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我大概也差不多,
除非另一方也是經過長期訓練,否則即便你「覺得」我錯了,只使用薄弱空泛沒有重心的言詞也沒有辦法指出我邏輯上的失誤或是戳中問題的核心,甚至連提供我另一個角度的思考方向都辦不到,也許過了若干分鐘或是幾個小時之後我開始反覆檢討自己的言詞時才會找出自己的錯誤(如果有的話),當總算知道自己哪裡錯的時候 承認自己的錯誤時就會聽到「你看吧~」「自以為」之類的話,那我覺得很靠北耶 你們都用「覺得」在過生活嗎? 覺得我錯就反駁我,認真一點,不要覺得不好又說不出哪裡不好。
然後打完上面的文字之後我很迅速地思考了一下。
幹 這樣就是大家所謂難溝通的意思 哈哈
舉個簡單又有點長的例子。
曾經和朋友討論過義式咖啡的話題
對方算是業者,我算是重度義式咖啡饕客。
因為對方是較熟的朋友所以我跟他談論到了較敏感的問題 也就是咖啡的製作方式。
在這裡我的立場是"認為"他是錯誤的,雖然我不是業者但是在這方面相比我這位朋友我算是熟中之熟了。
而我們雙方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咖啡很難喝。
當然討論的過程中我舉出了各國各種學派的製作方式以及理念、飲食、生活習慣等等以及解釋了咖啡淬取過程的化學變化,並且避免談論到調味比例以及方式(因為口味這種事沒個準的) 而單純談論一杯咖啡濃縮液是否有"正確"萃取方式。
痾隨便講一個
如果版友有對義式咖啡有認識的應該會對半自動咖啡機萃取單份濃縮液僅僅花了2-3秒這件事情感到詫異吧
我這位老朋友是這樣做的 ...
敝人自己最短最短是有聽過18秒的..基本上離正常認知上的萃取時間已經有點距離了(大概25秒+-5秒吧)
OK當然為了避免各種我想得到的問題我在談論的時候早已從各種流派各國規格習慣以及業界的製作方式來做分析 以及萃取過程對味道上的影響與變化 以及改變的方向 大話西遊般..
當然最後我說得直了說道: 你從咖啡機溫度 水量 咖啡粉粗細 新鮮度 保存方式 填壓方式 保養方法 沒一樣有靠到譜的。
而這位朋友 說: 我覺得你這樣太主觀了
我: .......啊啊啊啊!!! (抱頭痛哭不能自己)
我想我們這些工程師是很難相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