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認為有什麼辦法跟想法提高生育力...?

krado wrote:
現代科技已經取代了..我們現代面臨的是最後一批戰後嬰兒潮的退休潮
我爺爺那代有11個兄弟姊妹(幾乎都過世了)、我爸那代有5個,在我爸那一代(民國50年左右出生)的親戚已經很多都只生一個了
當獨生子的年輕人,將來得扶養兩邊(娘家、父家)的長輩,如果加上小孩,家庭負擔有比較輕嗎?
你有沒有想過在社會福利制度下,平均一個年輕人要養幾個老人?
加上現在的薪資結構呢? 家庭負擔比較輕?

喔對了.... 內政部有壽命統計
1930年(民國19年)我查台灣平均壽命只有44歲左右,扶老壓力很大?
民國60年(1971)平均壽命67歲,最新民國104平均壽命80歲
80年來社會結構改變了多少,你會不會想得太簡單了.(恕刪)


以前的上一代是養小孩壓力大,養高齡的機會不大,

我這一代5年級尾的到6年級初的40-50歲的已經開始面臨老一輩的照顧(有的同輩的因為父親是榮民,早年他們被迫晚婚,所以父親一般都80-90歲以上了,而其他人的父親大都70歲以上)

我祖父這一代(1920-194x年生的),目前祖父的兄弟含他五人中目前還在世的有1人,平均都活到70歲以上,有在連絡的只有最小的五弟最近幾年不到70歲因癌症過世,而五弟晚年因為只有一個獨生女,加上離婚無妻子照料,所以住院這些事是由女兒和我爸幫忙,基本上他的晚年就是工作到因病過世為止(錢因為賭而沒留下資產),其他幾位都生2-3個兒子(祖父母生3男1女),所以晚年照料的人力上來說就很充足
大家負擔不重
而我爸這1940年代一輩來說,他和叔叔只要顧好9x歲的祖母就好,而由於現代醫學進步,基本上如果沒臥病的話,不用花太多人力照料
基本上無重大疾病的話老化要到80多歲才會發生,像我外婆是到80多歲開始退化到89歲器官衰竭過世,祖母是80多歲開始尿失禁等老化狀況出現,但智力都正常
像我父親,岳父母都年過72,還有體力幫我們這一代顧小孩,讓我們可以專心上班

有鑑於此,我婚後也是希望至少生兩個,以達到人力1:1的狀況(在努力下也達到兩個小孩),只要不要花太多錢去上些有的沒的才藝班,小學階段一般花的還不兇,學齡前階段小孩是由65-70多歲的岳父母和父母雙方在帶(算是幸運的狀況)

所以要提高生育率,基本上就是小孩白天要有人顧,年輕一代的夫妻才有辦法安心工作,政府應該可以補貼一些幼兒照顧的錢..


==============================
高齡化社會下,小孩只生一個真的太少了,獨生子女以後的壓力會很大
而且像我家一樣,70多歲的老人照顧80-90多歲的老人會越來越常見
飽暖思淫慾....
讓大家吃飽就....
回歸正題, 好像也沒甚麼辦法提高生育率...
尤其台灣產業跟不上浪潮, 加上全面機器人時代來臨,
失業只可能更嚴重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NeverGiveUp!! wrote:
無私與奉獻的愛及堅韌無比的心...(恕刪)


現代人很缺乏..要不然就不會有少子化的問題,尤其是我白領較高薪的已婚朋友,不少是認為會影響到生活品質(要花時間顧小孩,教育..)而不生
比起錢沾計畫,

同志結婚合法化,

少子化並不是目前的施政重點。

同同打砲董腮康才是目前政府的施政重點

神之隼 wrote:
首先臺灣生育力排名...(恕刪)


實行節育用品配給制.

神之隼 wrote:
首先臺灣生育力排名...(恕刪)


今日之日本 明日之台灣啊

少子化帶給社會體系的衝擊,其實可以透過延長退休年限的方式稍微改善
以前的人60歲就能退休,畢竟青壯年多可以擔得起,現在不行,就延到70歲吧 以此推算..
日本現在很多超市都是雇用老人店員

他們說這叫下流老人,因為到了老還要為了溫飽去工作,但其實...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均壽命可能提升到80 90歲
你覺得要生多少小孩,才能照顧這麼多老人?

更何況,你可能50歲身體器官就出了問題,60歲牙齒就掉光了,這些身體衰老的問題要伴隨你往後的40年50年 幾乎人生的一半..

如果不能少子化,安樂死合法化也不錯啦...

有些人可能真的不想拖著一身病的身體過完人生的一半歲月
Berith wrote:
你覺得要生多少小孩,才能照顧這麼多老人?


神之隼 wrote:
首先臺灣生育力排名...(恕刪)

開放一夫多妻跟一妻多夫,讓有經濟能力跟養的起的人,多生幾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