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isiveman wrote:其實我認為只是被放...(恕刪) 前面有版友也提到重點,無論對於男女,交往從過程到結果,基本上就是損失遠大於獲得。至於宅男單身會比較多並且追逐異性特別努力的原因,除了天生出生的男性>女性外,宅男在追逐異性的原因,很多時後讓人很感慨...因為他們只想獲得男女交往中的紅利。應該是在3年前,我在WOW以及其他網站上遇過不少男性的想法,"交女朋友好難"+"為什麼女性就不能同甘共苦",有趣的是,那些男性通常都不到30歲,對女性的想法普遍有女性就該跟男性同甘共苦...但是那些男性並不努力,(這部分比例的男性,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多。)不或那時候我還沒來01,在其他論壇玩。其實我在那時後的說法到現在依然沒有改變,那就是要該位男性"站在女方的角度去看,這個男性是否值得。"。不可否認,台灣現狀基本上就是坑殺一般家庭,而被坑殺的部分在於經濟,自然女性會希望男性來彌補,即使是女性搞出來的。台灣人很健忘,常會忘記自己做過得事情叫囂,當初搞出搞慘婚育家庭的女性,現在的婚育家庭剛好輪到她們....很無奈,但是事實在眼前,當時年輕女性覺得從單身補貼育兒家庭叫作"懲罰單身",所以那時後的育兒家庭的女性很可憐,10多年後換當初那群女性成為育兒主力了,於是悲劇再度重演,只是這個悲劇多了另外一個解套方式,要男性負起額外的多於負擔。事情的開始至今說真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單純就是不同立場的人站在他們立場上發言,只是後果就是,婚育門檻"超級高",男性可能拼一輩子都沒達標,但是換個方向想...其實女性更慘,男性就算宅男一輩子,好歹也會想努力存點錢,相較之下,覺得男性救是該負擔家庭經濟而不規畫未來的女性,其實老了更慘,光是多了那5年的餘命...光那開支就嚇死人。很多時後站在天秤的兩端去看這事情,真的就是滿滿的無奈,男女各有其立場,不過就是時代的另一種悲劇罷了。
啾啾和獎獎 wrote:另外01這裡有許多...(恕刪) 真不知道01在大陸那麼紅,也不沒想到我在這發文,會讓大陸女孩笑話.真是罪過罪過.從民國60年代開始到現在過百年,女權的改變這不用多說,就像大大與其他網爭論的情況一樣,在每個年代,都有人認為女權>男權.也有人認為男權>女權.我想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不同的時空背景,雙方的背負著不同的壓力,誰背負的多一些很難說,要論斤論雨來比,那是比不完的.不過,也從世界的趨潮流來看,兩權運動不斷,也讓兩權之間"儘可能"平衡,華人世界是男權時代,雖著國際潮流,女權自然抬頭,但是否平衡,這無法定論,因為人都不滿足,女人們總說要女權抬頭,男人們總說如權太過了.這樣的爭論就映在此處,但在日本報導之中,日本男性情煩選擇單身生活,其中一項因素就是女權抬頭,因為有許多男性在女性面前不在有"絕對優勢",所以選擇單身,而女權抬頭,也讓女性開始意識到,婚姻并非必要,有時單身比結婚更自在,這也是男性"被迫單身"的原因之一.此報導讓我感受到強烈,世界潮流的改變,在東方社會造成的影響,其中日本男性讓我更是震撼,或許是我還保有較為傳統的"有婚姻才有性的想法".小弟還是認為,時代的變遷就算在快,男人想要取得性,需要經由女方同意,這與原始不同,但社會的發展下,因"取得女方同意所付出的代價太高,因為而選擇無性",這讓我很訝異,其中日本男性想法讓我更是無法理解,男性長期的壓抑之下,直接自我催眠無性生活.而讓我不驚訝的是,台灣也開始有一小部份的男性有同樣的想法,不知這會不會成為一種趨勢,但小弟認為,日本有此情況,我們多去正視,別有那麼一天無可捥回時,在去探討,那就來不及了.
1000個男性當中,有幾個願意娶薪水比你低的女性?最少900起跳吧! (有差嗎?)反過來!1000個女性當中,有幾個願意嫁薪水比你低的男性?從100開始減少吧! (能有幾個陳X真小姐?)當這種情況還來個女權高漲或俗稱男女平等,會發生什麼事?女權高漲過後,難道女方就更能接受低薪的男方嗎?看起來是更不能接受吧(從10開始減少)!以前一個朋友跟我說,男女平等?除非女的跟男的一樣當兵,而且女方思想上可以接受男在家女外出工作,可以接受男方薪水比妳低時,再來談平等也不遲!還補槍說為什麼都是男方去載女方? 甚至沒車子還不行!最近我朋友又說,連AA制都無法接受的女性,有什麼資格去跟男方談平等!男人好當嗎?如果我是富二代,可能日子過得很爽,日日笙歌!但如果我只是普通低薪上班族,但可能單身生活比較適合我!日本男性會如此也不奇怪!台灣也開始如此了!
