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aRT wrote:
上次發表感情狀態後,.

十幾年的哥們,一直在低谷都是陪伴,看電影,吃飯,旅遊等等,沒辦法,兩個都風象的,水瓶,和天平,沒有太多交集,也不想討論太多,旅遊,走路是目前定期的活動。..(恕刪)

當一輩子朋友 也不錯,
𣎴會因交往,分手,撕破臉,
連 朋友 都作𣎴成。
aavicky wrote:
我還蠻喜歡看 q大 ...(恕刪)

所以,妳是來讀書的
讀人書
聽別人的故事,學習
妳就可以用一個平靜的心
一個局外人的角度
觀察問題和解答
不帶情緒,把一篇問答看完

可,來問問題的人,立場就不同了
沒有一位提問者是想被剖析,研究或臆測,我又不是來演一隻猴給你看,滿足想看戲的樂趣?

提問者只想被理解,被聽懂
或許在被理解中也慢慢看清自己的問題
找到一個心的出口,慢慢平靜

阿德勒心理學,講的人性,喜歡指揮他人解決他人問題,其實只是想滿足,自己操控他人的樂趣,人性都有這塊,所以人性好八卦是非…好說人長短,好給人答案,如果對方不按你給的答案走或不回應,會生氣,因為你並沒有操控到他而感受憤怒

在二性區看文,有沒有常看到回文的人幹架起來?舉起手指不停說你妳就是這樣這樣才會,接下來人身攻擊字句都出現了??一副啥都知道的神氣樣??我是不會跟這類人交談的
不去滿足這類人好批判的欲望

去找心理師諮商時
心理師是一個很安靜的角色
他不是提出自己很多的觀點
讓人知道他很專業,很強,讀很多書
那他就只是想支配來諮詢者
而不是了解他她

心理師會先聽,讓對方說,適時的拿出面紙,先安撫情緒,或轉化情緒,氣氛對了,對方才可以好好講,再選擇適當的時機,用簡單的問句,和他互動,陪他慢慢找到問題或心結。

和女人交談,不能太理性腦,因為想交談的人,是帶著感性腦進來的,多半帶著更大的情緒
這也是為個很多人來問問題,愈問愈生氣最後沒解決問題,還帶一肚子氣下去…


我也會看Q大文,如果我有空時。
不過Q大常會和當事人有些衝突,當事人會反應你到底在教訓什麼,落落長…
其實Q大的文很理性,也沒教訓人
但在情緒上的人
真的看不下去冗長的分析

學生時代學校都會請到很棒的人來演講很多主題,但會去聽演講的人,永遠小貓二三隻

這為何???這是人性啊

我承認,我也不太去聽教授都會罵你們這些學生不上進…那是因為團康活動和聯誼打屁,更吸引我啊


aavicky wrote:
當一輩子朋友 也不錯...(恕刪)

隨著歲月或人際關係的經歷
總覺得愛情是來折磨人的
Elizabeth chloe wrote:

心理師會先聽,讓對方說,適時的拿出面紙,先安撫情緒,或轉化情緒,氣氛對了,對方才可以好好講,再選擇適當的時機,用簡



我也很認真地再去理解Q在想啥
但看到很多名詞,我就垮了。然後只要別人講啥,又一直在那邊打轉。
上次為了我就討厭笨蛋,又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因先決條件 , 不要冠那麼多名詞給我。 我會把目標找出來。 但不是這樣看到甚麼就擠擠一堆在那邊, 批判。每次為了定義雙方的名詞,就還要取得認知。
然後又下結論。

我除了要理解目前的狀態,還要想辦法去把問題給抓出來,更要去應付眼前的。
就像工作的部分。
下面是我偷渡我目前工作遇到的。

這都是五月的狀態。我被客訴三次後,直接抓到問題。
光光一個代辦的受理,代辦她拿一堆件完後,一次送多件來,送多件不打緊,然後後面都請用戶直接進客訴。


進客訴就被我最討厭的女人一直催, 說這誰誰進客訴, 怎樣怎樣的。
好。 當我處理這客訴時,整個就卡在這邊,我還有其他水電要做的。
那個代送又四處放話說,我不受理。不怎樣的。
責任都在我身上,只有一個一個處理。
先看客訴案件用戶的水電是誰,直接問, 你家還有誰有問題的,一次把我帶過去看。
再來, 我直接和代辦的說,你這樣一次送完就沒你家的事情, 沒關係,你繼續,還有去和我家主管講,我沒辦法弄你的,請主管把我換掉。

