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mail收到的網路文章,供樓主參考
你們真的情投意合嗎?
一對陌生的男女在第一次見面之後,也許會有一種「來電」感覺,這是愛嗎?
原本兩個互看彼此不順眼的男女日久生情,這是愛嗎?
當你偶然間碰到一個異性,發現他喜歡吃辣的東西、喜歡聽R&B音樂、喜歡看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他的興趣、偏好都和你一樣,你是不是會覺得:「哇!我們真的好合得來喔!」
許多情侶會說:「你知道嗎?我們竟然都愛聽同一首歌、愛看同一部電影。」
等到下次換了另一個戀愛對象,他們還是重複說著相同的話。
其實,這種「愛的感覺」有時只是一種表象,你喜歡的是兩人的共同興趣、偏好,甚至只是「慾望」接近而已,並不代表你們真的喜歡對方、真的適合在一起。
在你認定對方是你的真命天子、真命天女之前,不妨從以下十個面向來考量,
你們是否「情投意合」,相信這對未來的戀情發展會更有幫助。
1.生理上:對方的外表、體態、穿著品味。
2.心理上:情感表達的能力、個性、脾氣,以及是否有同理心。
3.社會關係: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品格道德。
4.聰明才智:教育背景、學習態度、文化概念,對各項事情的Sense。
5.性態度:性觀念、對性與愛的認知態度。
6.溝通方式:溝通的技巧與溝通時的表達態度、情緒管理。
7.事業能力、財務觀念:對「成功」的觀念、對金錢的使用態度與習慣。
8.個人的成長經驗:對自我人生的信念和認定的價值。
9.價值觀:人生哲學、道德觀、生活信仰與生命理念。
10.嗜好和興趣:喜好的事物、興趣。
在愛情裡,總是充滿意外與驚喜,這十個考量的標準,只是提醒你要更深入地了解彼此,以減少在日後愛情裡的遺憾。
兩個人是否真的情投意合,其實還是要靠長久相處才會知道。當你剛開始投入一段戀情時,先別急著過度放大兩人之間的契合度,你應該用「心」去了解對方的想法、為人,當你從兩人的互動相處之中,真真實實地感受了、感動了,那才是真正的情投意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在佛前皆懺悔!!
                            溝通技巧大退步,有理說不清
溝通是需要練習的,男女之間本就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各有各的溝通習慣和說話方式,稍一不小心,便弄巧成拙,成了扼殺一段關係的始作俑者。
在語言天賦上,男人原本就居於弱勢,再加上網路普及,習慣面對電腦,不擅於言詞。
到底男女之間的溝通模式,有哪些重要的差異?
1.男生看未來,女生想的是過去
交往6年的男女正協議分手,最後女生對著男生說:「你知道我用的哪一個牌子的口紅?」
「你平常有在擦口紅嗎?」男生不解地問。
這是真實發生在吳欣身上的對話場景,完全符合《親愛的,怎麼說你才懂?》的原文書名“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d Women Never Forget?”。
男生永遠是向前看,在男性的大腦裡,過去是一片空白。但是女性記得過去的點點滴滴,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個地點、發生了某件事。《時報周刊》社長張國立形容得非常貼切,「女人的數學平均而言不太好,可是她們清楚記得的數字可不少,而且非常明白這些數字對她的意義。」
此外,女人天生就敏感細膩,喜歡注意細節,男人卻是神經大條,缺乏察言觀色的能力,女友換新髮型、穿新衣、變胖變瘦、心情好壞,男人都不會察覺到。
「女生希望自己被注意到,」作家吳若權表示,如果今天女友左右兩邊戴了不同的耳環,她會很希望你對她說:「妳兩邊的耳環不一樣。」
2.男人愛說理,女人要的是安慰
多數的男人都曾和女友有過類似的對話內容。
女人:「工作好累……」
男人:「你為什麼這麼累?是因為工作量太大,還是時間管理沒做好?」
女人:「你是在責備我嗎?」
男人是理性思考的動物,在職場上的訓練就是要成為一個problem-solver(問題解決者),面對任何事情便不由自主地開始分析、找原因、提出解決方法,早已成了慣性。
但是女人要的是安慰與理解,她一點也不想聽男生的長篇大論,只要男生的同理心,並和她站在同一陣線。
另一方面,女人比較容易把事情悶在心裡,不像男人習慣公開爭論,唯一的發洩方法就是回家向另一半訴苦。作家劉黎兒便說,「女生需要吐苦水,把心裡垃圾丟掉,男生要做的就是附和,然後表示同情。」
下次當你女朋友說她身體不舒服,千萬不要說帶她去看醫生,當女朋友抱怨老闆的不是,也不要像是專家一樣開始滔滔不絕地分析,只管先聽就好。
3.男人說過即忘,女人卻認真看待
男人常常漫不經心,忘記自己說了什麼,女人卻是認真看待,因此總覺得男人不守信用、說話不算話。
洪士恆的一位男性朋友便曾受過這樣的教訓。有一次電話上他隨口對女友說:「如果星期六下午有空,就一起吃飯吧。」
當天女友早早化好妝、換好衣服,左等右等卻等不到他的電話。「你為什麼不來接我?」女朋友生氣地打電話質問他。
「我現在和客戶討論事情啊。」
「你不是說星期六要一起吃飯?」
他壓根兒忘了自己說過這句話,當時只不過是隨口說說,女友卻很認真地把它當作一回事。
