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這篇一堆人在扯什麼名牌運動鞋的價值, 就讓人對教育下一代感到悲哀我想回樓主的是, 不管什麼教育或導正都要有人花時間精力對待這個小女孩, 妳們家誰要去做? 或者把這些情形明白告訴她父親, 看他的想法如何?
Infinitiyang wrote:樓主,我不認同您外甥...(恕刪) 適度可以,但過度的自卑,那真的自卑不完,我家這邊,走在路上呼嘯而過的將近過半都是三四百萬起跳的好車,要自卑那自卑不完,把自卑轉化成進步的動力比較重要.小六孩子並不是不與三千塊的鞋子或萬把塊的手機相襯,穿好一點的鞋子確實也對腳提供比較好的保護力,心情也愉快.但重點是在於出錢的是誰,家裡夠富有,小六要穿三萬塊的鞋子,說實在他人也無從置喙,但每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style不同,如果小孩子每樣都要求要到位,那真的是價值觀偏差.我會建議樓主,小孩子如果提早就有這類問題,那不妨順勢推舟,直接讓她轉型成小大人,讓她開始對自己人生的一部負責,課於之外,協助她讓她能經營一點小成就的工作,透過工作的酸甜苦辣,她自然對人生會稍有體會,進而有所成長.同時也轉移注意力,盡可能避免因偏差觀念的日益俱增而有誤入歧途之虞.教育就是教育.但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不好講硬道理,這點要特別關照是真的就是了.
還好我小時候就很懂事國小都穿200-400塊的雜牌鞋子 衣服褲子都是那種大賣場或菜市場賣的無奈鞋子真的不耐穿 穿個一季就開口笑我就問我媽說這樣子買下來 一年也要不少 於是國中時 我媽就給我買一雙1千出頭的過季老牌運動鞋 穿了一整年也沒壞得太誇張 於是國中開始就穿1千塊左右的鞋子沒辦法 我認命 我家境就是不好 我不想看爸媽每天工作到8.9點才回家 只是不想他們那麼辛苦我穿這些雜牌衣物在學校是沒被同學笑過 當然多少會有些自卑 不過我很看得開上高中後開始接觸打工 我的基本衣物鞋子都靠自己買沒辦法 我媽生我這個這麼將材的 真是他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看過樓主的案例後 深深覺得小孩真的寵不得 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被打過來的小時候只有痛覺最能直接造成心理的恐懼及威嚇感人都是要經歷過什麼 才有辦法領悟到什麼如果真的管不動的話 不妨考慮送軍校
樓主的小侄女就是我小時候的翻版,我是小六父親過世而家裡變成低收入戶後開始自尊心變很強,經歷叛逆期到出社會就因為自尊心強導致金錢價值觀偏差而吃足苦頭....(不..應該是我家人)。話說回來我認為對已經有叛逆的孩子越兇效果越差,有機會轉換環境生活(跟爸爸住)是可以考慮的!不必預設立場認為她會怎樣怎樣..
其實以中肯的立場說不管穿雜牌或名牌, 重要的是同學穿什麼?前面很多人都說穿雜牌, 所以沒什麼我小時候也穿雜牌, 我也覺得不怎樣但重點是, 也很少同學穿名牌, 所以我不會自卑而且, 我還是成績前幾名, 更不用靠物質的東西來襯托自信我最沒有自信的地方, 是體育方面這小女孩班上現在的環境跟很多人當年有一樣嗎? 如果大部分同學都穿名牌你就必須買名牌給他但是, 同樣一個品牌, 也有便宜與貴的, 買便宜的甚至為了省錢, 鞋子可以買大一號或兩號, 為了穿久一點因為這個當下, 這女孩認為面子比什麼都重要, 他自己選的
這個小孩,已經被寵壞了。極度自私,恣意妄為。 現在要的是名牌運動鞋,以後呢? 哀鳳? 名牌包包? 胃口越養越刁, 一不滿足,就習慣性的怨恨你們。 大家都是人生父母養的, 自己的人生,不是為了專門做別人的奴才。 愛之適足以害之,拜託別再溺愛他了,好嗎?
現在的小孩價值觀偏差,這得怪台灣社會在下的姪女父母異離被祖母扶養,因為老母年邁不堪負荷,所以在下把小孩帶到泰國養看完這篇之後,我問了姪女"妳認為妳之前在台灣跟現在在泰國的同學有什麼不同?喜歡比較嗎?"註:她現在在泰國唸全英語教學的國際小學,同學家裡不是有錢老外就是有錢泰國人(在下特別提出,只是強調,他們不炫耀物質享受,並非因為沒錢)她回答我"台灣的同學一有新東西就喜歡拿來炫耀,泰國的同學不會"現今的台灣病了,金錢物慾勝過道德所以才有許多人沒有良心或昧著良心賺"不該賺的錢"在下現在陪著姪女讀書,每當上到SOCIAL時,就總覺得奇怪明明課本裡都有教到(小二的課文),要有禮貌,要尊重別人,要保持整潔,要幫忙家事,要做好學生的本分,要充實好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以便將來有好職業,要節省開銷這樣才不會負債.....做不到以上這些書本所教的大人們,以前到底有沒讀過書?有沒督導下一代也要這麼做?-----------------------------------在下接手教育自己的姪女,剛開始時也遇到樓主所說的部分問題例如祖母寵小孩,放任...在下姪女玩具,文具滿堆,東西亂丟也不愛惜...習慣很差,道德觀很薄弱...怕被挨罵就說謊...價值觀也偏差改正小孩的行為,得視小孩的個性下手在下選擇最快的一種,讓他"懂事"先讓他沒有退路,"強制"他只能這麼去做才有"活路"一邊讓他慢慢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才是"正確"的行為養成好習慣好觀念後,壞習慣跟壞觀念自會被他認為是錯的,以後即使想做也覺得"不應該", 自然就比較不會去做...在下姪女經過一學期的調整,剛剛上述所說的那些"惡習"已不複見不過這還得歸功於"環境"跟"風氣"如果不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偏差的那要如何改正偏差?
坐在月亮上 wrote:文長...........(恕刪) 我很認真!這種小孩要硬碰硬,如果他吃軟不吃硬,那就放生讓他自己低頭回來認錯吧...趁現在還小控制得住,等到國中高中就去跟男人亂搞不回家了...趁現在讓她知道誰是老大
坐在月亮上 wrote:文長...........(恕刪) 其實不管是現在的小孩,還是以前的小孩,只要觀念教錯,或該說道理給他聽時不說國中後應該就叫不動了~我有十幾雙鞋,籃球鞋.慢跑鞋.靴類(價位都在2000~5000元上下都有),全部都不是我自己買的,而是我一個弟弟買的,因為他從小很會讀書,所以老爸老媽對她疼愛有加幾忽是有求必應,所以養成他有點亂花錢習慣,在加上師大畢業後,做老師薪水算還不錯,所以亂花錢的習慣承以N倍,1個快30歲的年輕人,居然可以花到戶頭乾乾,完全沒有憂患意識,找我這個哥哥調頭寸時活像個被討債集團逼到走投無路的可憐人~說了這麼多其實像法王最後敘述開導少年仔一樣,用類似朋友的態度去溝通也許會比較聽得懂,畢竟小6已經算小大人了,已經能分辦是非了,用長輩身分去壓他,只會更反骨,當然開導完還是要送回她親身父親身邊,畢竟像樓上說的親身父親有意願盡責任,這是很正面的,因為父親本人也始亂終棄,對於自己女兒在這方面應該會有更深的體會,親子版一推老爸都在擔心自己的女兒以後長大要去承擔花心老爸做壞事的報應