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1058 wrote:
我所謂的兩性平等 ,...(恕刪)
1.
結婚不用融入夫家?可惜丈夫多少都會有原生家庭的生活習慣與行為,不了解一下背景就這樣嫁了嗎?過年回去裝不熟,因為只在乎跟丈夫的小兩口生活?娘家那邊,丈夫也比照辦理(不用融入、不用照會、不用探訪)?雙方與彼此家族互動只是表面的「相敬如冰」?
以後小孩出生,不用照會夫家?不用讓孩子了解夫家與娘家?
2.
父母有需要才幫助,那什麼時候是有需要?平常時候不能探訪與看看他們嗎?以後孩子也比照辦理對待您與丈夫的時候,您該怎麼面對?
既然都嫁/娶了,哪有誰以誰為主、為輔的道理?難道工作或塞車趕不上,必須急著要有人辦理手續的時候,您還要等丈夫到場再說?公婆與岳父母都是自家人,分這麼多,當什麼自家人?
自己都不把丈夫家當自家人,還期望對方把您當自家人嗎?難道您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親把丈夫當外人看待?看到自己最愛之人被自己親人當外人,感受不會太好,不是嗎?
3.
大小聘收不收、婚禮喜宴怎麼辦,不是您與丈夫說了算,難不成結婚您不打算辦驗或通知雙方父母?結婚不是只有兩人的事,結婚是兩家族的事,等於兩家族變成一家親,禮儀上還是得尊重長輩,先詢問長輩的意見。
很多事情都可以折衷或協商,也不見得長輩就是傳統、食古不化、無法溝通,看您與丈夫有沒有技巧而已。
4.
今天我家伴侶的工作性質需要出較多體力,他回家後只想休息,沒太多力氣可以整理家務,請問我該跟他說:「今天輪到你倒垃圾耶,快去!」然後他不倒,我就推到滿,因為「說好家事負責要一人一半」?
假設我今天薪水沒他高,或者家裡有些急用先支出了,不夠付這個月的一半房貸,我丈夫要回我:「當時說好就是每個月費用兩人一人一半,妳付不出來,自己想辦法,我不會出喔!」這樣合理嗎?
家與夫妻之間,要分成這樣,不如住宿當室友就好,互不相干還省了關係這複雜層面。
我看著我母親一路走來,從旁知道她今天能在夫家立足,全是自己辛苦撐過來、熬過來的。母親從不跟我說爸爸家的壞話,就算我很看不慣他們,她只會對我說:「與其恨,不如看開些。貴人不見得都是對妳好的人,生活也不是快樂就是好日子。」
負面思考不會讓生活更好、態度更好,也不可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與煩惱。更何況是想清楚之後結婚,不要求要大愛到誇張的要求都要包容接受,但基本的愛屋及烏很難做到嗎?難道您希望丈夫跟您計較這又計較那、分妳家還我家?
如果您真的、真的、真的對台灣如此失望,覺得台灣的兩性平等失敗到只比您所認為不怎麼好的國家好一些些,誠心給您一個好建議:選一個您覺得平等的國家,舉家出國定居別再回來,您應該會生活快樂許多。
如同我的大阿姨,大學畢業毅然決然飛去美國發展,再苦再累也不喊累與抱怨,從此成家定居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