「女人會把和男人的溝通列為最重要的事情來處理,每個動作都含有自己對男人的感情,」劉黎兒一針見血地指出。
男性的一舉一動,女性都看在眼裡,男性說的一字一句,女性全部記得清清楚楚。如果你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最好不要說出來;如果不幸說了,就要百分之百要做到。
4.男人喜歡直接,女人喜歡拐彎抹角
男人喜歡抓語病,在字面上和女人爭辯不休。事實上,女人說了什麼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字面背後的意義。
張廷瑋印象很深刻,以前曾有一次和女友發生爭執,女友抱怨:
「你每次態度都這麼不好。」
「我哪有每次,只有這次啊。」
後來他才明白,重點不在「每次」,而是「態度冷淡」。
「當女性抱怨時,別管她說了什麼,而要去想背後的目的,」《優勢男生存法則》(The Way of the Superior Man)的作者大衛戴達(David Deida)說。當女性說:「你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看電視?」她並不是不喜歡你看電視,而是希望你可以找時間點多陪她。
男女之間的互動其實相當微妙,需要親身去體會。劉黎兒提供了中肯的建議:多和女性朋友聊天,了解女性的想法和行為習慣,或是請教已婚的男性朋友,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如何與女性相處。
不論是在婚姻或是愛情關係中,理解與欣賞彼此的差異,找出並經營其中的共同點,這段關係才有收成的可能。
******************************************************************************************
以上,希望對樓主有一點幫助!!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在佛前皆懺悔!!
                            夫妻間不應該有祕密?殺了婚姻的5個迷思
2012-12-18 康健雜誌 作者:吳若女
有人說:「結婚,就是兩個人帶了不同的期待走進禮堂。」有哪些迷思容易讓人在婚姻中觸礁?能改變嗎?
台灣的結離婚對數比,從10年前的每四對有一對,到近年的每三對有一對,數字飆揚,令人咋舌。一個婚姻專家幽默道:「每三對有一對離婚,其他兩對,一對是還在吵,另一對是沒說出來。」
經營婚姻真的有這麼難?是不是有些不實的期待,在婚前就已根深柢固。是不是有些想法,在婚姻裏怎麼也走不出來。有哪些迷思容易讓人在婚姻中觸礁?
迷思1:生小孩能改善婚姻關係
古時候的老祖母,會對爭吵不休的小倆口說:「別吵了,生個嬰仔就會好。」即使是現在,很多夫妻也這麼想。
生小孩,真的有用嗎?
許多研究發現,生小孩,的確能暫時轉移夫妻的注意力,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一起完成這重要的「共同目標」,所以,兩人有可能進入休兵合作的狀態。古時候阿嬤的勸,大概是出自這道理。
也許短期內可分散注意力,但時間一久,壓力與磨擦遲早會出現,因為日夜需要照顧的嬰孩,是很大的責任與負擔。
像親民和太太就是常見的例子。他們打從婚前就開始吵,但覺得「結婚後就會好」,於是仍執意走進禮堂,這當然是另一個迷思。
婚後,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吵得更兇,因為在婚姻裏有更多責任與承諾。這時太太意外懷孕了,親民不想這麼早生,太太卻執意生下,認為小孩可解決問題,穩固婚姻。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因為他們繼續為小孩爭吵。
所以,「生孩子最適當的時機,是在婚姻健全時,而不是出現危機時,」在美國頗具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阿諾.拉查若斯分析。因為在養育過程中,夫妻還得對小孩的養育方式及相關問題有足夠的共識,否則只會不斷爭吵,延續戰火。
迷思2:男人一定要養家
「你沒有養家,」太太抱怨。
「我怎麼沒養,房貸是我出的,小孩學費也是我出的,」先生反駁。
「可是,你沒出生活費和菜錢。」先生愕然。
和過去比起來,女性比以前更獨立自主,經濟條件也比以前好,但在她們的內心深處還是會覺得,「男人應該養家,要付所有的帳單」,常常做婚姻諮商與輔導的台北市立療養院社工師董秀珠發現。
「別看它是個迷思,」她繼續說,「它存在你我之間,深深影響夫妻關係。」
但這的確是過去所留下的傳統與觀念,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結構中,男人一定得養家。在現代社會,只有先生一份的薪水,很難撐起一個家,所以很多太太加入掙錢的行列。
因此,「如果還死守著這個觀念,會給夫妻雙方極大的壓力,」董秀珠在門診的個案中發現,像近來中年失業多,或太太錢賺得比先生多,都可能對婚姻造成傷害或威脅。
不過,更常見的狀況是,夫妻共同養家,「誰出得多,誰出得少」,常變成爭執的焦點。