繼續的部分,我請其他水電假日帶我去看他自己的,壓時間一個一個處理。
也告知主管裡面的狀況, 甚至把自己程序和主管講, 因這責任確實不是我的,
我採取先去地理環境,件數相似的南投所請資深的人看我的狀態,微調我目前的方式, 再來去找水電們認可的台中,去制定SOP。

我也和所有水電講一句話, 那種送一堆,然後再用客訴來插隊,你們也可以。 我請他們開始比照辦理。
我們全部用客訴來排。 把狀況直接炸更大一點。
還要應付外面的聲音,外面都說,我擋人財路,性命危險之類的。


光這樣幾個動作,就花上我兩周的時間,先處理問題,把那個人炸出檯面,然後去包圍處理。
這講起來很簡單,很有戲劇化的感覺。但對別人做的話,會有不同的想法。

要考慮到會不會再擴大,事實上我大主管不挺我,每次不是說叫我問股長,他很怕和我對話
他只管上面的交辦,所以我的心理素質要大,且策略要很多。


這次的部分,我很清楚, 我沒再鬧。 且很快速的在處理, 甚至馬上就把這個人炸出檯面,聽牌。
哪有辦法顧得了是不是會黑掉,是不是會怎樣。
只顧得了,我的案件有沒有辦法進行,和我是不是會因為這次又吵到壓力過大要去看醫生。

但其他人就會一直問,你怎麼可以讓這種事發生。
一開始就要怎樣。 你這樣很辛苦怎樣。
一開始你怎知道會這樣,有問題的這個人,陪我快一年,後面才發現,她都不負責,帶我看完一堆之後,就沒她的事,也不跟催,有問題也不處理。我就要和水電對罵,被用戶催。
比較後,思考後,才知道的。
我要面對10個以上的水電,不同區送進來的,有的很好做,拿著好做以及難做的在那邊對狀態,才分析出來,還把好做的水電取得聯繫,去理解為什麼他們的案件我能做快。
他們說他們常送台中,台中這樣要求的。

我把我的狀況和那些經歷多的其他水電,對方只講一句,陣痛期。 我馬上就知道問題在哪了。
對他們來講,這是過程,會經歷的,也不是太大問題。
因這句話跑出來,也認知,有人看得懂我現在處於甚麼狀態。

以文章來講,我的文字敘述,真的太少描述。

我知道為啥Q後面講的,我會發火。
他會在字面上去做預防性的改善,這點我講的不是很確切。但他沒考慮到本質是甚麼。

我會回他這些。是他的文字讓我覺得,我沒有這樣思考過。或者思考過,他還認為有狀況。
但當下確實只能到這程度而已。

我也清楚,當我回這些帶有情緒的字眼上,其實不明智。
人面對面講話,就有傳遞的問題了,透過文字,更有這問題。
到底要表達甚麼。 可以取得甚麼樣的協調。
要透過文字上的溝通,你要看對方接受的了還是接受不了。
用一兩次就要定江山的方式。
只能說。 有可能,但不是常常。
對一個目前都要溝通, 協調, 訂規範,動腦的人來講, 要清楚局面以目前可以做甚麼,是第一個先決。
lumaRT wrote:



來整理我自己的問題
1.到40多歲才覺得,結婚生子其實是有可能的。我也想要有人陪。 也想養狗。
2.吸引的對象往往都是內斂被動的。 甚至有每天都打電話關心聊天的哥哥。
3.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以至於不會追問交往的,我們要結婚嗎 ?我們有未來嗎 ? 或者對陪那麼久的哥們說,我們要交往嗎 ?要不要乾脆訂個日子公證。
那種很多人喜歡問的交期問題,我都沒問過。哪時要怎樣。
光這個,就會被很多人講, 為啥不確定。 但就覺得沒看到要和不要,也沒有很在乎。問了是沒答案的。有答案早就有答案了。
光這句(就覺得沒看到要和不要),又會被說,你怎知道。你不試你怎知道。 這就很多迴圈和判別式了。
4.以我的想法,只要認知到問題在哪,就有6成的機會慢慢地進行中。
在過程中當然看不到結果在哪。不就已經準備好就好了。 其它就能走到哪算哪。
對我來講有結婚生子,是另一個路線。 不就都過日子而已。

