜尋一下) 個人月入5W 每個月繳三萬 每天通勤兩小時 最後花不到一萬
雖然很辛苦(真的辛苦) 但是人生卻是有不一樣的視野及寬度
這感覺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去詮釋
所以 如果我的晚輩有相似問題
我會建議 在自己年輕時候 能力範圍內 盡量去買房子
共勉之
8051 wrote:
我有幾個同事都是買在這. 我自己是住內湖....
...我不是潑冷水.而是前年真的有兩個跟您一樣理論的朋友倒了大楣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
我每個月完全沒存款 剛好消磨殆盡
(不過 公司獎金還不差 都是靠年終/中 及分紅)
還有 我也因此結了婚
(因為女方須要"安全感" 滿足了她的需求 就甚麼都好談了)
家中費用含房貸完全我支付
女方將錢存下 a. 退休金, b. 投資
所以 萬一我遇到裁員 就可以利用女方的薪資
最後 我認為不可能要求"穩贏" 作任何事都會有風險
換工作有風險 結婚有風險 ...當然買房子也有風險
只是要自己想清楚 要的是甚麼 可以承擔多大風險....
樓主也是個年輕人 是人生可以承擔最大風險的時候
難不成要過了十年 到了中年才來考慮嗎?
不過我說說自己買房後的改變
以前 住家裡 吃家裡 用家裡...薪資差不多 一年只存了不到四十萬
現在有了壓力 龐大的房貸 我一年就存下(還)了約近七十萬
當然吃用(水電網路管理費...)都自己背
年輕就該多承受壓力及風險 因為我們都想年老時候過好生活 !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