就像前面的例子,先生明明已出了較大宗的房貸與教育費,但太太心裏仍不開心。此時,不妨問太太:「你說的養家是什麼?」「你希望我把錢出在哪裡?」師範大學輔導老師暨副教授、也有多年婚姻諮商輔導經驗的樊雪春建議。
「其實,妻子在乎的是心裏的感受,希望在錢上得到先生的疼愛與支持。」
因此她建議,夫妻間還可以玩個小遊戲,用一種心理量尺法,從0~10分,請太太列出,先生出什麼錢,會得到多少分。例如,出菜錢和生活費是10分,而小孩的學費是5分,那不妨讓先生出菜錢和生活費,可讓太太得到較大的滿足。
迷思3:每次的性都應該很棒
擁有美滿性生活的先決條件是: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別以為自己的性生活,永遠會像好萊塢電影情節那麼美妙。
英國知名的家庭婚姻專家羅伯.帕森斯在最新力作《60分鐘改變你的婚姻》裏,提出10個夫妻可共同努力的目標,其中一項是打破性的迷思。
好萊塢的浪漫畫面,常讓人誤以為,女人永遠能「性」致高昂,而男人總是既狂野又溫柔,更不會做完就倒頭大睡。
但在現實生活中,會碰到太太的生理期,也有雙方都精疲力竭時,或想親熱卻碰到孩子醒過來。所以當然無法期待每次都很棒。
那些「性愛調查」的統計數字,也讓人神經緊張:一週要2.7次才正常,如果沒有,是不是代表我們就不夠好?「找到適合你們兩個人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性了,」帕森斯誠摯建議。
例如,時間允許,感覺也不錯時,來個豐富的「滿漢大餐」,從愉快的聊天談心,到細膩的前戲愛撫,以至最後的高潮,都可以很盡興。如果時間有限,但還是想做,不妨來個「速食」或「清粥小菜」。不必餐餐都堅持佳餚,那會錯過可口有趣的小點心。但也不能常常吃速食,會讓人乏味,失去食欲。
要感覺都對了才能做,也是性的另一個迷思。因為生活的瑣事磨擦或壓力,隨時存在,要感覺都對了才能做,只會使夫妻愈來愈疏遠。
有些夫妻發現,透過性可以渲洩情緒或壓力,在親密的身體接觸後,兩人反而有頭緒,願意好好談談。但這不是每對夫妻都適用,只能說,試試看。
迷思4:夫妻間不應該有祕密
「我今天看到小咪,好奇怪,她看起還是很年輕,一點都沒變,」太太回家跟先生說。
小咪是先生婚前女友,已多年不見。先生想了一下說:「對啊,她很有女人味,應該還有很多人喜歡她。」
這下不得了,太太發起飆來,直說他念念不忘,先生則無辜地說:「我只是把感覺說出來,又不是我遇到她。」
能不能跟另一半透露自己對其他異性的好感?要不要打探另一半婚前的親密關係?藏了多少私房錢要不要據實以告?
這真是婚姻中的大哉問,夫婦間要完全透明、坦誠以告,才算好夫妻嗎?
婚姻專家多建議,會讓另一半誤會吃醋,但對兩人關係又無益的事,真的不用多說。像上面那位無辜的先生,就是妻子太在意,才引發一場戰爭,了解對方的罩門後,就別再「據實以告」。至於婚前的親密關係,當然也是照章辦理,因為,那都過去了,如果全部照實講,也無助於現在的關係。
除了善意過濾說話的內容,另一個要打破的迷思是:結婚,就是要兩個人完全融合在一起,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其實,每個人都有與人結合,以及維持獨立自我的需要,」心理學家約翰.雅各在新書《有關婚姻的謊言》中分析,「健康良好的婚姻,是夫妻倆都有彈性與能力,能適當調整距離。」讓彼此既有親密感,又不至於窒息。
沒有另一半的同意,不去翻他的錢包或私人信件,也不去查他的帳戶,或要求他給email的密碼。信任對方,且給對方自由翱翔的空間,才能讓婚姻關係長長久久且快樂。
迷思5:夫妻的隱私不能對外說
曉華從小和幾個姊妹一塊長大,有什麼事會立刻告訴其他人,想辦法一起解決。婚後,她也這麼做,卻讓先生十分不快,特別是其他人打電話來「關心」時,簡直快發瘋,他覺得自己毫無隱私,不喜歡別人插手他們的家務事。
兩人為此爭吵許久,卻沒有結論。
到底夫妻間的問題能不能對外說?
根據心理學研究,適度對他人傾吐心事,有益健康,和別人經驗的交流,也有助於自己解決問題。但碰到夫妻的事,卻得謹慎選擇傾吐對像,因為,那還牽涉另一半的面子問題,還有兩人的隱私。
有婚姻輔導經驗的樊雪春就說:「我比較不會把家人當做第一選擇,」因為家人會感受到你的情緒,無法持平看問題,特別是碰到向心力較強的原生家庭,如果整個家族陷入戰火,很容易演變為「你欺負我們家的兒子或女兒」,讓問題愈來愈大。
其實,哪對夫妻沒有問題,只是或大或小,能解決或不能解決罷了。「找個可信任的朋友談談吧,」許多婚姻專家都會這麼建議。跟朋友談,至少能達到傾吐的效果,又沒有「後遺症」。成熟、有經驗的朋友,也許還能給些良性建議。
結婚14年的樊雪春,深知夫妻關係經營不易,不僅有可信任的朋友做後盾,還有自己的婚姻諮詢師。深深信賴這支援系統的她說:「婚姻顧問就像親密的家庭醫生,能隨時照護我們婚姻的健康。」
因為婚姻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問題。她建議,別忌諱向人傾吐心事,也別害怕尋求協助,只有坦誠自己的難處,才有機會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在佛前皆懺悔!!
                            ghz wrote:
相愛容易相處難~小弟...(恕刪)
賺更多的錢?
補的了後面那個大洞嘛?月月入不敷出也
她後面一大家子喔?...
現在有沒有覺得遇上"詐騙集團"?