我能處理的
1.有能力陪朋友,繼續陪朋友。會帶那個五歲小孩去游泳。都從陪小孩身上得到養分,
2. 繼續讓自己靈魂體是很好的狀態,當不管甚麼機會來時,才有辦法接招。
Elizabeth chloe wrote:
提問者只想被理解,被聽懂
或許在被理解中也慢慢看清自己的問題
找到一個心的出口,慢慢平靜
被理解...被懂了之後...
往往是越演越烈...
看不懂身邊有更優質的追求者,為什麼還要糾結在這位男友身上?
是我早就斷得一乾二淨,為什麼要折磨自己
斷不了肯定有它的原因...是吧
azo2ka wrote:
看不懂身邊有更優質的(恕刪)


我在想這怎樣回答你。 
當初和目前的交往,工作上慢慢接觸, 才交往的。
後面都發現他很被動。 好像沒有我也沒差一樣,都是要主動去找對方。

一直沒有考慮哥們就是,定位的問題。也是有考慮到友情這塊,但也在他不主動。 也沒有繼續
我是看不懂甚麼叫做主動。 好吧,來找我,吃飯,看電影,這是例行活動,之前就有。


是這次工作問題,他當司機才發現他的這個表現很耐人尋味。
不過這樣講起來很像就是腳踏雙條船,永遠有得選擇一樣。
不知道該怎樣講,在現有可以處理的方式。不就只剩順其自然而已。

但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要配合我工作的, 也就是我的選項。從這點講下去,會變得很不堪。
出發點並不是從這邊進行的。
工作上要同理自己的不多,會給上幫忙的,也不多。
光一個工作上的陪伴,就是個很大的學問。 
經歷10幾年,才取得這樣的平衡

我在20-30歲完全沒辦法在工作以及感情上做平衡。
後面因變強大之後,需要幫忙,需要協助,怎樣協助,到甚麼階段,都會告知。在不怎樣的幫忙,都有用途。

我並那麼有揮霍的本錢,但也沒在著急。
著急地話,不是這種的寫法。

某位47歲版友寫的文章,是我的借鏡。
我沒太多小劇場。
不想和目前的聊,是因為對方沒主動找我,在看他哪時找我。
lumaRT wrote:
我在想這怎樣回答你。...(恕刪)


看我寫的最沒負擔

我是百分百理性腦

一刀切下去是好是壞馬上清楚

二位男士呢?如果經過幾周生活朝夕相處

跟那位在一起心理生理舒服就是那位了

也就是個性跟生活習慣不衝突

三觀相符就是他了
davidchange wrote:
看我寫的最沒負擔


是阿,你的最沒負擔。
其實快有答案了。
交往的那個應該快要自爆了吧。
這一刀切下去,下一刀也會很清楚。
就我生日或他生日,公證。就這麼清楚的時間點
一個十月,一個一月。 
情感相處是兩個人之間,交互影響的。
談戀愛可以增加自己的某些知識或習慣,當然增加的可能是自己要的,也可能是自己不喜歡的。
好比我有個朋友,跟某任女友分手後,突然變得很喜歡搭大眾運輸沒有目的的在某個地區『兜風』。因為他的前任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大眾運輸。有很多習慣都是交互影響產生的...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因為情感交流與經營的方式相互靠近,相互學習、相互成長。

樓主老是只要我打一堆,就很喜歡用『不懂』兩個字來回應。那是你反應機制的問題。
所有的情感問題,基本上都是堆疊而來的。如果一開始雙方認識就有很多問題,兩個人根本不會在一起,不是嘛?比較少人會那麼自虐,兩個人越不可能,越想要在一起吧!?