我現在在東京的巢鴨jr站。櫻花妹口爆只要6000日元如果不會說日文的可以去看VR的A片,一小時1500日元,還附一個飛機杯。說真的如果只是要發洩的話花錢就好,根本不必走入婚姻。現在的人是這樣:經濟強的男人不必取,只要肯花錢,什麼女人都抱得到。經濟強的女人不用嫁,反正比她差的她也看不上眼。自己要懂得把日子過好,至於異性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一點都不重要我出國幾十次,去中國就找中國妹,來日本就找櫻花妹,去歐洲就找愛沙尼亞妹跟希臘妹。會不會過日子很重要,不要一直把焦點集中在女性身上。
很多男性覺得女性意識抬頭、女權受重視,對男性不利?事實上「父權思想」對兩性是「同等的不利」你在 01 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男性對女性的抱怨,認為整個社會對男性的期待讓他們壓力過大,幾歲前要有什麼樣的事業成就、要有車、有房、身為男人應該.....如何如何,不然男性就有打光棍的危機,這些跟「剩女、敗犬危機」一樣也全都是「父權思想」的副產品就算是異性戀,每個人都兼具男性跟女性的心理特質,當你在一種很愛強調「男人應該怎麼樣、女人應該怎麼樣」的社會中成長時,它就是在壓抑每個人跟自己生理性別相反的特質,什麼男人不能輕易在人前掉淚跟卸下武裝訴說心事,女人有抽菸、刺青跟罵髒話就扣分....等等一堆「執著於性別身份」的枷鎖與其這麼怕台灣男性跟日本男性一樣,不如去反思,每天綁在一起的婚姻制度、長期關係真的很符合人性嗎?有多少人是臨終前,如果問他人生重來,他會選擇單身的?很多人類制訂出的理所當然的規則,都是在對抗人性中包含的恐懼(害怕年老孤獨等等),但隨著世界人口越來越多、競爭越來激烈、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一切越來越複雜,很多舊觀念、舊的制度跟形式的改變,是否才是一種「過去人類違反自然的反撲」?當這個世界不再那麼適合更多人生存,生兒育女不再是好處多於壞處,自然而然人們對「找個伴侶來綁在一起一輩子」就不像過去那麼的急迫,你應該也有當初承諾的很美麗,之後再也無法忍受他、必須分手的經驗吧?親密關係本來就是不容易的,現在的人只是不像以前的人會苦逼自己罷了不是現在或以後的人生的孩子太少,是之前(尤其戰後嬰兒潮)的那一代人生太多了!社會資源早就不夠,想想在你爸媽的年代,只要不是混得太誇張,工作基本上沒像現在那麼沒保障,現在你再怎麼努力,都有可能一場空,正是因為世界人口太多、太過於憎多粥少,尤其台灣的人口密度真的非常可怕,日本人口密度也不低,很重要所以要再說一次,不是現在的人生太少所以老人們的養老金沒著落,是以前的人生太多、已瓜分跟佔據掉太多資源了,所以家庭結構的演化過程(一人家庭的增加)我認為也是自然調整的一部分
台灣已經徹底成為一個反智的低能社會很多人把問題怪罪於父權思想"背後靈"的作祟就像把一個人的腦袋砍下來一樣然後指責那顆腦袋父權你看! 是那顆腦袋在父權人的身體是不包括那顆腦袋的~否認腦袋也是人體構造的一部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沒有女性支持那樣的不平等思想思想又怎麼可能延續只因為父權存在個"父"字所有罪過自然就又回到男性身上當代還有台灣女性在綁小腳?當代還有不能念書的女性?當代還有不能自主人生的女性?當代還有成就不能超越男性的女性?男人如果表示"你們女人就是應該在家帶小孩"女人會說都什麼時代了還存在沙豬的思想當男人說成家就是該有房買車是女性的沙文思想女性會說這不關我的事喔~是父權逼我非要這麼想的大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女作家事件當民粹一面倒的批判作家父母沒有給孩子所謂的"性教育"台灣人卻沒有想過幾乎沒有人的性教育是給父母教出來的當我們沒有受過父母的性教育我們卻能去批判他人的父母不給小孩性教育小孩子也是任性既想享受成人的性事又不願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願承認自身失當的部份卻把過錯轉嫁給父母以輕減自身的罪惡感就像父母不買iphone給小孩小孩就要跳樓表示自己是正確的民粹則自己洗腦斯德哥爾摩這就是低能弱智的集體社會一個十幾歲的少女跟一位中年大叔放在任何父母的眼中根本沒有可能又哪裡來產生性教育一切流於宗教式的同情跟憐憫絲毫沒有解決問題的決心跟作為當大家抱怨台灣有許多的恐龍法官百姓其實就是那個侏儸紀(民粹)老百姓在抗議恐龍法官的時候沒有想過真相或許只是彼此在相互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