別灰心!
...大多數"有肩膀"的人夫在當ATM+長工的時候,心理都會這樣想!
等到她使出殺手鐗,連碰都不給你碰時?
....你就會覺得遇上了"強盜集團"!
復標題:夫妻相處之道?...很簡單!...互相扶持,互相尊重喽....

各人一把號,大家都會講啊!問題是遇上不會想的?你一昧的忍讓....有用嘛?

不是要你去跟她吵,沒用的!

請把握兩個原則:家庭財務和子女教養...

樓上大大都提了!自己掌握財務主導權,不管她怎麼鬧,怎麼吵...都不能放!

她願意分擔家用?當然最好,但期望別太高!她自己可能都出的比入的多,要靠你補貼喽..

起碼靠你自己的薪水,要在桃園租房養活一家三口,節省一點絕對夠用...應該還可以小存一點!

至於尊夫人?她要買8,800的鞋,還是88,000的鞋?她要有本事不靠你,不負債!那就請她自理喽..

但是你要把自己的財政,交給對"金錢"和"理財"一點概念都沒有的人?

...請保重!
就算你月入200K?
.....可能她都有辦法把開銷加到300K喔!......
請千萬別因為她喊"累"不想工作?你就縱容喔....會害死你自己而已!

至於小孩教養和親子生活!既然認為是對的?就把小孩接回來,自己教自己養喽!

小心!錯誤的觀念和貧窮....那是會世襲的喔

如果不想自己的小孩,有錯誤的觀念?請"淡定的"堅持自己的原則喽!

要馬上改變她的觀念?應該沒那麼容易啦!

但是上面的建議,對你當個"有肩膀"的人夫,在處境上和心理上,會有很大的幫助喔...

有用?改天有空再教你幾招!
離婚那是下下策啦!對現況沒幫助,對小孩也不好啦...
加油喽!
                --->夫人娘家二老都無工作,目前必須倚靠子女,你小孩給他們帶,豈有不多給些費用的可能
若夫人只有15000~20000/月,乾脆請夫人離職,小孩子帶回來自己帶就好
至於夫人婚前的存款,就當成聘金,別追討了(也算是讓夫人在家安心帶小孩,不用擔心孝親費一事)
若還不夠,以你35000的薪水,老婆當家管,其實也無法支援,哭窮自然合理
而桃園的物價,一個月35000應該還過得去
請夫人幫你帶便當,一天三餐若能解決二餐,自然花費就慢慢減少
當家管又不需打扮入時,且無收入,小孩開銷又大,慢慢的對於3位數以上的商品花不下手
小孩大得快,約莫4.5歲即可去唸幼稚園
到時再去工作即可,15000~20000的工作不難找,只是要花些時間,或者是外勤業務,或是服務業
真想在家工作又喜歡小孩,也可以去考保母執照,在家幫人帶孩子也行
如此,
除可滿足板主心願(與小孩一起生活),也或可收斂夫人血拼之習
阿桑愚見,還請包涵指教~!
關閉廣告
                        
                    

如果她喜歡就讓她買吧..
不要想這麼多,我建議的那本書拿來讀一讀.,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