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隨著時間改變,要嘛兩個人越來越靠近相似,要嘛兩個人越來越疏離迥異。

我很常看到或者聽到很多人喜歡講『我要得很簡單....』
通常這樣講的人,要嘛情感有問題,要嘛就是單身。
我的疑問是,如果你要得很簡單,你怎麼會要不到?或者這樣說的人,本身就有限制性信念:『「那是」我要的,「可是」我永遠要不到』!?
否則『要得很簡單』,怎麼會要不到?是伴侶不願意給?還是伴侶無法給?或者其實自己不敢要!?就樓主的情況來看,你似乎是不敢要,雖然你說出口了,然而似乎還有很多『但是』沒有說出口!?
那就好比上面也有版友提出質疑,於是妳又退到防禦基準線,替自己做辯護,妳跟誰有革命情感,那又如何?退後還是能當朋友不是嘛?既然有更好的跟符合你要出現了,何以你一直都覺得都是對方沒有行動的問題?那些條件的符合是誰要的!?是你要的?還是那個符合條件的人要的?
你要說跟誰有什麼樣的情感,so what?所以現狀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是嘛?介於有跟沒有之間!?這是一種情感的『囤積痞』。不願意斷捨離,那麼你要的,永遠只能是『很簡單但是就是無法擁有』!?地獄是自己挖的,願否美夢成真,那是自己的選擇!(參考:1998羅賓威廉斯主演的『美夢成真』)

該說的都說了,很多也是重複說的,如果你還是看不到自己正在做些什麼,那是你的選擇。
或許時間還沒到?夠痛就會醒,夠多覺悟就能改變。如果不願意醒&悟....就讓時間繼續吧。
用炒鍋炒菜的時候,每個人做翻炒的選擇都不同,但是食物能存在炒鍋裡面保持美味的時間稍縱即逝...
情感其實也一樣。很多時候,該下決定時,猶豫不決,那麼適合的人,不見得都願意等...
或許賞味期有限,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鐵胃』
『心態決定未來,選擇權在自己』

--------------------------------------------------------
我上論壇不是為了操作誰,或者讓誰聽我的話,那為我來說沒有意義。
每個人花時間上網、上論壇,要獲得的....都不同。
目的不同、心態不同,給的回應就不同。
只是為求助者來說,自己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要的是答案?答案分成兩種,一種是透過自己生命經驗萃取出來的智慧。
另外一種是他人生命經驗萃取出來的智慧。然而別人的智慧,到了任何人手中,只會是知識,只會是訊息,不會是智慧。這就好像看水電師父的『手尾』一樣。每個師父都不太一樣。看完了,學到了,還要能融會貫通,才會是自己的技能之一。否則看完就是看完而已,知道那個過程是怎樣,然而自己實做可能會是另外一回事。
求助者或發文者,要的都不一樣。
『心態決定未來,選擇在自己』,我的文章,就是圍繞這兩句話寫的。永遠都會是...
我寫文章是因為我做了選擇,我並不預期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許讀的人懂了,或許讀的人怒了。那都很好,這是開放空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生命是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很少有人能在心靈上困住誰。

心理師做的其實不只是陪伴,還有更多的整理與面質。如果只是需要陪伴,不要找心理師,那樣的花費太驚人,陪伴找能陪伴的朋友就好了。心理師是按小時在收費的,費用少說都是k起跳的,我還沒看過低於k收費的心理諮商師。專家不喜歡上論壇的原因在於,論壇的呈現太單一,這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呈現。就算是透過文字,還需要當事人用比較大的情緒能量才能呈現自己的情緒。然而真實面對面諮商,很多時候只是某些細微的微表情、身體姿勢甚至是身體的溫度改變(還有很多訊息,眼神、膚色...,就能知道當事人可能內在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可以迅速立即的做詢問釐清。然而這些在論壇上都沒有辦法做,所以如果問題太大的,私訊我的時候我都直接建議去找專家,因為那不是你我在論壇互動或私訊可以解決的。
論壇只能處理意識形態的東西,身體跟心理是交互影響的,然而論壇很難當下就去做身體感覺得詢問。同時論壇因為要寫出來讓人懂,所以很多訊息都是透過『思想』的轉化!這樣一來,都不知道是第幾手的訊息了...
這也是何以我很少去分析案主或苦主口中的另外別人是怎樣的原因。因為分析的只是苦主或案主以為的那個人而已。那非常有可能是框架,而困住案主或苦主的經常都是這些認知框架...

我不是心理師,如果我是,我絕對不會把時間花在論壇上,因為其實不會有時間上網,能有時間吃飯填飽子讓自己健康都很不容易了。我的手足是音樂治療師,她超忙的,通常都是病倒了才有『機會』休息...
受人以魚跟受人以漁,我比較喜歡後者。
只是有的人更喜歡拿到魚,而不是學到如何捕魚...
那麼我只是給出,至於誰要拿,或誰不拿。與我何干?施比受有福不是嘛!?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