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父母給我的教育都是失敗的

1.讀私立學校 -- 出國遊學 -- 你算幸運的精子了
2.美式教育有個好處,大多數人不太讀書也不升學,基層人力不缺,以你的情形,在那裏應該是屬於不升學的那一群,所以如果照美式教育的方法,你應該不用留學,高中畢業就可以去工作了,小七打工或賣熱狗都不錯
3.如果你是「不幸運」的精子,你在美國的教育有可能是 街頭廝混打架 -- 學校打混 -- 吸毒販毒,嗯,好棒的教育

其實你也不算太幸運,如果你不是幸運的精子,
你在台灣應該會讀公立學校。
你說的情形會少很多,少一點填鴨,多一點性向引導。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hodalar wrote:
我分享我的例子吧,...(恕刪)
是嗄

前面網友有提到了 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都要擠名校
結果為了公平 防弊 設計各種複雜制度
我常說教育部的觀念很糟糕 為了鄉愿 討好民意 結果一直想把名校拉下來
其實應該是讓校校變名校 各類型學校的學生畢業都能有出路
教育概念就是要這樣 才能慢慢教育家長放心升學(注意喔!升學不代表一定是大學 包含了技職教育)
結果搞到最後 連職業學校裡面都附設普通班 高職向高中靠攏
怎麼會辦的好?
我認識一位校長 他就能把原本不怎麼樣的學校變成很好的餐飲學校 畢業就有不錯的出路
怎麼會沒人來念?
有了這樣的教育制度
小孩才能有多元升學啊!

不過 現在環境這麼糟
我還是蠻認同:抱怨就一直只能抱怨下去 不管怎樣 未來是自己的 !還是要自己決定才是!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我就是填鴨教育長大的,2x歲開始就已經BENZ,ROLEX.
現在3x歲已經3間房無任何貸款。完全靠自己。

我很感謝小時父母打罵與填壓教育。讓我很早就能靠自己能力出頭。
年紀輕輕就能奢華過日。
同樣的教育,我只懂感恩,你卻只看到黑暗面,這就是我與你的不同。

就像前面有大大所言,你父母錯在讓你過太爽,還出國遊學咧。
我大學的學費都是自己打工賺的。

艾莉絲. wrote:
我的想法跟眼界一直到我大三有機會到紐約順便研究留學資訊時才打開,了解到歐美國家的教育文化跟方式跟台灣的升學填鴨主義差了這麼多。
我去參加加拿大留學的講座,留學生主持人告訴我,加拿大的孩子,真的就跟電影裡頭一樣,整個小學幾乎都在玩玩到中學,一直到高中才有所謂的課業壓力。


艾莉絲. wrote:
後來考不上衛道,我去唸了另一所私立學校:明道。雖然當初念的不痛苦,交了不少朋友,今天看來,也是一項錯誤而且荒謬的決定,可能還影響了人格的發展
在明道的時期號稱"全人發展,發現你自己",實際上卻是每次段考都排紅榜,


以上是樓主的引言,
當初考明道,號稱「全人發展,發現自己」,你念得不痛苦,交了很多朋友,結果錯誤?
你當初怎麼沒看到錯誤?

你大三的留學講座,你覺得不錯,有沒有想過主持人廣告打很大?
你體驗過了嗎?你的眼界看到了留學生的未來了嗎?還是停在主持人的話術?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天下父母並非都能教育孩子。
教學,指的是教與學。你父母沒把你教好,那麼你有把課業學好嗎?

父母總是要求你,朋友總是鼓勵你。請思考原因。
當你好心的鼓勵朋友說,被fire了沒關係,朋友的生活費誰出?最後擦屁股的總是「父母」。
許多自己都無能都是來自朋友的「互相取暖」。
多認識年長者,才能開拓自己的眼界。

艾莉絲. wrote:
台灣的父母愚蠢的認為孝親費是理所當然,實際上亞洲父母只是把小孩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當你總是使用父母的資源而不自覺,總在抱怨自己的父母,
請去申請就學創業貸款,然後自己還。
最好再精算一下,你從小到大的奶粉錢、尿布錢、飲食住宿費,然後一併還給父母。
學費、補習費就不用還了,因為你覺得是被逼的(事實是你也還不起)。

不要給父母孝親費,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你只要「還錢」就好。
看起來只是因為女朋友跑了所以開始把一切都怪罪別人的一篇廢文而已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這裡的台下就有很多的填鴨打罵教育
也有很多的死背硬功夫



每個教育方式都有它的死角
只要父母盡自己的能力協助孩子,沒有背棄教養的責任
孩子不該以自己的成就高低來責怪父母
說好的努力、奮鬥、刻苦、打拼呢
自己真的做到了嗎?
我同學現在在紐約 小孩也是從幼稚園小學開始就要擠名校

某個年紀以前的人 哪一個不是這樣一路填鴨一路打上來的 也還好吧 要不要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跟現在學校完全不能管學生來比 我比較喜歡以前邊打邊填鴨的方式

自由自在的思考當然很好 但是也要先把東西塞到腦袋裡之後 腦袋裡有東西才有思考的能力吧

當然這是指一般人而言 高智商者157或180以上均不適用
本王大概能理解你的心情...哇哈哈...

本王很少提起自己過去唸書時的情況,其實本王過去唸的國中比你競爭N倍

幾乎大台北頂尖的小學生都聚集在這所學校,而且這學校不僅是升學主義,以當年來說,體罰教育更是聞名

打罵就不用說了,成績不好的學生跪在客堂上 或 教室外的走廊上,也不用覺得意外

本王過去當小學生總是班上排名前3的,可是一進到這所學校,比本王更聰明的天才學生多的是(當年坐本王前面那個同學,唸台大醫學院,目前是某醫院的骨科醫師..哇哈哈),本王淪為倒數,當然被處罰的過程就更不用說了....哇哈哈...



其實,本王當年心中也有埋怨,常常想著,如果父母沒送本王進這所學校,造成本王的信心被打垮的話,本王現在無論是學歷.發展應該會更順遂

後來本王考的不好,唸了三流的私立高中,因為閒閒沒事,所以寒暑假,在外面做了一些粗工.苦力.搬傢具

這時本王才了解到,父母是怕你將來受苦.受折磨,或許他們的教育方式錯了,但他們的出發點是愛,只是這愛被扭曲了


雖然本王最後沒有頂著高學歷,也沒有三師的頭銜,不過發展倒還是不錯,也認識了很多朋友,也常常幫助弱勢,為社會進份心力,最重要的是,學著去同理.理解,把心中的怨恨放下,才能裝進更多美好的事物...
我認同打罵~但也須鼓勵獎勵!

我爸媽只要小孩犯錯~就會念罵!不至於打!

但是當小孩做對~也有自動自發做事!

卻不願意說出幾句讚美鼓勵的話~

罵跟念都很快~但是鼓勵小孩卻都不願意說出!

所以我從小就很討厭儒家思想....

我以後有小孩雖然會叫他要乖乖念書~但我相對小孩有做好!

我一定鼓勵!!獎勵!

艾莉絲. wrote:
我八年級從小六開始...(恕刪)
自己做不來,怪父母何用?

父母說考上台大法律,當法官,前途好

有錯嗎?

是你自己考不上


魯蛇就是魯蛇,去到別的國家,也一樣是魯蛇

因為問題不在別人,不在父母,而是你自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