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結婚時,我們兩個也是租房子
租了三年後,覺得租金這樣丟下去,佔年度開銷比例好高,所以當時就買了房子
至於負擔嘛....
當時我們兩個月收入合起來也快十萬,每個月亂亂花,也可以存個2萬
你可以想像兩個人合起來一個月就開掉7萬多
當時是衣服沒有百貨公司專櫃不買,包包沒有一萬不買
手機一定是萬元以上最新款式,一台最多用一年
說有多奢侈就有多奢侈
後來買房之後,一個月付3萬的房貸
說辛苦嘛,也還好,就只是從百貨公司專櫃貨變成HangTen,Net貨
手機從萬元以上手機變成萬元有找,而且至少用1年半到兩年
兩個人三年內沒換過電腦
後來開銷縮減後,拼一點,甚至一個月都房貸都是還5萬以上
過沒幾年莫名其妙就把房貸還完了
房貸還完的隔年第一個小鬼剛好出生
就把原來18坪的大套房賣掉,換成27坪的兩房
一瞬間又多了近7百萬的貸款
當時的算盤是打得很好,因為洽逢2008金融風暴,利率低到不像話
再加上一堆什麼政府的優惠貸款,再加上寬限期
這間房子我們持有3年多,平均每個月付出的房貸本金利息也才約2~3萬而已
後來因為第二個小鬼出生後老婆沒工作了
我一個人單薪養一家四口,還要付700萬的房貸
覺得經濟壓力變大很多,而且財富自由度非常差
所以就趁高點把這間賣掉,改買公司附近比較便宜,但是更大的房子
房貸從700萬剩下不到50萬....
當然,地段差了房子未來的增值少了
但是財富自由度大增,生活品質提高非常多
當時10年前就算我們兩個人不買第一間房,到現在身上的存款至少也是好幾百跑不掉
沒有什麼一定要買房的理論,就只是在當下做出最適合當時生活最好的決定而已
提供給你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